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成立以来巩义市村民日常生活研究
2020-11-06刘倩倩
摘要:新中国成立70年,竹林由村发展到镇,获得了中央、省市很多集体荣誉。本文从微观视角入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基本理论导向,充分运用社会学、民俗学、统计学等研究方法,以期在搜集整理尽可能多的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全面深入地描述、分析建国以来竹林村民日常生活的变迁,从历史逻辑、现实逻辑、理论逻辑的角度分析日常生活变化的生成逻辑,阐述日常生活变化的具体表现,以期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新期盼。
关键词:日常生活;社会变迁;国家治理;
新时代,我国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人民日益增长的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带来了“需求层次的集体升级”。但是乡村的发展还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因此,我们要更好得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弥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短板,使人民美好生活需求逐一实现。
一、建国以来竹林镇日常生活变化的表现
改革开放之前,竹林村一直以来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社会结构相对稳定,属于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村里共有500多户人家,散居在六岭六沟,山高石厚,沟深土薄,水源奇缺,1000多亩耕地,分布不均,基本上都在山腰和沟底。解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后,村民的物质生活逐渐改善,经济构成有了新的调整,物质生活水平和精神生活水平显著提高。
(一)物质生活:生计方式与消费水平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离不开交往,交往也离不开生产,生产和交往构成人类历史发展的经纬线。为满足生产生活需要,在衣食住行等生计方面的交往构成最基本的交往。
在吃的方面,民以食为天,饮食文化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社会的发展,竹林人的物质水平不断提高,在吃的方面,完成了从吃饱到吃好到如今吃得健康的转变,连进口食品在村里也能买的到,现在人们不仅讲究饮食结构,营养搭配,而且更加追求绿色、健康、科学、合理的饮食。
“在竹林吃水很难,要到4 公里外的山下肩挑驴驮,因为水很珍贵,所以只有出门串亲戚、赶集、过年过节才洗脸。”
“1980年的时候,还在吃红薯面、柿蒂儿、槐角粉掺和在一起烙成的饼子,吃水果也是比较奢侈的。”
——个案访谈
在住的方面,过去竹林人住石窑、草棚,如今家家户户都搬进新居,人均住房面积80—100平方米。在行的方面:过去有个“铁驴”挺稀罕,如今自行车已经淘汰,取而代之的是摩托车,2000人的村子拥有私人摩托车400多辆,大小汽车80台……交通工具的更新和普及,扩大了人们日常生活的活动半径,村民们不再仅囿于狭窄的村里,生活范围扩大,外出频率增加使村民更多地接受外界新鲜事物,转变传统的思想观念。
在消费水平方面,村民家中液晶电视、电冰箱、空调等家电产品样样俱全。手机从无到有,几乎达到人手一部。
“俺们村原来叫竹园村,过去有句话,竹园竹园,四面是山,闲着没事,出门乱转。现在,水也有了,环境也好了,大家都搞起农家乐。上规模的有几十家,都是镇里统一发放的餐具和被褥,收入好的一年能达一百多万,收入差点的,也得一二十万。”
——个案访谈:长寿山农家乐主任赵冬彩
(二)行政区划:居处选择与人际关系
住所与生活紧密相关,是人的物资消费生活的内容之一,是社会政治生活方式的表面化实物,其中还含有劳动生活方式的意义。①
竹林在发展经济的同时,走上了一条新型城镇化之路,成为“河南农村的一个奇迹”。1994年建镇后,随着小城镇建设的时代浪潮,先后建立了居民小区,商业一条街,货贸集散市场等,编制了《竹林镇建镇建设体系规划》《竹林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按照“小政府,大服务”的要求,改革管理机制。另外取消农村户口,实行居民制,完善道路交通、教育医疗等服务设施,投资1 亿建设居民住房小区,居民公寓1300多套,家属楼20多栋,新建住宅36万平方米,人均住宅面积56平方米,水电入户率100%,儿童入学率100%。另外竹林人和睦相处,治理良好,民风淳朴,自古就有除暴安良,崇尚武德的传统,竹林拳流传至今。自80年代至今,没有发生过一起刑事案件,没有出现赌博、邪教等非法活动。
(三)精神文化:交往意愿与社会参与
精神文化生活也是日常生活当中的一部分,80年代的竹林,经济得到了初步发展,但是精神文化却成了短板,村里出现了酗酒赌博、打架斗殴、封建迷信、超生早孕的现象,当年有3 明年轻人因不良行为被公安部门刑事拘留,还有分家、家庭不睦等现象也时有发生。
为了改变这种现象,竹林镇在1983年制定了“村规民约”“十要十不要”,随后还编写“社会公德四字歌”“基层干部千字文”“劝人孝顺父母歌”,坚持党建引领,后来民风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为了进一步带动社风、民风和家风的转变,竹林镇上下广泛开展“十好评选”赵寨小区的张桂芬和嫂子连芬兰在“好媳妇”的影响下,竞相孝顺公婆,被评为“好妯娌”。1989年竹林人总结了“竹林精神”,实现了文以化人的良好风气。
二、建国以来村民日常生活变化的生成逻辑
日常生活变化是由多种因素,多重作用促成的,对于日常生活变化的生成逻辑,归纳为历史逻辑、现实逻辑和理论逻辑。
(一)历史逻辑
历史逻辑阐述了日常生活的时代变迁。1994年,《人民日报》海外版发表了《从竹林看中国》“:河南省的竹林村,只是中国近10年来无数个由贫困走向小康的村庄中的一个。透过它的发展史,我们或许能寻觅到建国45年、特别是改革开放15年来,中国广大农村从贫困走向富裕的轨迹。”2019年,竹林的发展依然具有很强的生机和活力。利用历时和共时描述相结合的方法,展现村勃勃生机的生活画卷,力求从该村的历史脉络中探讨其日常物质生活的变迁与规律。
(二)现实逻辑
现实逻辑呈现了日常生活的客观因素。自然环境、人口、政治制度、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因素分别构成了村民日常生活变化的外在因素和内在因素,形成了社会变迁内外驱动力的现实逻辑。自然环境、自然资源是人们生存的基础和发展的凭借,日常生活的变迁首先是在对自然的利用、保护和改造的基础上形成的,其次随着人口的迁移、增减形成了日常生活变迁的主要因素。对于政治、社会、文化来说,杜赞奇在《文化、权力与国家》一书中以华北农村为考察点,表现了基层政权、社会、文化重构对农村社会变迁的影响。在经济领域,则体现在市场经济的影响,如《工业化与社会分化—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的社会结构变迁》一文中阐述了工业化和市场机制对乡村社会变迁的作用。
(三)理论逻辑
理论逻辑阐释了日常生活变化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对于日常生活的变化进行了较为广泛的理论研究。在马克思主义哲学领域,马克思提出了从生产方式上去寻求变化原因的,认为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就是生产力的发展;在古典社会学阶段,孔德是从精神进步角度寻求社会进步的原因,斯宾塞则认为竞争所导致的社会进化是社会变迁的终极原因迪尔凯姆、齐美尔曾从人口变化上去探求社会变迁的原因,韦伯则从理性化精神来剖析社会变迁的可能动因。在国内的社会学领域,费孝通、陆学艺、曹锦清等人分析了社会主义制度下农村变化的历史沿革;在政治学领域,重点则放在国家权力和政策实施对于乡村日常生活的影响。
参考文献:
[1] 王开玉,束学龙,大别山口的美丽家园[M],北京社会科學文献出版社,2008,6.
[2] 施维琳,丘正瑜.中西民居建筑文化比较[J],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
[3] 刘建基,王大顺,郝光兴《.竹林三十年》[M]内部资料,2018年.
作者简介:
刘倩倩(1991.04—),女,汉,河南,助理讲师,硕士学历,巩义党校,政治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