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法律课教学中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

2020-11-06罗玮琦

科学与财富 2020年24期
关键词:法治观念高职院校

摘要:《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明确了把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来完成,且多沿用传统的讲授法显然是无法满足要求的。本文将从高职院校法律课学生法治观念的提升调研入手,着重了解目前学生法治观念的现状,积极探索高职院校法律课教学中学生法治观念培养的途径,寄希望通过高职院校法律课教学的强化将法治教育真正落实落细。

关键词:法律课;法治观念;高职院校

党的十九大把全面依法治国上升为“四个全面”之一并成为国家战略。报告指出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培养高职学生的法治观念既是全面依法治國方略中提升全民法治观念培育体系的关键环节,也是我国现代高等职业教育的重要目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作为高职院校思政课的核心课程,承担着提升学生法治意识的重要使命。时代在变化,学校的教学也应根据社会对学生的需求而调整,以促使高职法律课的开展更有针对性和目的性,以切实提升学生的法治观念,使得高职院校的法律课教学更有吸引力、更有感染力、更有渗透力,让学生更有获得感与正义感。

一、高职院校法律课学生法治观念的现状

通过问卷调查方式,对高职学生法治观念的现状进行了调查和结果分析,问卷调查主要包含两个部分的调查。第一部分是调查对象的最基本信息,第二部分是调查问卷的内容,本次调查共发放300份问卷调查,收回问卷291份,有效回收率达97%。

(一)对法律有信仰

高职院校的学生主要通过《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必修课,还有包括参与讲座、普法课程等途径,已经具备良好的法治基础,学生对法律是有信仰的,尤其是对当下一些法律案件的关注,均表示是愿意进一步学习法律的。在回答“你认为法律对你的重要程度”一题时,70%以上的学生表示法律对于自己很重要。在“你认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提高你的法治观念有何作用?”时,90%以上的学生表示收货很大或有收货。当被问及“你觉得自己目前掌握的法律知识够用吗?”68.9%的学生明确表示不够用。

(二)认知与行为相悖

高职院校学生对于法律是有基本认知的,有朴实的法律思维,但往往在涉及切身利益时,选择举起法律的武器是少数人。在被问及“如发生法律纠纷时,你会寻求法律帮助吗?”选择肯定会的同学仅占24%,绝大部分同学的选择是含糊的,还有小部分同学选择不会考虑寻求法律途径来解决。关于“法律课的教学对你的日常生活帮助性强吗?”选择非常强的学生仅占18%,而表示没有帮助的学生还居然占到了20%。在回答“你是如何处理生活中的法律纠纷的?”19%的学生选择了通过找关系解决,只有34%的学生选择拿起法律武器来维权。

(三)质疑和认同并存

随着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推进和全面落实,我国的法治建设的成就与经验让高职院校的学生们感受到、体会到,但同时面对其中有待完善的地方,学生也会有所疑虑,影响到对于法治建设的信心。问卷中涉及“你认为目前做到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吗?”有79%的学生认为已基本做到了,关于“你对建设社会主义法治中国是否有信心?”这一问题时,80%的学生的选择是有信心,16%的学生选择了不确定,这也表明任有少数学生对法治建设仍存疑。

二、高职院校法律课学生法治观念培养的必要性

在大学生思想政治素养中,法治素养是其中的关键组成部分,作为高职院校而言,多没有开设法律专业,没有了专业类教育,思政课成为高职院校法治观念培养的主渠道。

(一)客观的需要

一方面是实现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需要。要构建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公民法治观念的树立、法律素质的提高成为实现法治的关键。法治观念不是与生俱来的,提高公民法律素质、培养法治观念,必须依靠教育这一手段实现。1同时全面依法治国为培养学生的法制观念也提供了契机,其中对于高职院校学生的法制观念的养成提出了迫切的需求。

另一方面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需要。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就是培养合格公民。1998年 10月,在巴黎召开的“第一次全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其《宣言》指出高等教育的首要任务是培养高素质的毕业生与负责任的公民。2大学不仅是培养专门的高级人才,更是培养合格社会公民的基地。3学生法治意识的培养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应有之意。

(二)主观的需要

从以上调查显示,虽然高职院校针对学生的法治教育的重视程度在提高,也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同时也存在不足。现实中近年来发生于大学生群体的恶性案件也频频见诸报端,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学生法律知识的欠缺和法治意识的薄弱,究其原因主要有:一是对法治教育的重视度不够,大部分高职院校学生对法治认识不足,对法律的了解是基础且肤浅的,甚至认为法律离自己很遥远。二是高职院校的法治教育课程有限,由于高职院校人才培养计划中,大三的时间多为社会实践所占据,针对法治教育往往就由“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这一门课来承担,课时少,师资缺乏。作为学生而言无论是从自身的职业发展角度还是个人的需求需要,要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法治意识的养成。

三、高职院校法律课教学中学生法治观念培养的途径

(一)改革教学内容

将使用多年的按章节教学法调整为专题式教学,一方面化解课时与内容间的矛盾,另一方面也可以帮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将关注老师的讲授转变为关注学生的学情。同时教师还可以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更好的发挥主动性和创新性,已问题为导向,让学生更多的参与教学。主体教学中应更多的将教学内容与当下的社会热点相联系,多融入案例分析、情景互动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学习内容,使学生更有获得感,变被动学为主动学。

(二)强化思维训练

法律思维是法律职业者的特定从业思维方式,是法律人在决策过程中按照法律的逻辑,来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思考模式,或叫思维方式。4它是一种行为习惯,思维的训练需要多方面的培育,更是润物细无声的表现。一方面通过推荐课外读物,让学生通过自身的主动学习在日常中了解法律规范,较与枯燥的课程教授和法律条文的阅读更为直接,推荐书目的阅读更易让学生拉近与法律的距离。另一方面还可以通过辩论、观看庭审等方式,让学生对法律产生兴趣,并对某一领域的知识有更深度的了解,从而对法治价值有更深层次的思考。

(三)引导参与实践

高职院校的学生要成为公民主体意识和社会服务理念的积极践行者,法律课程不应仅仅局限于课堂教学,更要引导他们参与法律实践,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学生学习法律的内生动力,让学生真正感受到法律就在我身边。主要的途径有两大部分,一是校内平台,设立法律类学生社团,开展法律类主体班会,组织知识竞赛、模拟法庭,邀请法官、律师进校园等。二是校外平台,组织学生参与法律类调研、做法律宣传员、与社区联合开展普法活动等,使得学生成为学法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钟琴.论高职法律课教学中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D].广西师范大学,2018

[2]   彭雪华,冯雯.法治教育融入高校思政课的路径探索[J].改革与开放.2017(20)

[3]   王克非.语料库翻译学探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2

[4]法律思维.https://baike.so.com/doc/5567859-5783016.html[OL].360百科

作者简介:

罗玮琦,女,汉,1986.8,安徽当涂,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法学,学历硕士,职称讲师,单位所在地重庆市渝北区,邮编401120

本文受重庆工业职业技术学院2019年度教改课题《高职院校法律课教学中学生法治观念的培养》资助,项目负责人:罗玮琦。

猜你喜欢

法治观念高职院校
将“关键少数”法治观念纳入干部考核任用体系
财经类大学生法治观念培育路径研究
推进高校工会法治化建设的路径探讨
“一带一路”战略与盐城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
全球化背景下高职院校韩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
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体系的研究
浅谈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完善措施
清官法律文化对大学生法治观念的影响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