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生音乐素养培养与信息化融合

2020-11-06成新

文存阅刊 2020年18期
关键词:音乐素养有效性信息化

成新

摘要: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音乐教学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音乐教学不可能只关注音乐学科本身,不可能无视其它学科的渗透和协同作用。音乐教学与信息化相融合,通过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有效提高音乐教育教学效果,较快提升小学生的音乐素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运用信息化手段要遵循音乐教学的规律,关注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以适当的时机和适当的内容来积极影响学习的学习,以达到教学的有效性目标,达到发展学生个性和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

关键词:音乐素养;小学生;信息化;有效性

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小学音乐教育教学水平得到有效的科学的发展和提高。新课程标准要求,音乐课程要注意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音乐教学不可能是单学科的孤军奋战,而是要和其它相关学科有效融合,相互渗透,共同提高。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信息化和音乐教学的有机融合,借助日新月异地信息化技术对音乐教育教学提供有效支撑,成为当今音乐教学长效发展的必然趋势。华南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郭思乐在他的著作中提到:“由于计算机设备迅猛地进入中小学,相应的教育科学研究要跟上去,使既有设备起到应有的作用,并保护开展现代教育手段研究的学校的积极性。”[1]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真正利用好信息化手段,长期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进行运用,对学生音乐素质养的培养和提高,必然会产生积极地影响,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那么如何使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信息化技术进行有效融合呢?这是摆在小学音乐教师面前责无旁贷地要思考的问题。要實现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和提升与信息化的融合,笔者根据自己日常积累的一些教学经验,认为可以从以下方面来实施。

一、在音乐课的课堂导入环节运用信息化技术。

好的课堂导入是上好一节课的基础。成功的导入能激发学生对本课学习的兴趣,为课堂的有效进行拉开序幕。上课开始阶段通过信息化手段创设情境,使学生在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情境中自然地融入所要学习的课堂内容,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福建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余文森在他的著作中提到:“情境之于知识,犹如汤之于盐,盐需要溶入汤中才能被吸收,知识也需要融入情境之中,才能显示出活力和美感,才容易被学生理解、消化、吸收。”[2]比如,我在教学《小雨沙沙》一课时,在课前先制作好暴雨、大雨、小雨的音频,让学生仔细聆听,听后让学生起来模仿不同的雨的声音,当模仿到绵绵小雨的时候,学生会很容易地说出“沙沙沙沙”,这时我会引导学生:“听,小雨正在唱歌呢!让我们一起来听一下小雨是怎么唱的吧?”从而自然地导入新课。

二、通过制作精美的微课作品为课堂添彩。

好的微课作品能强烈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神贯注地学习音乐知识。这需要音乐教师首先具备良好地相关软件的应用能力,要求教师自身的信息化知识水平不断达到新高度。比如,我在教学六年级欣赏课《茉莉花》一课时,利用微课制作软件事先制作了数分钟的微课。为了让学生欣赏到不同形式,不同的《茉莉花》音乐作品,在课堂的拓展环节,我在微课中向同学们展示了下列不同场景下的同名作品:首先通过微课播放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出现一个中国女孩在大红灯笼上演唱《茉莉花》的场景,看后让学生谈谈在这样的场合演唱这首歌曲的意义。接着展示美丽江南的各地景色和鲜艳的茉莉花图片,再欣赏用民乐合奏的《茉莉花》,让学生体会音乐所体现的茉莉花的淡雅洁白之美。然后展示宋祖英在维也纳金色大厅演唱的《茉莉花》,让学生感受清新优美地声乐之美。通过微课的拓展学习,学生对《茉莉花》这部作品有了更深刻地认识,并且有部分学生决定把《茉莉花》这首作品编排成参加学校文艺演出的节目。

三、通过信息化手段增强音乐教学中音乐要素的具象性,以适应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识能力。

音乐是通过听觉来感知艺术形象的学科。有些音乐形象是比较抽象的,在低中年级的学生中,许多抽象的音乐形象学生比较难以把握,教师可以通过信息化手段来增强其形象性,以使抽象的音乐形象变得具体生动起来。比如,我在教学《剪羊毛》这一首三年级的歌曲时,学生由于受生活认识能力限制,对歌曲内容难以理解,我在教学时,先播放事先制作好的多媒体课件,展示澳大利亚地区的特色地方景观,当学生们看到悉尼歌剧院的时候,许多学生纷纷表示在某些地方见过这座建筑,有的学生甚至能说出这是澳大利亚的建筑。通过对澳大利亚的初步了解后,接下来放映澳大利亚的美丽大草原的景象,展现在面前的是一望无边的洁白的羊群,还有人们正在忙碌地剪羊毛的景象。看完之后学生恍然大悟,原来剪羊毛是这样的!通过形象化的画面,学生直观地感受了歌曲的内容,这是用口头描述的形式所难以达到的。

在这个蒸蒸日上的信息化时代,信息技术日渐渗透到教育教学的各个层面。音乐教师要永不满足于现有知识水平,不断更新教学理念和各种教育教学知识,提高教育教学各种技能,认清信息化技术对教育教学的具大影响力,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勇于超越自我的教师才是最好的教师。教师超越自我是一种责任,是一种职业规范要求,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修炼。”[3]音乐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化技术的工具性作用,将自己制作的信息化作品恰当地运用到音乐课堂教学中,努力提高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各项音乐技能,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使学生的音乐素养得到有序地较快地提升。

参考文献:

[1]郭思乐.教育走向生本[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264-265.

[2]余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85.

[3]管向群.中国教师最需要的新理念[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73

猜你喜欢

音乐素养有效性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月“睹”教育信息化
班级家长会有效性的探究
思辨性阅读不能忽视“小心求证”——关于论据的有效性探讨
“一核三轴”:信息化时代教学管理模式的探索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我国股票市场的有效性研究
靠近“最近发展区”,增强教学有效性
谈幼儿音乐素养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