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主体间性理论导向下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研究

2020-11-06谭珊

河南农业·教育版 2020年8期
关键词:主体间性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

谭珊

摘要:主体间性为高校学生管理提供了新的哲学范式和方法论。从理论适切到实践诉求两个方面,指出了高校学生管理引入主体间性理论的重要意义,分析了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过程中需要关注和警惕的问题,提出了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路径,着重从师生主体间交往关系的确立和学生管理改革的实践机制两个大方面进行改革,从而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科学化、人本化、生活化回归。

关键词:主体间性;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

雅思贝尔斯将教育定义为“人与人主体间灵肉交流活动”,高校学生管理是高校人才教育培养的保障系统,在长期的教育实践中,高校学生管理人文性缺失的弊端日益显现,其根源在于主体间交往的缺失和工具理性的盛行。高校学生管理必须以主体间性为价值导向,从观念、制度和管理方式等多方面进行改革和创新,实现高校学生管理的人本化、生活化回归。

一、主体间性理论导向下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理论依据与现实诉求

(一)主体间性指导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理论适切:主体间的交往范式

主体间性一词最早由现象学大师胡塞尔在《笛卡尔的沉思》中提出,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主体间的关系问题。胡塞尔认为世界是我的也是你的,自我与他我通过拥有共同的世界而形成一个共同体,在他看来,主体性意味着自我,主体间性意味着自我共同体(我们)。当代西方哲学试图对以主客取向的主体性进行纠偏,以主体间性全面置换主体性,从而还原主体间的交往的本质。主体间性理论在发展中不断丰富,表现在认识论、存在论、实践论等诸多方面。马克思把主体间性建立在交往实践的基础上,认为人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不是单一主体对客体的活动,而是多个主体间的联合活动。马克思实践论意义上的主体间性的特征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实践性。主体间性是生成于交往的实践之中的,实践活动中蕴含了生活世界,马克思突出了“客体”的底色,避免了主体间的交往走向了交往的唯心主义;二是平等性。主体间性的主旨意蕴中突出交往双方的平等性,具体体现为交往双方具有独立的人格、均等的话语机会和真正落地的民主;三是交互主体性。主体间性语境下的主体是共在的状态,在实质的层面有效避免了主体的轮换性和偶然性,使交往双方获得了作为主体存在的必然性,实现了共同主体化。

高校学生管理正是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的特殊的交往实践活动,主体间性理论解锁了教育者与受教育者该如何相处,也试图将异化的师生关系还原成人与人之间心灵的交流,对高校学生管理有着特殊的作用和意义。

(二)高校学生管理引入主体间性理论的实践诉求:对高校学生管理的人本性、科学性、生活性回归产生优势驱力

高校学生管理价值取向存在“单向度”,是对以科学化的教育原则的违背。在学生管理实践中,过分强调指导学生对外部知識世界的占有、对思想观念和道德规范的习得,忽视其内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人才培养的价值取向上呈现“单向度”特点。这种外在式的主体性教育缺乏对学生主体的内在剖析和探索,缺少对学生主体关注。以主体间性为指导的高校学生管理,是受教育者个性丰富、潜能彰显的成长过程,关注受教育者的个性化生命存在,受教育者在关爱与尊重中收获成长,实现实践能力的提升。

高校学生管理方法呈现“非人性”,是对教育的人本性原则的疏离。高校学生管理在实施过程中过分强调以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来完成预成性的教育目标,期望通过硬性填鸭式“传授”,使受教育管理者在被动“接受”习得政治素养、养成道德品质,以强制为主要手段的管理制度以及评价标准模式化的管理制度来实现对学生的约束。主体间性强调在共同的实践客体基础上,教育者主体与受教育者主体之间平等的交往实践活动,拒绝“话语霸权”,二者是和谐存在的共同体,并基于共同的实践客体,达到教育管理的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高校学生管理内容的“片面化”,不利于生活性教育的实现。生活即教育,教育管理面对的是有血有肉的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最终服务于立德树人的伟大目标,教育管理的内容则应体现综合性、现实性、生活性、实践性。目前高校学生管理忽视了培养受教育者的各种交往品质、社会责任和批判精神。主体间性为主导的高校学生管理,倡导在实践基础上的生活性教育,以德智体美劳为培养目标,改变以往脱离生产、脱离生活、脱离自然的现状,实现教育管理的生活化回归,培养具有自然情感、社会情感的人格健全的人。

二、主体间性理论导向下高校学生管理改革面临的问题

(一)忽视对主体间性哲学理论的内涵剖析

主体间性哲学解决的是人与人之间关系问题,在高校学生管理改革当中,要从单子式的主体性转向主体间性,从对待物的“主体—客体”模式转向对待人的“主体—主体”模式。但如果教师对主体间性哲学的理解停留在表层的感知,具体到学生主体地位落实问题时仅停留于言语的交往间,存在重形式而轻内容倾向,就无法体现主体间性在高校学生管理中的价值,也不能实现高校学生管理向人本、科学和生活管理的转变。

(二)教育者的心理困顿与偏差

在师生的交往过程中,教师并不能完全放弃权威地位,与学生之间的民主交往也或多或少流于形式。作为教师,将交往中存在的问题、障碍、压力掌控在合理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教师与学生的主体间性交往。

(三)受教育者对主体间性理解的错位

随着后喻文化时代的到来,学生获取信息渠道愈来愈多样化、学生个性不断彰显,导致在实际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学生常以“话语机会均等”“人格平等”等此类主体间性理解的偏差来抵制高校教育的合理秩序,过分强调其自身的主体地位,为高校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阻碍。

三、主体间性理论导向下高校学生管理改革的路径探索

(一)内在机理:改善师生关系

1、培养师生对主体间性内涵的正确认知和把握。师生是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主体,为实现师生间真正的主体间性交往,要明确的是大学生在交往中的主体性是主体间性的追求,同时,师生之间在主体间性语境下的主体地位的平等性也是差异化的平等性。培养师生对主体间性的正确认识,是建立主体间性交往关系的基础。首先,教师作为管理工作主体,应以学生的成长成才为己任,以学生的需要为基点开展管理工作,要合理规避旧的管理模式带来的不良影响,克服管理中的形式化民主。其次,大学生作为接受教育和管理的主体,一方面,要正确看待师生之间是存在差异的平等关系;另一方面,要了解自身需求,具有创新意识和批判精神,及时配合高校做好学生管理机制的建立健全,真正实现自身的主体地位。

2、构建师生主体间性交往关系。一是创新交往模式。在传统的交往模式中,师生虽然每天都在发生着“交往”,但交往关系仍存在实质性缺失,如老师在与学生的交往过程中没有放下自身的优越感,学生在与老师的沟通中存在表面的迎合。那么改善师生关系,就要从创新师生交往模式着手,比如引入咨询发展交往模式、心理契约交往模式。二是拓宽交往空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使得师生交流的渠道越来越多样化,微博、QQ、微信等线上载体层出不穷,极大拓宽了师生交流的空间,作为信息技术成果的共享者,教师要合理利用线上载体开展教育管理工作,充分了解学生的语言习惯和行为方式,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引导;与此同时,师生面对面的交流互動仍然是教育管理工作的主要方式,在面对面的互动中,教师可以通过眼神、动作等肢体语言增强教育效果,并且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调整策略,开展更具有针对性的教育引导,同时在面对面的交流中,可以灵活把握场合氛围、话语时机,与学生更贴近地交流,成为一个有温度的教育者。

(二)实践机制:管理中介的人本化、科学化、生活化回归

1、教育管理组织结构的科学化建设。“科层化的组织机构将学生淹没在‘控制和‘规训的生活中”,高校要实现对学生人格、知识、能力的培育由“塑造”向“生成”的转化,可以从机构服务的项目化运作和机构的扁平化设计两个方面人手。项目化运作具体是指高校将学生服务管理的内容以项目化的方式进行,以或长或短的周期实现项目的目标,通过项目申报、答辩,挑选出最优方案,以最贴近学生需要和实际的项目来达到教育管理的效果;组织机构的扁平化设计是指以学生管理服务部门层级数的精简和一级服务中心数量的扩增为特点的改革思路,一个学生主管部门下设一个服务中心,服务中心直接对接学生,减少手续、精简流程,帮助学生在自我管理和自我服务中实现主体地位。

2、教育管理制度的人本化改革。制度改革重点体现在让制度体现“合理性”、带上“人情味”、变得“有温度”。制度内容设计上,增设和完善学生权益保护制度内容,如学生申诉制度,目前一般高校都设有学生申诉制度,但存在受理范围窄、申诉委员会人员产生机制和定位模糊等问题,高校可以在组织、程序和权限方面进行创新和调整。可设立学生法律咨询服务部、法律援助站、学生维权部等辅助部门,引导学生正确争取合法权益,实现学生的主体化回归;在制度的设计立场上,要突出服务学生、教育学生和引导学生的宗旨,让学生感受到自由和民主。

3、教育管理的生活化回归。首先,对学生素质的评价标准上忌脱离生活和实际,忌过度理想化和理论化。高校教育管理目标以社会文明发展程度为基础,基于广大学生实际,制定大部分人通过努力能够实现的目标,同时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承认个体的差异性和阶段性,建设具有层次性、多维度、递进式的目标体系,拒绝“一刀切”;其次,要丰富教育管理内容,结合学生发展特点和成长成才的现实需求,让教育内容跟上潮流、贴近学生、保持鲜活力。

(责任编辑 马志娟)

猜你喜欢

主体间性高校学生管理改革路径
大数据背景下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
师生主体间性理解的合理性考辨
浅析课堂话语模式的模糊与缺失
中国儒学外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高职美术教育的现状及教学改革路径探析
大数据对高校学生管理工作推进的促进作用分析
内地青春片场域:期待从对立走向对话
高中文言文实词教学研究
煤炭企业财务管理改革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