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安新区马场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现状及对策
2020-11-06万文华吴涛
万文华 吴涛
摘要:介绍了贵安新区马场镇畜禽养殖概况,马场镇主要采取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沼气发酵工艺、蚯蚓处理工艺、堆肥发酵工艺等方式进行粪污处理,但因群众环保意识不强、粪污处理设施落后、农牧结合技术滞后等因素,有效处理率仍不到90%。通过严格执行禁养区禁养、适度发展养殖、推进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改造、提高畜禽有机肥利用率等措施,积极推进畜禽粪污综合治理,为全面建设富美乡村提供有力支撑。
关键词:贵安新区马场镇;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问题;对策建议
马场镇属于贵安新区直管乡镇,区位优越,养殖业发展已初具规模。近年来,马场镇致力打造群众“富在农家”、游客“乐在农家”的休闲农业旅游观光点,大力治理“脏、乱、差”,实施“亮丽工程”,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农村污水、畜禽粪污等处理,加强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有利于改善农村面源污染,改善养殖场周边生态环境,改善水质安全,为全面建设富美乡村提供有力支撑。故如何提高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是关系全镇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农民增收致富、带动贫困户脱贫的重要课题。
一、马场镇畜禽养殖概况
(一)蓄禽养殖及粪污产生总量
2019年,全镇年出栏量为生猪5985头、肉牛988头、羊2020只、家禽出栏14.77万羽、鸡蛋年产量662.6吨,产生粪污10.17万吨。调查中发现,养殖企业(养殖场、合作社、散户)共计52家,除2家规模较小的养殖户未配备畜禽粪污处理设施外,其余50家均配备相应设施,有相应的处理方式。
(二)粪污收集工艺
针对不同类别生产企业、不同规模养殖场(户),采取不同的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方式。目前,采取以修建化粪池、堆粪棚、沼气池为主,生物发酵、沼气处理、生物肥料等多种方式并存模式,进行畜禽粪污综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实现有机“种养循环”。在调查中发现全镇畜禽养殖企业(合作社、户),主要采用以下四种粪污收集处理工艺。一是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工艺。针对养殖规模大,产生粪污多,处理难度大的企业或合作社,通过向政府申请项目资金支持或由企业或合作社自行出资,购买清粪车、干湿分离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等,去除污水中呈悬浮状态的固体污染,降解有机物,使污水达到Ⅰ级排放标准。一套干湿分离器、一体化污水处理设备日分离粪污能达5.5吨,日处理10吨的养殖污水,能满足养殖粪污处理需求。二是沼气发酵工艺。方法是修建沼气池,人工或机械每日分离粪便和污水后,干粪便及时进行堆肥或者自然干化,尿污排放至沼气池中进行厌氧发酵生产沼气,用于供气和发电。沼液、沼渣用于还田施肥。这种工艺多存在于小型养殖合作社和散养户中。该工艺具有投资小、运行费用低,处理量大,没有二次污染等特点,故此办法普及率较高。三是蚯蚓处理工艺。该方法是通过引种蚯蚓,用畜禽粪便养殖蚯蚓。利用蚯蚓可以改善发酵粪便堆体结构,提高透气、排水能力;降低粪污中重金属含量;与微生物协同作用加速有机物质分解转化。蚯蚓粪有良好的肥力,通气性和排水性都比较好,可以作为高档有机肥,其中的微生物及活性物质可以有效抑制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产恶臭气体细菌的生长繁殖,进而控制恶臭气体排放,在粪污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方面作用显著。此办法需要掌握蚯蚓养殖方法,目前普及率较低。四是堆肥发酵工艺。即修建化粪池,将固体粪便中加入适量的秸秆、锯末、粉煤灰等辅料进行堆积发酵,堆积时间不少于15天,待大量蛋白质分解,达到除臭、灭菌、杀虫等效果后还田利用。该方法成本低,操作方便,发酵效率高,处理速度快,较多普及用于小型养殖合作社和散养户中。
二、存在问题
(一)群众环保意识不强
养殖场主和养殖户由于环保意识和法律意识淡薄,重生产、轻治理,不顾社会影响和周边群众的生活感受,没有把环保作为长远发展的支撑和基础,偷排粪污,存在畜禽养殖废物违规处理现象。
(二)粪污处理设施落后
由于养殖业发展前期投资大、风险高,无害化投入大量资金购买先进的粪污处理设备,或者依赖政府思想较强,大部分合作社和养殖户只是修建一些面积较小的沼气池或化粪池,粪污经简单处理没有达到排放标准就直接排到外面,造成环境污染。
(三)农牧结合技术滞后
一方面,推广农牧结合,需要了解清楚粪污的营养成分,各养殖场是否有差异,果树、蔬菜等各自适用量。根据这些调查数据制定具体使用方案,才能做到精准施肥;另一方面,全鎮种养结合不紧密,主要以种植为主,种植与养殖相对独立,畜禽粪污不能充分利用,造成资源浪费。
三、建议与对策
自2018年开展蓄禽粪污专项治理以来,马场镇蓄禽粪污污染情况有所改变,周边群众反映较好。为更好推进马场镇畜禽养殖业朝着生态绿色可持续方向发展,提出以下建议和对策。第一,严格执行禁养区禁养。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畜牧法》《畜禽规模养殖污染防治条例》等条例规定,及《贵安新区环保局关于印发(贵安新区直管区畜禽养殖场禁养区划分修订方案)的通知》(贵安环通[2020]1号)文件,对直管区行政辖区划分的禁养区、限养区和适养区,结合全镇土地利用现状及规划,对影响居住环境、群众关注度高的区域即禁养区,执行严格的禁养管控,推动长效管理,解决畜禽养殖污染问题,促进畜牧业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保障水源地水环境质量安全,改善和提高生态生活环境。
第二,适度发展养殖。认真贯彻落实《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意见》(黔府办发[2019]21号)精神,进一步稳定生猪生产,结合马场镇实际,制定《马场镇贯彻落实生猪生产保障政策的实施方案(试行)》。结合土地承载力和畜地平衡原则,适当控制适养区的养殖量,不过度扩张,优化非禁养区现有畜禽养殖结构,积极推广粪污集约化利用养殖模式。加强辖区内养殖场(户)养殖状况的日常排查,发现粪污收集、储存、处理设施不完善,养殖场(户)周边环境卫生状况差,畜禽粪污溢出等问题时,立查立改,限时整改,确保养殖场(户)符合环保要求。
第三,推进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改造。一方面,引进干湿分离、污水处理设备,从源头上减少污水的产生,提升污水的处理工艺;另一方面,引导养殖场加强建设配套储粪池和污水储存池。按照中央、省畜禽粪污综合利用要求,不断巩固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治理成效,逐年提升养殖场(户)粪污处理设施装备配套率和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
第四,推进生态畜牧业绿色发展。引导养殖场和养殖户通过农牧结合的方式,促进畜禽粪便就地还田、就近还田,降低畜禽粪污处理成本,科学配置农业资源,形成以牧促农、以农养牧的生态循环发展格局。推进农牧结合,有效缓解环境污染,实现对生态环境和水源安全的保护,推进养殖业绿色可持续发展。
第五,提高畜禽有机肥利用率。畜禽粪便中大量有机质等对农作物生长、土壤结构等都有很好的作用,应大力宣传畜禽有机肥制作工艺,加大政府扶持力度。不断提升有机肥生产制作水平,提高绿色有机肥料的使用比例,促进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健康生产。
(责任编辑 冯会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