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教育:技术泛在中的生命坚守
2020-11-06付钰张聪
付钰 张聪
[摘要] 未来教育是与技术高度融合的、高度开放的教育。信息技术的突飞猛进促使教育热情地拥抱技术带来的变革,技术包裹下的思维的异化绝不能熟视无睹,谨防“技术决定论”倾向。因此,本文从未来教育的变革趋势、基本样态、实践建构三个角度诠释生命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充分利用技术的同时还原生命意义。
[关键词] 未来教育;技术应用;生命意识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未来教育将是技术全面滲透的教育,技术看似为教育服务,实际上正一步步侵蚀着人们的思维,产生技术化思维的危机。因此,对这一问题的思考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注重教育技术的革新给人带来的生命效益,让技术成为人实现生命价值的辅助手段,始终坚守生命成长。
一、未来教育的变革趋势:指向学生为本
“信息技术时代的到来,冲破了教育的时空界限,丰富了资源的分布和表现形态,使教学环境从数字化走向智能化,这些转变为个性化、适应性和选择性学习提供了广泛的空间和时间。”[1]如果一味地被束缚在传统教育框架之下,那么迎来的不是技术应用的挑战,而是教育本身的挑战。未来教育指向未来,同时也是对当今教育的反思与延续。因此,对未来教育的发展趋势进行合理分析,对于当前的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未来教育将突破空间约束,共享优质教育资源
在传统教学中,老师和学生会在固定场所开展教学活动。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育成为仅存在于教室里的活动。在封闭的学校中,教材和课堂成为传授知识的主要媒介,多姿多彩的外部世界被筑起的校墙隔绝,原本活泼灵动的生命个体沦为“考试机器”。教材世界中的教育缺乏生命的活力,学生的视野和学习内容被局限在单调的教材中,无法让学生产生共鸣。这种与社会、自然、生活相脱节的教育,使具有生命意识的学生异化为“物品”,他们的人格和对生命意识的向往也随之在抽象、空洞、乏味的知识中被撕裂。
而未来课堂不一定在传统的教室等固定、封闭的空间中进行,手机、平板电脑等都将成为学习的工具,真正做到随时随地学习。“未来的教室一定是云端教室,包括电子课本、电子课桌、电子书包、电子白板……在资源方面,由模拟媒体到数字媒体,再到网络媒体,资源终将在教育云上,内容达到极大丰富,从而满足个性化的学习。”[2]未来的教育将会贴近生活、自然和社会,让学生在丰富的、开放的世界中昂首奋进,将个人生活经验、相关社会知识与学习更好地结合起来。随着教育信息化的推进,依托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无线通信等新技术,优质教育资源也会随着文化的交流与碰撞而广泛流传,实现优质资源的整合与共享。因此,未来社会的教育将会是全民参与的教育,不仅仅是学校和教育部门的责任。在未来,人人都是资源的持有者,所有孩子都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因此,教育向更具有平等性、开放性、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二)未来教育将摆脱时间束缚,更加注重终身教育
传统教育囿于时间轴,时间制约着教育活动,从幼儿教育、中小学教育再到高等教育,人们根据年龄来接受相应的教育,被看作教育秩序化的形式。正因如此,传统教育模式下培养的学生和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相矛盾。在接受高等教育之后的他们认为自己已经学到了知识的全部,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与这个社会的格格不入,反而沉浸在自己是“高知”的美好幻想中。精神生活的匮乏和学习观念的薄弱只会让人变得呆板和痴傻,最终被社会淘汰。
未来教育将会摆脱时间轴的束缚,重新分布,终止对时间的误解。在60岁之后依然学习成为一种主流,真正实现“活到老,学到老”,不断丰富和提升自己。美国未来学家托夫勒在《未来的冲击》一书中指出:“未来的文盲不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那些没有学会学习的人。”[3]学会学习意味着要敢于批判和思考,进行思维的创新,具有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孩童时期一直伴随到生命的终止。“面向2030的教育,强调学习能力的养成和终身教育,是更加可持续的教育。”[4]知识和能力的习得、创造及应用成为社会集体努力的事业。只有终身学习才能培养为社会奉献的人才,实现人生价值。
(三)未来教育将改善师生关系,开展师生生命对话
当前学校教育对分数的过度追求使教育场域中师生间的交往处于匮乏状态,教师在讲台上讲,是拥有绝对权力的主体,学生只能在下面静坐、静观,是卑微服从的客体,沦为储存知识的机器。本应是心灵交流、灵魂碰撞的课堂变成了教师的“单口相声”。
在未来,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并不意味着教师地位的削弱,反而更加需要教师与学生进行情感沟通和生命的对话。重构师生之间的良好对话关系,需要转变教师的固有观念。教师对于学生来说不再是高高在上的领导者,而是关注学生生命成长的陪伴者。教学生学会学习、自主学习是未来教师的重要职责。教学不再是教师单向输出知识的过程,而是师生互动交流、相互学习、共同进步的过程。在未来课堂中,教师的教育观念不断革新,教师的生命意识得以提升,更加尊重个体的生命尊严,以人为本,开展平等的生命对话,赋予学生自由表达的权利。班级场域内师生关系的割裂问题更能有效解决,这种轻松、融洽的师生关系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未来教育的基本样态:创造适切教育
伴随信息技术的变革和知识经济的到来,未来学校教育的重心从传授学生知识和技能向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和具备终身学习能力转变。“从目前来看,‘教育技术领域从来不缺‘方法的创生与运用,它本身就是为‘方法而生的,但缺的是‘方法论,尤其缺乏的是对各种新兴技术与教育、方法与人的适切性反思。”[5]如何满足学生个体对个性彰显和终身发展的需求,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需求,教育教学对专业性和灵活性的需求,是未来教育所要突破发展的。未来教育旨在为学生创造适切的教育、为师生赋予能力,让教育为人服务。
(一)学生思维高阶化
自“知识改变命运”提出以来,人们往往更关注知识的物质价值,而知识的精神价值较易被忽视。最终学校教育被工具性所奴役,以习得知识为本位的学习内容充斥着人们的学生时代,这让学生认为受教育的过程原来就是学习和背诵一些固定、死板的知识,对教育产生了极大的误解。长期以来,学校教育还停留在“记忆、理解、应用”的低阶思维阶段,这种低阶思维给予学生认识世界的能力,却不足以支撑学生拥有改造世界的能力。因此,在未来教育中,未来视域下的课堂不仅有教师和学生,还会有机器。如何避免学生被机器操控?打破传统思维定式,培养学生以自我为主进行知识和经验的建构。“更应强化的是人类的自主学习能力,刺激人类反省自身的限度,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值,进入‘机器强,则人类强,人类强,则机器强的良性循环。”[6]信息技术与课堂的深度融合,要求学生能迅速在海量数据中捕捉、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并能够准确分析这些数据进行迁移与应用。高阶思维并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获得的。学生从低阶思维提升到高阶思维的过程是教师提供资源平台,学生自我建构、循序渐进的过程。“浅层学习只注重知识符号的把握,其目标是成为有知的人。而深度学习追求知识的符号学习、逻辑形式学习与内在意义学习的统一,其目标是要成为有学识高度、智慧高度和精神高度的人。”[7]低阶思维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人,高阶思维的教育培养学生成为生命完满的人,成为终身学习者。
(二)课程体系人文化
虽然学校已经意识到教育育人功能的重要性,但是分数至上和升学率的压力迫使学校教育无法挣脱工具理性的牢笼。尤其是在未来技术化的状态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给课堂带来的革新和便利在一定程度上遮蔽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让人较易陷入只重视科学技术的实用价值和工具理性价值的误区。所以,在未来教育中,要坚持人文主义教育理念,优化课程体系。但“人文精神的教育也并非纯粹的人文学科的教育,而是沟通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尤其注重发掘科学的人文教育价值,既教育学生正视人与社会、自然、人与历史、世界的关系,又教育学生在掌握科学的同时,学会正确地对待科学”。[8]未来,各类技术手段涌进课堂,一定程度上会为课堂带来新鲜感和良好的教学体验,培养学生与时代发展相适应的信息技术素养是必然的。在发展信息技术素养的同时,人文素养也必不可少。“人文素养的范畴包括道德、审美、哲学、信仰、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内容,这些内容是人之所以为人的关键特质,是智能体难以涉足的领域。”[9]人文素养的提升更有利于在未来技术化的社会环境中实现自我重塑与升级。因此,要重视人文学科的教育价值,改变人文学科处于弱势地位的局面。转变课程评价模式,使课程评价体系多元化,从注重结果的评价模式转变为注重过程的评价模式,充分彰显每个个体生命的独特性。未来学校课程将会充实生命,让知识的精神价值得以显露,让生命的独特性和灵动性得以展现,让学生的理性与非理性得以一同显现,让学生从存储固定、死板知识的“收纳盒”成为具有灵动性的生命个体,重新燃起对人文精神追求的欲望。人文素养的培养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的人文素养在人文课程的熏陶下得到提升。
(三)教师角色丰富化
未来人工智能的广泛应用并不能削弱教师的地位,教师的部分单调性、重复性高的工作交由机器来完成,具有情感性、创造性的工作仍然需要教师来完成。“离开了情感的涵育,离开了对人性的关照,仅仅靠机器不可能培养出真正的人。”[10]因此,教师要能够准确掌握学生的生命成长需要,给予精神关怀和呵护,让学生在未来冷冰冰的世界里,接受有温度的教育。这就要求教师的角色发生改变,教学者、引领者、陪伴者等各种角色相互交织。一方面,学校教育重心的转变,学生对生命意识的向往对教师的专业性要求日益增加,不仅包括所教学科的专业性,还包括各学科深度融合的专业性。另一方面,未来教育强调以学生为本,这就要求教师不仅有教书的职责,还有育人的职责;不仅要在学科教学中履行育人职责,还要兼顾学科教学之外的育人工作,引导学生关爱生命、完善生命。教师角色的丰富同时也要求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随之提升。“除了需要具备人工智能时代特别需要的‘数字化胜任力‘信息化胜任力等之外,教师的教学想象力、教学创造力等将被置于愈发突出的位置。”[11]未来社会是打破形式主义桎梏进行创新的社会,只有创新型的人才才能在未来社会立足,而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要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这就需要教师基于自我成长、自我丰富的需求来主动更新知识、观念和方法,终身学习,不断追求进步,不断提高自我要求,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未来,国家间交往更加频繁、密切,教师要具备国际视野和国际思维,客观地将不同文化融入自己的课堂中,让学生领略不同文化的风采,开阔学生的眼界。
三、未来教育的实践建构:始终坚守生命逻辑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早已超越作为外在工具辅助的作用,逐步浸透在教育的方方面面,使技术从外在工具一步步成为教育的内生要素,推动教育理念的更新、教育形式和内容的变革、教育体系的解构和重构。无论怎么改变,不变的是教育的本质,在掌握知识和技术的同时,坚守生命的健康成长与发展,使技术服务于个体生命成长。
(一)尊重生命的主体性地位,复归生命
“在一定的意义上,教育是直面人的生命、通过人的生命,为了人生命质量的提高而进行的社会活动,是以人为本的社会中最体现生命关怀的一种事业。”[12]在进行生命教育时,尊重教师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的专业化程度不断得到提升,教育观念得到不断更新。在未来技术化的状态下,教师依然能够守护学生生命健康成长,为学生带来良好的教育,避免学生跟着机器走。在未来教育中,一方面,受教育者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避免被机器控制;另一方面,受教育者得到精神世界的升华,追思教育形而上的意义,在自我生命建构过程中实现生命超越,具备操控机器的能力。未来很多职业和岗位必将被人工智能不同程度地取代,如何能在人工智能浪潮中实现人生价值?如何能避免机器吞没人们的价值观?如何能防止人們机械地思考?教师不仅要看到技术为学生学习带来的高效率,还要看到技术为学生带来的生命效益,培养学生的独立自我意识,实现教师能够真正地享受教育生活,学生能够真正地享受学习生活的终极目标。从根本上来说,未来教育培养的人才能够主动、自如地操纵和控制机器,并将其转化为促进自我教育、自我生命成长的辅助手段,走向“真、善、美”。
(二)培植学生的生命信仰,倾听生命
在未来视域下,人们所推崇的教育技术是引领学生摆脱重重困境、不断激发生命潜能的技术。“学校是个生命场,学校要有生命质感。”[13]未来的学校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地方,在技术广泛应用于课堂的同时,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和生命成长性。技术的出现,必然会带来一些替代。“技术对人的替代,表面上是功能的替代、感官的替代、经验的替代和职业的替代,在其深处,则是技术的逻辑、机器的逻辑,替代了人的逻辑和生命的逻辑。”[14]如何能够在未来教育中,让学生挣脱囚禁生命意识的牢笼?在信息爆炸的未来,要坚持发挥教育的引领作用,培植学生生命的信仰。教师在传授经验的同时,也要进行信仰教育,让受教育者感受到生命信仰的价值。在感受的同时,引领受教育者直面生命、直击心灵,勿忘要让自己有存在的意义和价值这一初心。教育不仅要教学,还要育人。在未来教育中,让受教育者掌握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要对其进行生命与心灵的引导、思维的开发、品德的涵养,培养受教育者敢于挑战未知的勇气与信心。教育要引导受教育者学会爱与被爱,学会追求有意义的存在与价值;引导受教者学会学习,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最终在未来未知的社会中得以发光、发亮。“不忘学校是个生命场,才不会无视每个生命的重要,才不会忘记生命成长的重要。”[15]如此,教育积极的、正面的力量展现得淋漓尽致,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活力并转化为内生力量,为自己那飘忽的灵魂寻得一处安放之地,充实自己的精神世界。
(三)注重教育的情感交流,关怀生命
未来的社会必然是人机共处的社会,教师—学生的双向关系转变为教师—机器—学生的新型三角关系。如何让学生在面对机器时坚守生命底线,师生的情感交流在平衡二者关系中产生重要作用?教师的情感不仅局限在教学中,在与学生沟通交流中也要注入情感,这种情感交流一定程度上肯定了情感的本体价值,体现人文关怀。“世界变动不居,未来学校教育也将面临各种变革。缓解这种快速变动给学生带来的危险感,是机器不能完成的任务。这种心灵安抚工作只有和学生具有同样情感体验的班主任才能完成。”[16]教师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这种价值需要依靠教师个人的表达能力、理解学生的能力、与学生沟通交流的能力和共情能力才能凸显出来。教师的言传身教和榜样作用,人格魅力的渲染,师生间的情感互通,生生间的真诚互助是冷冰冰的机器取代不了的。教师的共情能力促使师生在对话中感受内心的触动,从而站在生命的高度去思考和分析问题,投入教育实践中。师生在享受技术带来的便利的同时,能够感悟生命的价值,积极追求生命的意义。师生在面对意见冲突与分歧时,也能够保持情感的稳定,互相尊重和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师生进行真诚地分享与合作,培养创造性思维与批判性思维,共同成长和进步。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与生命坚守并存的未来教育既能够授予学生生存的知识和技能,又能够引领学生坚持自我,实现生命超越。
[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青年基金“选课走班背景下班级形态变革与班级生活重建研究”(项目编号:19YJC880127)阶段性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卢晓中,王胜兰.我国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历史审思与未来路向[J].江苏高教,2019(12):6.
[2]杨宗凯.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展望——未来教室、未来课堂、未来学校、未来教师[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1(18):15.
[3]托夫勒.未来的冲击[M].蔡伸章,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06:225.
[4]杜占元.面向2030的教育改革与发展[J].教育研究,2016(11):6.
[5][6]李政涛,罗艺.面对信息技术,教育学理论何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9(4):9,10.
[7]袁国超.基于核心素养的深度学习:价值取向、建构策略与学習方式[J].教育理论与实践,2020(8):4.
[8][9]于伟.终极关怀性教育与现代人“单向度”性精神危机的拯救[J].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1):96.
[10]吴河江,涂艳国,等.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风险及其规避[J].现代教育技术,2020(4):23.
[11]李政涛.人工智能时代的人文主义教育宣言[J].现代远程教育研究,2017(5):9.
[12]叶澜.教育理论与学校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136.
[13][14]叶澜.“新基础教育”内生力的深度解读[J].人民教育,2016(Z1):37.
[15]李政涛.现代信息技术的“教育责任”[J].开放教育研究,2020(2):19.
[16]于伟.未来班级——高技术与高情感平衡[J].教育科学研究,2017(2):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