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学 汇学 助学

2020-11-06方娟英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28期
关键词: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方娟英

【摘要】高三语文专题复习关系到学生的语文知识巩固情况,在高三复习阶段,教师需要帮助引导学生一同梳理语文的基础知识及各类考点题型,但往往学生学习情况不一,如若一一讲解,会浪费不少时间。为此,高级教师李仁甫曾在教学时提过“预学——汇学——助学”三个学习过程。预学在于引导学生归纳反思,了解自身不足并提出疑问;汇学在于归纳疑问,在探究学习中,答疑解惑;助学在于引导学生通过生生互助、师生互助,突破学习的重难点,进而达到巩固提升的目的。本文即以诗词结句赏析教学为例,以“预学——汇学——助学”学习体系为理论,浅谈高三语文专题复习,以供参考。

【关键词】诗词结句   赏析教学   高三语文   专题复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28-067-01

引言

结句是指诗词中结尾的句子,其句往往能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能升华诗词主题,传达作者深厚的情感。语文诗词结句赏析一直是学生学习的重难点,学生往往不能理解结句从何处分析,结句表达的情感又该如何阐述等等。通过“预学——汇学——助学”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一、预学——归纳反思,提出疑问

高三复习“预学”阶段即是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根据已经学过的知识点,总结归纳,梳理体系,找寻规律,进而获得新的学习方法和技能。在“预学”阶段,学生要能够彻底掌握已经学会的知识点,确保举一反三后能万变不离其宗。对于学生还存疑的知识点,要能够在比较反思中提出疑问,通过“遇困”再到“疑困”最后“解困”,就能加强学生的理解记忆。

比如2018年全国卷1中的诗词结句赏析题为李贺的《野歌》,其中第二小问就提到“简要分析诗中最后两句的含义”。《野歌》中最后两句为“寒风又变为春柳,条条看即烟蒙蒙”。教师在引导学生解答高考题型时,可先让学生“预学”,即先让学生思考,从这两句景物描写中回想以前学过的景物描写诗词,仔细归纳这类景物描写都有何特点,都通过什么样的手法表达诗人感情?

学生在预学时,通过归纳反思,就能了解这类诗词结句大多都是“形象类”、“情感类”、“炼句类”。随后学生开始思考表达手法和诗人情感,景物结句大多都归属于情感类,而情感类的手法大多又分为“寓情于景”、“一语双关”、“以物寓情”等等。在诗词结句赏析预学阶段,教师无需作过多解释,而是让学生自己总结反思,得出结果后仔细思考自己是否点题,是否分析齐全,是否分析正确等等。

预学是为汇学打下基础,在预学阶段仔细思考过后留下的疑问,就能在汇学探究中得到很好的阐释。

二、汇学——探究学习,答疑解惑

汇学阶段主要目的在于学生的交流、探究、答疑解惑中。学生在“预学”时能够大致总结出解答诗词结句鉴赏的方法,但并不是知道就能完整解答出来。比如在预学阶段,赏析《野歌》时,班上就有同学并未能完全理解。以下为该学生的答案:

学生:结句中通过运用寓情于景的手法,从“寒风”、“烟蒙蒙”可以看出作者的愁苦和迷茫,抒发作者的迷茫无奈之情。

但真的这样吗?在汇学阶段,通过学生间思维的碰撞和不断的交流沟通、抠字词,学生就能不断地修正自己对古诗词结句的看法,进而答疑解惑,提升认知。在汇学时,学生通过成果展示交流,进而该学生修正了自己的答案。

学生:结句运用了一语双关的手法,从冬季“寒风”到春季“春柳”,既叹时光飞逝,也感慨世事无常。但凛冽的寒风终将会过去,迎来和暖春风,也喻指诗人虽然从“烟蒙蒙”中感慨前途迷茫,时运不济,但也抒发诗人的乐观和自勉态度。

在“汇学”阶段,学生通过交流沟通暴露出自己的不足和缺陷,但同时又能在互相探究、答疑解惑中,提高自己对相关知识点的认知,进而有助于提高古诗词结句赏析水平,有助于锻炼思维。

三、助学——突破难点,巩固提升

“助学”阶段在于突破难点,巩固提升。学生在“预学”阶段归纳反思;在“汇学”阶段探究学习,提升认知;在“助学”阶段巩固提升,将自知转为自觉,将自觉转为自如。即教师在这一阶段,即可通过“生生互助”和“师生互助”,引导学生从诗词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意蕴三个方面来找寻不同古诗词结句中的关联,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巩固提升。

比如2015年全国卷1中岑参的《发临洮将赴北庭留别》中结句“勤王敢道远,私向梦中归”赏析:表达诗人虽有羁旅思乡的愁绪,但因为爱国能以国事为重,思乡不至于过于感伤,也提升了全诗的格调。

再如的陆游的《鹊桥仙》结句“镜湖元自属闲人,又何必君恩赐与”赏析;诗人含蓄表达对统治者的忿忿不平及不屑。

这些古诗词结句不同于一般的借景抒情,在言语层面大多较为含蓄,而在表达技巧上又能借用故事来抒发自身情感,比如岑参巧妙回答他人的“勤王道路远,家乡何时归”的关切;陆游借用“贺知章的镜湖”来抒发身为闲散之人的不满。

学生在“助学”阶段,就能通过梳理答案间的关联,在答题时从古诗词的语言、表达技巧和意蕴方面去回答,有效突破古诗词结句赏析教学的重难点,进而帮助学生巩固提升相关知识。

結语

综上所述,通过使用“预学——汇学——助学”的语文专题复习知识体系,能有效加强学生对于古诗词的理解,学生在归纳反思、探究学习、巩固提升中,能有效提升学习认知,查漏补缺,进而巩固自身的知识体系,提高复习效率和质量。

【参考文献】

[1]何素萍.品味经典——高中语文古诗词赏析教学之我见[J].新课程,2018(33):129-129.

[2]黄灿.关于高中语文古诗词赏析的探讨[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8(24):49-49.

[3]朱彦体.从写“酒”之句切人——高中语文诗词单元比较赏析例说[J].教育研究与评论:中学教育教学,2010(7):70-75.

猜你喜欢

高三语文专题复习
谈中考专题复习之动态型问题的教学
谈中考专题复习之动态型问题的教学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析高三语文教学活动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论高中物理电路知识的学习方法及解题思路
百分数的应用专项复习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微课程”初探
如何高效讲评高三语文试卷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方策探究
高三语文复习课听课悟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