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现状调查研究

2020-11-06李敏

美与时代·上 2020年8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现状

摘  要:从视觉感知、视觉解读、视觉判断和视觉交流四个方面,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的视觉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有较强可行性的培养方案。与此同时,结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对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进一步阐述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关键词:艺术设计;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现状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7年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资助项目“新媒介生态下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路径研究——基于色彩疗法的理论视角”(2017SJB0654)的阶段性成果。

随着传媒科技的迅猛发展,读图时代为视觉文化领域带来无限生机的同时,也对人们的视觉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听障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因为听觉能力的缺失,他们只能通过视觉来认识世间万物。他们喜欢新鲜的事物,并在交流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情感,用手去“演绎”和“触碰”。如今获得知识的途径更加多元化、网络化、个性化,面对如此炫目的视觉资源,培养听障大学生的视觉素养显得尤为重要。

对听障大学生进行视觉素养的培养,有利于他们充分利用各种视觉资源,拓宽获取知识的渠道;有利于提高他们的读写能力,弥补文字表达的不足;有利于他们批判性地思考、运用视觉符号和媒介材料进行交流。故笔者在参考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设计调查问卷,从视觉感知、视觉解读、视觉判断和视觉交流四个方面对高校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的视觉素养现状进行调查,并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提出有可行性的培养方案。与此同时,结合教学设计、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对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分析和总结,进一步阐述加强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教育的必要性。

一、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的现状

(一)样本设计

本次调查采用自行编制的“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状况调查表”,针对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艺术设计专业的听障大学生展开问卷调查。调查表由25道题组成,主要包含视觉观察、视觉记忆、视觉批判和视觉应用四个方面的能力检测。采用网络问卷方式发出185份,回收有效问卷173份,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3.5%。本次调查对象中女生为73人,男生为112人。调查对象均为在校学生,年级覆盖大一、大二和大三,主要是服装设计和视觉传达设计两个专业。问卷结果采用SPSS13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二)数据统计与分析

1.访谈结果分析

通过多次访谈了解到,许多艺术设计专业的听障大学生都没有听说过“视觉素养”这个名词,仅有4人表示理解视觉素养的内涵,但也不能清晰、准确地表达;在课程开设方面,艺术设计专业没有专门的视觉素养培养课程,大都是将视觉素养课程与专业课程整合,教学内容主要集中在Flash动画制作和Photoshop图像编辑方面。据了解,很多听障大学生表示对目前所开的课程兴趣不大。

2.问卷统计分析

(1)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现状的共性分析

首先,视觉信息的兴趣喜好差异明显。调查显示,对于书籍的阅读喜好,51.7%的学生喜欢配有彩色插图的书,10.1%的学生选择无彩色插图的书,有38.2%的学生表示无所谓。针对网络新闻的观看喜好,8.8%的学生选择图片新闻,4.1%的学生选择无图片插入的文字新闻,而选择图文并茂和视频动画新闻的比例分别为39.2%和47.9%。由此可见,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对视觉信息的兴趣偏好表现强烈,他们更喜欢配有彩色插图的书、图文、动画和视频。

其次,视觉信息的观察能力有待加强。调查问卷中有一道题目“当你走路前往目的地,遇见岔路分不清方向时,一般采用哪种方式?”59.5%的学生选择根据手机导航走,21.3%的学生选择看路牌或者标识选择行进路线,19.2%的学生选择向路人求助。选择求助的学生较少,有可能是听障大学生的生理和心理原因造成的沟通障碍,其他数据则表明听障大学生在社会环境中视觉观察能力仍有待加强。

再次,视觉信息的批判能力亟待提高。数据分析显示,在对于网络新闻真实性的判定中,73.5%的学生会根据具体事件来定,仅有3.7%的学生选择完全相信。听障大学生在面对庞杂、混乱的视觉信息时还能保持如此清醒的态度,实属难得。当甄别网络图片的真实性时,其中45%的学生选择根据自己的常识来判断,8.2%的学生选择根据专业软件测试来查询图片源头,还有46.8%的学生表示无关紧要,不想做相关验证。从这一点来看,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对视觉信息的评价能力还比较薄弱,在与自己利益无关的时候,大都不愿去理会这些错误或虚假的视觉信息。

最后,视觉信息的应用能力表现突出。问卷中谈及“你想选择使用哪些软件来制作课件?”数据显示,学生在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择使用Flash、Powerpiont、Authorware和Premiere軟件制作课件的比例分别为14.7%、62.5%、15.2%和7.6%。由此可见,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具备一定的计算机软件操作技能,他们可以使用绘图软件来表达自己的视觉感受。

(2)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现状的差异性分析

首先,在对数据进行比对的过程中发现,视觉传达设计和服装设计专业的听障大学在视觉感知和视觉判断能力两个方面都存在很多不足,但差异不大,反而在其他方面的差异显著。数据分析显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的视觉解读和应用能力明显优于服装设计专业的学生。这可能是因为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与视觉素养的培养有更多的交叉,他们更注重对画面的构图、形状、色调、比例等知识的学习、理解和运用。

其次,视觉素养专业课程开设情况不同。视觉传达设计和服装设计专业对视觉素养相关课程开设的情况存在明显差异。与服装设计专业相比,视觉传达设计专业开设的课程较多,且更有层次性。

最后,对两个专业学生的视觉素养的培养意向也存在明显差异。在问卷调查中,针对视觉素养的培养意向,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听障大学生选择通过自主学习获得提升的较多,而服装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则希望由学校开设相关课程。无论选择哪一种培养方式,都显示出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对自身视觉素养的重视程度。

二、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缺失的成因

通过对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的问卷调查,得出了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的基本现状,也折射出目前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教学中的一些现实问题。

(一)高校艺术设计专业的教学模式单一。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往往只注重知识的灌输和技能的操作示范,而忽略对听障大学生视觉感知能力的培养。教师讲的太多,而学生理解的太少,这样不仅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也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当学生面对经典的设计作品,却缺乏正确的解读能力时,设计出的作品往往也差强人意。

(二)传统的教学评价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评价标准绝对化。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训练,学生为了完成作业被动地做设计。一味地追求设计作品的结果,缺乏对设计的灵感、构思及过程的重视。

(三)专业课程的教学效果只注重对学生设计作品的展示,忽略现实生活情境下的问题设计,只会引导学生按照设计规律去一味“模仿”,使学生做出来的作品大同小异,很难具有创造力和感染力。这种教学方式忽略作品设计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不利于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

三、提升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的策略

(一)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构建多种培养途径的整体环境。一方面,国家政府机关、残联系统和各级教育部门应该联合制定相应的宏观机制,着力培养专业的师资,整合视觉教育资源,为听障大学生创设良好的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保障视觉素养培养工作的开展。另一方面,家庭对于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文化氛围,给孩子一个温暖有爱的成长环境,是每个家长应尽的责任。

(二)开设视觉素养教育课程,建立系统的视觉素养培养体系。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师应该立足本专业,敢于打破原有的教学秩序,开创教学新局面。目前艺术设计专业课程的训练仍以实操为主,在培养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高校应建立健全奖励机制,鼓励教师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利用网络新媒体为听障大学生开设视觉素养线上线下课程,以多样化的教学活动为载体,构建教育教学新形态。学校还应该积极地将视觉素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研究,逐步建立和完善视觉素养培养体系。

(三)加强视觉素养师资培养,开发数字化视觉素养教育资源。教师作为培养学生视觉素养的中流砥柱,对视觉素养理解的程度,所具备的视觉素养教育能力会直接影响对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教育的成效。因此,选拔一批优秀的专业教师来编写视觉素养教育的专业教材是当务之急。同时,可以借助现代媒体信息技术,融合各类有价值的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素材资源,设计和开发出既有利于教又有益于学的数字化视觉教育资源,以期未来能在听障大学生的视觉素养教育培养方面形成有教师、有教材、有资源的良性发展局面。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视觉素养的教育培养能够提高听障大学生的视觉感知、视觉解读和视觉表达能力,激发并强化其他专业技能,使听障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但是对艺术设计专业听障大学生来说,视觉素养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长期的培养训练和文化熏陶,更需要对理论进行深入研究和实践的论证探索。随着教学改革的日益深化,高校传统的艺术设计专业教学还存在诸多弊端,不利于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的培养,更不利于他们创新思维的形成和发展。因此,改革传统的以學科为体系的专业课程结构和教学方法,构建培养视觉素养的新型混合式教学模式势在必行。

参考文献:

[1]刘志丽,姚登峰,蒋雪峰.听障大学生视觉素养现状调查与分析[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3(9):59-61.

[2]彭文秀,赖素军.高校师范生视觉素养的调查与培养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0(33):56-57.

[3]李丽.艺术设计专业学生视觉素养培养策略[J].现代装饰(理论),2016(1):279-280.

[4]吴怡昕.艺术设计专业大学生视觉素养培养[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2):296.

作者简介:李敏,硕士,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讲师。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现状
《自然生活》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
我国建筑安装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构建与实施的措施
书封与现代艺术
河北师范大学艺术设计学院
环境艺术设计辩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