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

2020-11-06汤世兵

速读·上旬 2020年6期
关键词:创新策略现状分析阅读能力

汤世兵

◆摘  要:随着现代教学理论进步和发展,在当代教学中积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成为学校教育体制下的全新教学理念和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占据了课堂教学大部分时间,但在实际教学中却未能充分发挥阅读教学的效果,反而使学生的学习思维逐渐保守和僵化。对此在新的教学时期,教师需要对阅读教学方法和策略进行重新审视,促进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有效发展和进步。本文就将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进行分许和讨论,希望能够给相关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和帮助。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能力;现状分析;创新策略

小学生处于语言素养发展的早期阶段,在阅读学习中先天存在一定问题和障碍。教师在教学中首先需要通过教学手段弥补学生基础能力不足的问题,再结合创新阅读教学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进行针对开发和训练。此外在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也是教师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教師需要在兴趣教学方面多加分析和考虑,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到更自然的发展和进步,避免学生陷入机械化学习的困境。

一、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能力的含义

1.对汉字的识别和认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首先需要做到对汉字的读法和含义进行有效的理解和认知。传统儒家教学经验在初期教学中发挥了一定积极作用,使学生通过听说读写的训练做到了对汉字的有效识别。但教学过程相对限制在教材范围内,也给学生阅读能力的长期发展造成了一定阻碍。

2.对段落、文章含义的认知和理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对课文大意进行有效识别和理解。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需要积极发挥引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论得到有效培养,为学生的自主阅读学习能力提升奠定基础。

3.衍生出自发的阅读情绪和体验。在阅读优秀文章和富含感情文章过程中,学生能够有效接收作者的思想和暗示,产生和作者在情感上的共鸣。这样的情绪体验不仅丰富了学生的情绪体验,同时拓宽了学生的眼界和视野,促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偏好得到有效发展。

4.保持对阅读知识的创新应用。在阅读教学中,将所学文章总结能力和情绪体验积极用于文字创作和表达,是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体现。教师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需要坚持读写结合的教学策略,以检验学生的学习成果,了解学生的切身感受和想法。为后续的阅读教学持续调整提供参考和支持。

二、传统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弊端

1.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在传统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学生的所思所想,阅读问题都无法进行有效的表达。长期的刻板教学会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的机械化学习思维逐步发展,对教师的依赖程度不断提升。导致学生在阅读学习中缺乏主见和思考,使阅读教学流于形式。

2.教师的应试教育理念相对盛行。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在应试教育理念影响下,教师在教学中都准备了一套“标准答案”。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无论学生做出怎样的创意想象和回答,只要和标准答案发生出入,都会受到教师的冷漠批评和打压。加上教师在阅教学中存在越俎代庖的情况,使学生逐渐失去了思考的能力和动力,在实际学习中越来越被动。

3.缺乏有效的课外阅读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课外阅读也留存于表面。教师布置的读后感教学任务往往使学生心存畏难和焦虑情绪。此外读后感存在字数和格式要求,也使学生对读后感的写作心存疑虑。对此教师需要采取切实改变课外阅读教学的问题,促使学生的综合阅读视野得到有效培养。

4.缺乏有效的语言表达、写作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问答教学不充分、不合理,写作教学采取突击式的教学方式,都使读写之间的联系十分薄弱,导致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不到有效转化,限制了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提升。

三、促进小学语文学生阅读能力提升的策略

1.有效开展兴趣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天性,在教学中注意自身的教态,保持和学生的充分交流,缓解课堂紧张教学气氛,促使学生在阅读文章过程中保持良好状态。例如教师可以加强和学生的日常情感交流,促使师生关系保持和谐发展。

2.创设教学情境,增加学生的阅读体验。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创设生活、信息化教学情境,促进学生对文章的情绪体验,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例如在教学《走月亮》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是否有过走夜路的经历,在走夜路过程中自身处于怎样的情绪状态,观察到了什么特殊现象,以加深学生的阅读体验和感受。

3.开展多样的课外阅读教学。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定期开展读书会的形式,鼓励学生将自身的课外阅读内容推荐给其他学生,并作出一些点评和分析。此外教师需要辅助学生建立公共阅读资源设施,促使学生的基础阅读条件得以有效搭建,为学生课外阅读开展提供物质基础。

4.促进学生读写能力的发展。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对自身感兴趣的主题和情绪内容进行创作。在写作中注意对作文内容的布局和构思,促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时间中得到有效体现。

5.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自主阅读习惯。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和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师需要坚持的主要原则。“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学生只有自主完成对阅读内容的感知,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得到综合性的培养,促使学生个人语言素养风格得到有效发展和培养。对此教师需要采取前期引导,后期给予开放的教学策略,促使学生的自主阅读兴趣和能力得到切实发展。

四、结束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促进学生语文素养有效发展的重要阶梯。教师在实践教学中需要从长远角度出发,对教学方式和方案进行科学规划,促使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得到科学有效的持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刘晓阳.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研究[J].中华少年,2019(01).

[2]王秀梅.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好家长,2019(14):205-205.

猜你喜欢

创新策略现状分析阅读能力
互动与互补:《新周刊》微博传播策略浅析
关于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创新的思考和浅谈
新形势下企业干部管理的创新策略探究
国有企业集团内部控制的创新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策略研究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
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分析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增强学生应用题解答水平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