APP下载

“以问题为导向”的艺术设计学专业教学探索
——以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系为例

2020-12-05赵梦柯LiTongandZhaoMengke

天津美术学院学报 2020年5期
关键词:天津美术学院导向艺术设计

李 通 赵梦柯Li Tong and Zhao Mengke

一、研究背景

(一)高等院校中艺术设计学专业的产生与发展

现代设计理念进入我国,若溯源可以追至20世纪初叶的新文化运动。在这场唤醒中国民主与科学思想的浪潮中,来自德国的现代设计艺术通过新式学堂及留洋、学洋的风尚,深切影响了近现代中国艺术设计教育的产生与发展,并在其百余年的发展历程与文化碰撞中生成了由“图案”到“工艺美术”到“工业设计”,最终到“艺术设计”的内涵演变。

而高等教育层面上的艺术设计则在20世纪末才正式确立。1992年,教育部修改专业目录,让艺术设计在美术学的大框架中独立。1997年,教育部进一步将“设计艺术学”明确为硕、博阶段的学科名称,次年7月又将“艺术设计”设立为本科专业名称。1999年,教育部颁布《面向二十一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艺术设计类专业因其前沿特性、市场价值和人才缺口成为报考热点,成为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中具有重要价值和地位的专业,并持续受到关注。

2012年10月,教育部在高等院校专业设置调整工作中,将艺术学列为独立学科,其下设的设计学则升级为一级学科。这一调整不仅进一步提振了以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工业设计、艺术设计学等为代表的艺术设计专业的重要性和影响力,更提升了我国高等艺术设计教育架构的完整性和科学性,为其在当代的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高等院校中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建设与发展

在艺术设计专业不断发展和成熟的过程中,高等院校中的艺术设计理论研究工作也在稳步推进,并逐渐走向台前,形成了一套相对独立的教育目标与教学体系。

相较于更多关注设计实践本身的艺术设计专业,设计理论显然是“形而上”的。它是人类创造实践活动的总结与升华,又以其研究的科学性、规范性和普适性影响和指导着实践。设计理论与设计实践的关系本就是相辅相成的一体两面,二者共同决定着艺术设计学科的未来前景,在专业建设的宏观布局中缺一不可。

正因如此,当前我国已有22所高等院校在艺术设计专业之外开设了以设计理论研究为侧重的艺术设计学专业。艺术设计学正在架起设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构筑出与市场需求密切相关的,着眼于社会价值、艺术风尚与大众审美的独特学术语境。

但遗憾的是,当前部分高校中的艺术设计学专业在实际办学中往往难以达到其构想的培养目标。由于存在资源调动不充分、师资水平参差不齐、教学理念相对滞后、教学手段缺乏创新等问题,艺术设计学专业在学术建设、课程设置、师资力量等方面常常难以尽如人意。

(三)“以问题为导向”教学法与艺术设计教育结合的必要性

为了应对当前高校中艺术设计专业在实际办学中所遇到的问题,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办学实践,即:作为一门以艺术设计为基础的理论专业,艺术设计学应切实处理好设计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使艺术设计学的专业建设成为我国艺术设计走向国际、彰显时代、符合市场、适应大众、观照审美的有力推手。

尽管艺术设计学与艺术设计之间的关系相辅相成,但其培养目标和教育要求还是有着显著不同。艺术设计指的是某些具体的设计专业,如视觉传达设计、服装设计、环境设计等专业方向。其目标是培养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兼备良好的文化素养、创新思维能力以及审美眼光的设计人才。而艺术设计学专业则有着具有纵向深入研究理论的特点,主要培养设计策划、设计研究、艺术鉴赏、出版编辑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其培养目标的达成必须建立在对艺术设计实践的深刻认知和理论积淀的基础之上,相较艺术设计本身更为跨界和多元。

而“以问题为导向”(Problem-based Learning)的教学理念,正适用于满足设计理论教育的多元化需要。这一教学方法由希伯特(J. Hiebert)与马赫穆托夫(M. N.Makhmutov)等人所提出,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医学教育领域。它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专业范畴内的问题为核心进行课程规划的一种教育理念和教学方式。

相较于常规教育教学手段,“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可以说是一种更适合理论与实践结合的艺术设计学专业特性的教育理念。在“问题导向”的教育情境下,教师担任“引导者”角色,启发学生自主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并针对学生在自主解决问题过程中所获得的能力和取得的成果对其进行学业评价。这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促使学生自主学习;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层面,也能够有效结合实践项目,带给学生目标明确、因势利导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个体成长和专业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教育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创办五年来,在“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思路指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艺术设计学教育方法,并在实践探索中赋予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以新的动能,有效推动了艺术理论与艺术实践之间的联动与结合,促进了专业的良性发展。

(一)“以问题为导向”理念与学生培养

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以培养能够熟练运用艺术设计相关理论知识,同时具备策划、管理能力的交叉型跨学科人才为教学目标。本专业学生在毕业后将有能力在艺术类院校、研究机构、设计公司等处从事理论教育、理论研究、设计管理研究与实践等方面的工作。

为了达到这一培养目标,该专业首先对学生在学业期间应获得的能力进行了要求。第一,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应在立足当前、面向未来的时代背景下,充分获取和掌握艺术设计的相关理论、历史知识,并结合时代发展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的学术思域;第二,学生应紧跟设计史论的研究动态和当代发展,提高逻辑分析、理性判断、学术思辨的思维能力;第三,学生应结合实际案例,理解和掌握关于设计管理和项目策划的一般规律与实际操作方法;第四,学生应拥有较强的自学能力,了解国内、国际设计市场动态与艺术设计发展态势,并能够依据设计现象、设计行为和设计思想的普遍规律对新的设计现象进行认知和探索;第五,学生应切实掌握艺术设计实践相关的技能,具备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分析研究,同时结合设计技能解决具体设计问题的能力。

经过几年来对学生的观察和跟踪,我们认为这五种能力要求充分体现了艺术设计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密切结合又具有较高学术要求的专业,其人才培养要求的特殊性。因此,只有在专业建设和发展的过程中跳出艺术设计教育的传统框架,才能解决许多与以往不同的新问题;也只有以问题为导向进行重新审视,才能真正应对艺术设计学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的新要求,赋能艺术设计学教育在当代的新发展。

(二)“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与教学工作重点

“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理念是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基于本专业的办学特点和教育实际而确立的。通过实践教学、校企合作等形式,该专业构建起校园与社会接轨的教学体系。天津美术学院通过在教学工作中导入实际项目,让学生切身体验到艺术设计从构想到交付的全过程,使学生在学习和实践过程中对自己的设计理念、设计行为和设计结果等进行主动的反思和修正,从而有效激发学生关注社会、关注需求和主动研究、解决问题的潜力,使艺术设计学脱离纯理论的研讨,成为根植于具体问题和需求的学术探索,将教学工作中的重点从“教与学”转变为“探索与指导”,把课程教学地点从单一的教室扩展到实践基地等社会课堂中。

由于艺术设计学有着深厚的理论背景,在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的课程安排中,史论类课程占全部专业课程的近五成。尤其是中外艺术设计史、中外工艺美术史、艺术设计概论、博物馆研究等课程,往往需要学生大量接触纯理论的学习。在“以问题为导向”的史论类课程教学中,教师经常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在对课程内容做出一定的规范后,把主场交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授课的主体而非客体,将知识的被动灌输转变为主动学习。

除了史论类课程之外,软件应用、市场营销、设计管理、品牌策划等实践应用类课程也是艺术设计学专业的教学重点,体量达到总课时的百分之四十以上。这些课程是为培养具有一定实践能力的艺术设计综合型人才所设置的。在此类课程中,专业也同样导入“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理念,通过具体的赛事、课题、项目等开展教学。如艺术设计学专业的“市场调查”课程,就以欧莱雅品牌风暴(BRAND STORM)比赛为对象,由学生自主形成参赛小组,教师进行统一指导。在赛事氛围下,学生小组利用专业所学对品牌进行了充分调研,获取第一手资料后进行分析与整合,最终形成了基于市场需求和现实情况的品牌设计重构。这样的课程使学生在良性竞争的氛围中体验到实际设计项目的完整流程,同时也让学生对于自己在设计团队中的特长和短板有所了解。

设计艺术学作为与现实生活密切联系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的目的不是培养象牙塔中的设计师,而是培育有能力解决具体社会问题的人才。为此,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设置了以社会问题为导向的校外实践教学模式,将社会作为课堂,以市场调研、问卷调查、访问参观等实践形式为主要内容来推动学习进程。

在校外实践教学中,学生以具体问题为导向,向社会企业中不同专业和文化背景的人学习。在社会实践中,学生作为参与者加入到设计研究之中,不仅可以感受职业氛围,增加社会经验,也可以在后期的创作实践中,身体力行地感受设计在不同市场环境中的多种可能性,从而开拓思路,学会创造性地解决专业问题。

(三)“以问题为导向”理念与教师身份的转换

在实施“以问题为导向”教育理念的过程中,教师也应从之前传道、授业、解惑的身份转变为指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的伙伴。这就对课程设计、教学方法和教师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教育教学实践中,艺术设计学专业的教师们正在探索一套既能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将重点知识和方法传授给学生的新的教学方式。在实际教学中,教师除了前期基础技能的教学外,其余时间都在扮演着参与者、引导者、指导者的角色,学生团队则成为课程的主体。

课前,教师会将课程资料提前布置给学生进行预习,然后由学生自由组成学习小组共同研讨。各小组在讨论过程中各有侧重,挖掘出不同的问题在课堂上进行分享。这些问题来自于学生的自学与理解,既反映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团队协作的能力,更通过问题的提出,使教师直观了解到学生知识的薄弱环节和对于学术问题的关注焦点,从而使教学有的放矢。

这样的课程安排,既能够保障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到教学当中,又能够将庞杂的理论体系转换成具有针对性的交流研讨,真正实现课程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同时也有利于形成更加良好的师生关系。

(四)“以问题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与教学效果评价模式

“以问题为导向”的专业教育还改变了以往理论类专业单纯以论文为评判依据的评价模式,提出了以“发现—研究—解决”为线索的课业目标。教师在作业布置中往往直接提出或引导学生发现一些需要解决的社会问题及现实需求,帮助学生运用自己的设计技能和理论素养进行解决。这种来源于现实又复归于现实的课程作业是对学生能力的综合性锻炼,也加深了他们对理论学习的认知。绝大部分学生在本科阶段学习结束时,都能够独立完成问题导向的相关学术写作、课题研究等方面的任务,为进入社会后从事相关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在此类课程的成绩评价中,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导入综合性的评价体系,根据学生在小组中各个工作阶段完成水平的高低和贡献程度进行打分。这种模式更加贴近企业运营中的KPI(关键绩效指标)考核方式。学生能够根据类似职场中规范化、标准化的评分流程,充分了解自己在课程各个环节的表现水平,为进一步自我提升寻找到有效的参考。

三、结语

在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的教育实践中,“以问题为导向”的一系列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内容和评价体系的改革,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置于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情境之中,有效平衡了理论与实践二者之间的关系,充分释放了学生个体发展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艺术设计学专业进行的这一系列改革尝试,不仅促进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提升,更实现了学生个人素养的全面发展,使艺术设计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真正落到了实处,产生了效能和影响。在未来发展中,天津美术学院艺术设计学专业还将不断努力,继续在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过程中,研讨新问题、探索新思路、实践新方法,为丰富和拓展高等艺术设计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提供可资参考的经验。

猜你喜欢

天津美术学院导向艺术设计
天津美术学院2021届毕业生优秀中国画作品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偏向”不是好导向
天津美术学院油画系作品选
基于需求导向的航天青年成长建议与实践
山东大学作品欣赏
李戬
犬只导向炮
坚持两个导向 顺势而为谋发展
天津美术学院雕塑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