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视频在“大学计算思维”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2020-11-06赵慧
摘 要:随着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和计算机知识需求的日趋多样化,传统的课堂授课和实验室上机操作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文中探索基于微视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教学设计中将碎片化知识构建成系统化知识,利用微课将教学内容模块化,同时基于微视频教学改革学生评价方法。经过两个学期的考查,取得了很好的教學效果,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成绩都有了较大提升。
关键词:计算思维;微视频教学;混合式教学
中图分类号:G712;G633.6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4706(2020)13-0196-03
Abstract: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studentsinformation technology level and the increasingly diversified demand for computer knowledge,the traditional classroom teaching and laboratory computer operation teaching methods can no longer meet the teaching needs. This paper explores the blended teaching mode based on micro-video,in the teaching design,the fragmented knowledge is constructed into systematic knowledge,the teaching content is modularized by using micro class,and the student evaluation method is reformed based on micro video teaching. After two semesters of examination,achieved good teaching results,students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have been greatly improved.
Keywords:computational thinking;micro-video teaching;blended teaching
0 引 言
在互联网如此普及的今天,学生们的信息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对计算机知识和技能的需求也日趋多样化。传统的课堂授课和实验室上机操作的教学方式已不能满足教学需要,迫切需要改革、创新教学理念和教学方式。随着高校计算机教学改革的推进,计算机通识课程的主体内容经历了从以信息技术到计算思维的转变,教学模式也由原来的“传统课堂教学+实验室上机”转变为“MOOC+SPOC+翻转课堂”的混合教学模式。
“大学计算思维”课程以提升网络素养与计算思维为目标,培养学生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拥有基本的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具备一定的计算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培养学生从计算思维的角度理解计算学科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可以使计算思维融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过程中,为计算机学科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做好必要的知识和应用能力的准备,为后续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解决专业领域实际问题打下坚实基础。由于课程面对的学生来自不同专业和不同层次,因此微视频的制作和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微视频教学资源建设可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认知特点进行设计,令其更符合教学需求;其次,微视频使学生学习途径多样化,丰富学生的学习资源,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观看视频,重复观看重点和难点,微视频可以作为永久性的学习资源供学生复习;由于高校课时的压缩,微视频能够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答疑,对理论知识不再进行强化,只需要操作训练,大大节省了时间,拓展了学习的内容。
1 基于微视频的混合式教学模式
1.1 严格制定教学目标以做好教学设计
针对计算思维的微课教学,我们首先明确课程的教学目标:本课程的教学要求是使学生掌握计算机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计算机解决问题需要了解的内容如表示数据、组织数据、设计算法、编写程序等;熟练如何利用二进制表示各种信息,掌握二进制的运算,充分理解各种数据的组织形式和特点;掌握Python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方法和语法以及程序设计的经典算法,熟悉程序设计在多领域的应用;理解互联网思维的成功应用之道,并通过实战案例让学生领会互联网思维在实际工作中的具体应用,了解计算机前沿技术,为学生建立互联网思维,进而为其日后的创业创新夯实基础。
在进行微课内容设计时,教师根据课程目标来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计划,对于计算思维和互联网思维的基础知识安排了前沿内容,要求学生熟练掌握;对Python程序设计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如表1所示。教学设计既立足于基本理论,也在实践操作上进一步加强,将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操作有机结合。
1.2 利用微课将教学内容模块化
“大学计算思维”课程相关知识涵盖的范围广,学生往往很难轻松地掌握复杂的教学内容。利用微课,我们将教学重难点内容进行分解,开展模块化教学,如表2所示。
微课将各模块内容以视频方式呈现在学生面前,学生根据微视频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展开学习。对编程基础较差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可多为学生播放几次Python程序设计的内容,从而做到因材施教,显著提升学生整体的学习效率。
1.3 微视频结合雨课堂的教学方式
采用微视频的教学方式,在课堂中结合使用雨课堂,如图1所示。
这是一款使用微信与学生互动的教学工具,可以用来推送微视频教学课件。学生可随时发送图、文、声音向老师求助,并得到及时的指导;学生容易在交流中找到兴趣相同的朋友,形成学习共同体。老师可通过微信公众平台收集学生反馈,对学生实现单独指导;也可通过分析反馈的问题,有目的性地查漏补缺;还可有效地监测学生的学习过程,督促学生按时完成学习任务;展开多元评价方式帮助学生提高学习绩效和成绩。
1.4 微视频教学背景下的学生评价改革
学生在通过微视频学习后,要对照本单元的课程提纲、学习重点及需完成的相应课程设计(包括书面、上机操作)进行自我检查。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期末学生还需填写一份自评表,内容包括:观看微视频的数量、参与讨论的次数、完成的课程设计、对微视频课程建设所做的贡献等。通过学生的自我评价,既加深了学生对自己作为学习者的理解,又有助于其对学习目标的认识、对学习过程的控制以及对学习及活动的评价能力。同时开展小组评价,互评活动的开展要在教学的组织下进行,主要是针对翻转讨论的评价。翻转讨论属于提高性及开放性的任务。
2 微视频教学的效果和意义
2.1 教学效果分析
我们对临沂大学任“大学计算思维”课程的11名教师和两个专业共120名体验混合式教学的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授课教师和学生的反馈,82%的教师认为微视频教学提升了教学效果;84%的学生认为微视频教学模式效果显著。
对微视频教学效果进行调查,T为教师,S为学生。调查结果如表3所示。
经过三个学年第一学期的教学实施,针对同专业不同年级期末成绩的比对如表4所示。
经过对调查问卷和成绩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1)学生通过微视频学习课程,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教学效果大大提成,及格率提高。(2)微视频的教学方式得到了学生的认可,教学效果令人满意。
由此可见,微视频教学不仅锻炼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并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可永久保存、反复利用的宝贵资源。教师在制作微视频时认真组织教学资源,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策划设计教学各个环节,并在实际过程进行录制,其策划水平和教学水平得到了锻炼和提升。
2.2 微视频教学的意义
2.2.1 微视频教学符合课程的性质和定位
模块化的微视频内容精炼、重点突出,既能体现教学目标,又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半数以上的调查对象认为,微视频使用便捷,有助于学习者开展重点小单元的学习,同时可以有效掌握课程难点。微视频的使用,丰富了课程资源,做到基础知识上的查漏补缺。
同时,通过微视频教学模式和与之对应的评价方式,养成了学生认真完成课程设计和思考的习惯,提高了学生自主学习、交流合作、互相帮助、自我评价的能力以及对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积极参加听课学习,培养学生遵守纪律的自觉性,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量化的学习进度和学习效果,能够让学生的学习成绩得到实时的直观反馈,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自主意识。基于微视频的教学模式较好地提高了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培养了学生的自主学习精神,促进了学生思考、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良好的个性品质,同时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知识需求和自身的教学不足,全面地提高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质。
2.2.2 学习者大数据为教学提供了精准指导
微视频教学模式在实施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学习者的数据,比如学生的注册信息、学生观看视频的时间长度和进度、作业的正确率、测验的成绩等。对这些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可以很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表现,并通过分析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习惯有针对性地制定后續学习策略、学习内容和学习进度,从而实现精准化教学,达到传统教学难以获得的效果。
3 结 论
由于智能手机的普及率提高、网络流量资费的下调、校园无线网的覆盖,学生微视频学习成为高校大学生学习的一种重要方式。为应对这种教学模式的转变,在制作微视频时,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顺应微视频教学的规律。一个成功的、能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微视频需要教师认真研究和准备,不能只是简单地把教材内容从书上搬到屏幕上,而需要教师精心规划、设计、制作,最终通过教学效果来检验微视频的质量。我们充分利用微视频来开展“大学计算思维”课程的教学,师生通过微视频传递教学内容,让学生可以有效利用碎片化时间来学习知识,丰富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教师应做好教学设计,将碎片化知识构建成系统化知识,同时改革学生评价方法,不断探索和尝试,更好地完成教学任务。
参考文献:
[1] 王谦.多媒体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J].才智,2019(14):154.
[2] 李海英.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果 [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8):12.
[3] 李素静.浅谈数学教学中德育的渗透 [J].甘肃教育,2019(8):59.
[4] 杜棋东.职业教育微视频课程知识元的深度聚合与实践应用 [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4):32-35.
作者简介:赵慧(1977—),女,汉族,山东临沂人,教研室主任,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