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提高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的思考

2020-11-06陈风华

文存阅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效果思考

摘要:公共基础课在院校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但当前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存在一定的问题,课堂气氛沉闷,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教学效果有待提高。本文主要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课程考核三方面出发,对提高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进行思考,以提出合理的意见与建议。

关键词: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效果;思考

当前,院校课程总体可分为两类:公共基础课、专业课,其中公共基础课是每个大学生都必须学习的课程,也是必须通过的必修课程;而专业课则只需要本学科专业的学生学习,非本专业的学生则不需要学习。一般院校公共基础课程有《大学语文》《大学英语》《计算机应用基础》,还包含《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及《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此外理工科学生还需要学习《高等数学》《大学物理》等课程。公共基础课在院校具有基础性的地位和作用,学生通过这些课程的学习,不仅可以学习基础学科的知识,提高其科学文化素质,也为学生后期专业课的学习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当前,院校公共基础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尽如人意,虽然基础极为重要,但学生在课堂上睡觉、看手机、看小说的现象很常见,学生上课的兴趣、积极性不高,重视度不够,如何改变这一现状,提高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效果成为当前极待解决的问题。

一、教学理念要与时俱进

(一)以能力培养为重点,素质养成为核心

社会经济在不断地发展,科学技术在日新月异地更新,现代社会的变化对所需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他们不仅要有知识,更要有能力、有素质,是融“知识、能力、素质”为一体的综合型人才,因此,高等教育的教学理念也要适应时代发展的这一需要,进行革新。但一直以来,传统的教学理念都比较重视课堂教学的基础知识传授,学生学完一门课程,在大脑中背诵记忆了许多基础知识,考试也能考高分,但对这些基础知识却没有真正理解、掌握,不能活学活用、灵活运用,不能学以致用,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太重视基础知识的学习,而对学生能力的提升和素质的养成不够重视,因此,院校公共基础课传统的、单一的注重基础知识传授的教学理念已经不适应于这个时代。院校公共基础课的教学不应如传统那样只重视知识传授,而应该与时俱进,更重视学生能力的培养、素质的养成,把学生培养成一个有独立思想、有能力素养的综合型人才。

(二)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教师在课堂上授课,学生在讲台下听课,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解惑者,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是知识被动的接受者。由于学生被动地学习,学习缺乏主动性,因而在一些课堂上,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下面昏昏欲睡、看小说、看手机、做自己的事情等,教学效果堪忧。要改变这一现象,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就要充分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课堂归还给学生,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不再是教学的主体,在课堂教学中起着引导作用。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具体就是在课程设计中贯穿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多提供参与学习讨论的机会,科学设置实践教学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参与,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师的引导下让学生学会质疑、学会思考,实现师生的良性互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不仅能“学会”,而且“会学”,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教学方法要不断创新

院校一些公共基础课为什么课堂气氛沉闷,课程内容比较枯燥,教学效果不尽如人意,不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其中重要的原因就在于教学目的知识化、教学方式单一化。因此,我们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采取有效的、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氛围,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仅使学生较好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人文素养。

(一)互动式教学法

传统课堂讲授以基础知识传授为目的,是单向的,教学方法完全以教师为主体,教师一人在讲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讲台下端坐静听,但学生是否真正掌握了所讲授内容却不得而知,加之学生听课时间一长,课堂气氛沉闷,有些学生更失去了学习兴趣。因此,教师在课堂授课时要特别重视互动式教学法,教师一边讲授内容一边要与学生进行良好互动,或者提问,或者讨论,或者课前设计好互动环节,通过师生的双向式良好互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激发学习兴趣,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二)翻转课堂教学法

要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独立思考的能力,传统的教师满堂灌的教学方法显然不合时宜,而翻转课堂教学法应运而生。所谓翻转课堂教学法,是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教师课前把书、课件、视频等教学资料上传到网络教学平台并发布学习任务,学生课前通过教学平台和互联网观看这些资料,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课堂上教师重点讲解学生不理解或不会的问题,其它简单知识则略过,也可以通过提问、测验等方式检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效果。翻转课堂坚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将课堂的主导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让学生密切参与教学的全过程,改变了传统的教师与学生的角色,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流程,使课堂不局限于单纯的知识传授,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使其得到全面发展。

(三)任务驱动教学法

为了让学生对公共基础课程内容的理解更为深入、透彻,使所学知识可以灵活运用,能够学以致用,任务驱动教学法是一种恰当的教学方法。任务驱动教学法一般以组为单位,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探究性的学习任务,学生通过院校网络教学平台和互联网,查阅相关资料、观看视频音像资料,共同研究探讨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并做好PPT,每组派出一个代表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展示本小組最终研讨出来的成果,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总结。其他小组在听完代表的成果展示后,可以就疑惑的内容提出问题,由本小组的成员共同解答。任务驱动教学法任务明确,操作简便,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创新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术探究精神。

(四)实践教学法

对于公共基础课来说,最普遍适用、效果较佳的教学法是实践教学法。实践教学法需要结合每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独特的课程内容和课程特点,划出专门的课时有序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教学活动。如《大学语文》可以结合其知识性、工具性、人文性、审美性的特点,融合课程内容,开展诗歌朗诵、诗歌赏析、戏剧展演、专题研讨、演讲比赛、写作比赛、学生授课等多种形式的实践教学活动。如以举办诗歌赏析活动为例,教师首先选定一学生作为这一实践活动的负责人,并告知这一学生本次诗歌赏析活动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最后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之后就由这一负责人与同学一起共同设计开展这一实践活动的内容、方法、具体的实施步骤,提前进行演练,最后严密组织实施。在开展诗歌赏析活动的这一过程中,学生从始至终参与其中,挑选诗歌赏析的内容,组织、排演、实施都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只负责指导,这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如诗歌鉴赏能力、组织能力、协调能力、实践能力等都能充分得到锻炼。

(五)混合式教学法

现在是一个网络化、信息化的时代,院校教育也与网络信息技术深度融合,多种多样的教学技术、灵活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教学不仅仅局限于线下教学,即传统的课堂教学,也包含线上教学,即网上教学,且网上教学正蓬勃发展,呈繁荣姿态。当前,在院校公共基础课教学中一种新的混合式教学法得到教师和学生的青睐,为了弥补线下传统课堂教学的不足,线上教学开始作为有力补充得到大力发展,教学从教室移到了网络,微课、慕课是当前最流行的网络教学手段。微课即微型授课,授课时间大概10分钟左右,课件内容简短、精悍;慕课(MOOC)指的是大规模、开放式的网络课程。对于基础知识的学习,就可以通过微课、慕课这种创新方式让学生在网络上自主进行学习,简单的教学内容可以不占用教师的课堂教学时间,教师可以就学生反映的难度大的问题在课堂上与学生进行交流。混合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学生对网络的兴趣,创新学习方式,将线下与线上学习有机联系起来,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独立思考能力,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三、课程考核要科学合理

课程考核是检测一门课程教学效果的重要一环,是对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进行的全面检测,考核结果可以真实反映本课程的教学效果是否良好。因此,课程考核要以课程教学目标为依据,科学合理地设计课程考核的內容、方式及采用的手段,通过考核全面检测评价学生的学习行为、学习过程、学习成果,检测评价出学生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水平。

课程考核要结合课程的性质和特点,紧扣考核目的,考核内容既要考查知识,也要考查能力和素质;考核方式可以采取考试(开卷或闭卷均可)、考查,考查可以采取综合测试、小论文、课程论文答辩、调研报告、课程知识能力竞赛等形式,并将以上考核与学生日常的上课考勤、问题回答、课下作业、学习态度等结合起来,将学生的平时成绩、期中成绩、期末成绩按照相应的比例得到学生的综合评定成绩,这个综合成绩是结合学生的平时表现、课程论文、实践能力、知识测验等的综合评定,因而比较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真实水平。教师对考核结果及时进行分析,撰写教学总结,分析教学利弊,提出意见建议,这对之后课程教学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张丽楠:《“基础课”教学中实现价值性与知识性相统一的学理性探究》,《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8年04期.

[2]冯惠敏,朱秋月:《“一流本科”建设中的高校公共基础课课堂变革审思》,《现代教育管理》,2019年10期.

[3]万丽,田芳等:《基础课“以学生为中心”的参与式教学实证调查》,《课程教育研究》,2019年05期.

[4]赵学孔:《基于翻转课堂的教育技术公共课混合式教学模式研究》,《大学教育》,2020年03期.

作者简介:

陈风华,女,贵州遵义人,硕士,武警特种警察学院教师,副教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语文。

猜你喜欢

教学效果思考
基于产出导向法的大学英语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探究
案例教学法与标准化病人联合教学提高医学影像技术教学效果的研究
基于分形评估模型的实践教学效果评价方法
情感优教对中职护生老年护理教学效果的影响研究
多媒体辅助中学英语词汇教学效果探究
掌握“函数的表示”提高高中数学教学效果
对于少儿英语教育的几点思考
少儿图书馆小志愿者工作的意义和思考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语用”环境下对古诗词教学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