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对小学生德育教育的渗透作用
2020-11-06秦晶晶
秦晶晶
◆摘 要:本世纪以来随着科技发展进步,我国信息化水平有了很大的飞跃,信息化时代的到来给教育领域带来了巨大的变革,促进了教育教学方式质的转变。本文从学校小学生德育教育现状出发,着重探究信息技术环境下如何在数学教学中渗透小学生的德育教育。
◆关键词:小学生德育;信息化;数学教学
青少年是国家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未来我国的国民素质也将由现在的小学生来决定。小学生由于认知水平较低,各方面心智、价值观念都不成熟,再加上信息化环境较为复杂,容易导致道德理念出现偏差。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要阵地,应在日常的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达到潜移默化的目的。教师们应当谨记伊丽莎白·劳伦斯的告诫:“知识是重要的,使用它的力量更为重要;但是,最为重要的则是一个人的信念,他的是非观,他是否有明确的价值和标准,并准备按这些价值观和标准去生活。”信息化化教学方式为德育教学开辟了新途径。因此学校应有效利用信息化资源,充分发挥学科教学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导向作用,从而实现小学生道德品质的提升和个人综合素质的提高。在数学教学中我们要认真研读《数学课程标准》,吃透数学教材,充分发掘文本中的德育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在达成知识目标、能力目标的同时更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实现。
一、我国小学生德育教育的现状
1.小学生自我意识严重,缺乏集体精神
现在的小学生基本上都是独生子女,随着家庭经济条件的提高,长辈的过分溺爱,再加上部分学校德育教育的缺失,使不少小学生处处以自我为中心,甚至变得自私、霸道。这些孩子在人际交往中不懂得如何和他人友好相处,缺乏分享意识,不够宽容,并且缺乏责任感。在学习中缺乏毅力,不能持之以恒。
2.小学生文明意识欠缺
一些小学生不懂得尊重他人,甚至不尊重长辈,稍有不如意便对父母大发脾气,甚至威胁父母。受到社会和网络环境的影响和部分学校养成教育的缺失,在小学校园中还存在一些不文明的行为。例如乱扔垃圾、破坏公物、公共场所大声喧哗等现象,甚至部分小学生脏话连篇、校园欺凌现象也时有发生。这些不文明的行为习惯严重干扰了文明美好校园环境的构建,更不利于小学生的个人身心健康成长。
3.小学生心理素质较差,抗挫折能力低下
家庭物质条件的提升,家长都会尽可能的为孩子提供一个舒心、安逸的生活环境,孩子想要什么,家长都会尽量满足,缺乏“逆境教育”。抗挫折教育的缺失,当他们面对学习和考试的压力时,会出现学习困难,注意力不集中等现象。由于心理承受能力较低,成绩下滑时,情绪很不稳定,缺乏信心,导致一段时间成绩很难有所提高。再加上现在家长工作忙,大部分孩子是独生子女,有时父母、家人不在身边,缺乏安全感、独立意识较弱,不利于小学生正常的学习生活。
二、运用信息技术环境下的数学教学渗透小学生德育教育
1.挖掘教材资源,培养学生爱国主义精神和科学的价值观
很多人認为数学课只是一连串的数字、符号,枯燥无味。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的精力都集中在如何攻克一个接一个的难题,而往往忽略了题目文本中蕴含的教育意义。小学数学教科书中一直关注设计有趣的、现实的、蕴含数学意义和富有挑战性的情景,这就要求教师认真钻研教材,充分发掘教材中潜在的德育因素,利用好教材把德育教育融入到课堂教学中。
新课标中指出:“在德育工作中要把爱国主义教育放在突出的位置,要与传授科学文化知识相结合,渗透,贯穿在各科教材中及学校各项活动中,并力求生动和形象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把德育教育贯穿始终,于耳濡目染中渗透对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如在学习圆周率时,介绍祖冲之是我们古代伟大的数学家以及他的重大成就在当时的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化的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在学习《时、分、秒》时,通过多媒体网络播放北京申奥成功的激动人心的场面,不失时机的告诉同学们申奥是中国人多少年的愿望,申奥成功意味着我们的祖国强大富强起来了,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再借助多媒体课件出示教材中刘翔百米冲刺打破世界纪录的画面。刘翔不仅打破了世界的纪录更打破了人们一直以来对黄种人短跑上比不上黑人的偏见,是民族的骄傲,激起学生为国争光的情感。
2.联系生活实例,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数学课不同于其他学科,不能在教学中一板一眼的对学生进行说教。因此数学教师在教学中要能联系生活实例,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传递德育观念,达到提高学生道德素养的目的。例如,在讲认识分数这一知识点时,借助妈妈分蛋糕这一案例:妈妈买了块蛋糕要分给小明和弟弟,怎样分合适?在本题中教育同学们要学会和别人分享,不能自私,谦让包容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在讲《回收废电池》这一节时,我没有直接让同学们计算每班各回收了多少块废电池,而是先让同学们思考讨论为什么要回收废电池。在学生提出了废电池会污染环境后又追问:“除此之外,还可以怎样为保护环境尽一份力呢?”通过激烈的讨论,环保意识已深入学生的心中。
3.在教学探索中注重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新课标强调小组合作是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重要形式。因此在学生的探究活动中尽可能的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并欣赏他人对同一问题的不同理解,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合作解决问题。例如在探究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时直接告诉学生面积公式,学生可能难以理解,这时就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方法。通过组员积极的讨论,集思广益,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在这个数学活动中不仅让学生在浓厚的课堂氛围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更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
三、结束语
少年强则中国强,少年智则中国智,少年进步则中国进步。在这个信息化全面普及的今天,德育教育尤为重要。数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教育素材,只要我们多留心挖掘,在平常教学中有效结合网络资源并采用相应的教学策略对学生加以引导,在润物无声中渗透德育教育就一定会达到德育、智育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英]伊丽莎白·劳伦斯,纪晓林,译..现代教育的起源和发展[M].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2.
[2]韩信春.小学数学教学实践中对德育教育的运用思考[J].中国校外教育,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