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团队构建研究

2020-11-06贾宁付燕

中阿科技论坛(中英阿文) 2020年9期
关键词:金融学应用型

贾宁 付燕

摘要: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应用型高校成为国内大多数大学的发展定位。本文以金融学专业发展为视角,以应用型高校为背景,探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特点并基于实践教学的定义,分析了目前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团隊构建过程中存在的困境,最后提出实践教学团队构建的相关对策,以期为应用型高校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应用型;金融学;实践教学团队

中图分类号:F830-4                文献标识码:A

应用型高校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是指擅长实际操作的技能型人才,在掌握基本理论的同时,又能够将理论应用于实践,能够学以致用,从而为社会创造直接的经济利益,推动社会进步。培养应用型人才需要突出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在传统理论教学基础上,将实训课程融入教学中,搭建实践教学平台。实践教学的开展需要团队协作,只是单纯地依靠校内专职教师已无法适应市场需求和变化,需要团队协同创新,团队的构建和发展才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1 应用型高校及实践教学团队基本概念和特征

1.1 应用型高校的特点

潘懋元[1]在《什么是应用型?》一文中提到:应用型高校的共同点是培养本科生以应用型人才为主,应用型以教学为主。以教学为主的同时也要开展研究,应该开展应用型的、开发性的研究,在培养的过程中,应该以面向地方为主。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应用型高校也有其自身特点。

1.1.1 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

高校的所有教学活动都是以培养人才为目的,不同的目标教学活动、教学方式、师资构成都是不同的。应用型高校不同于研究型高校,研究型高校是培养科研类人才,进行学术研究,使学生能够在所研究的领域继续深造。而应用型高校的培养目标是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就是一方面能够掌握理论知识,另一方面擅长实际操作的人才,应用型高校应用型人才属于高级技术人才,能够及时掌握专业技能,在实际工作中,学生具备创新精神[2]。

1.1.2 以服务地方和社会为目标

高等院校有着丰富的教学资源、良好的师资团队、先进的发展理念,高等院校是一个行业一个产业发展的带头者,因此,要求高等院校的资源能够服务社会,将科研成果能够应用于实际发展,带动产业行业的发展。另外由于我国地级市所建高校较少,尤其是一些偏远地区,应用型院校建立和发展的特殊环境,决定了其发展应该以服务地方经济为主要责任,围绕地方发展特色和需求,适应地方经济和产业发展,带动地方经济快速可持续的发展。高校发展和地方经济进步相辅相成,一方面可以促进高校的成果转化,另外一方面地方经济的发展可以将高校培养的人才留住,两者协同发展,地方经济和应用型高校同时发展。

1.1.3 以实践教学为主

应用型高校的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需要学生能够快速地适应社会需求,具备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应用型高校的金融学专业,需要学生既掌握金融理论知识,又能够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为了培养应用型人才,高校应该以时间教学为主。

首先,在制定专业培养方案的过程中,以实践教学为主,例如在课程设置中可以增加证券模拟交易、银行实训、保险实训等课程,除此之外,应该在理论课程中增加实践部分,每门课程都采取理论+实践的模式,毕业论文可以改成实践调查报告;其次,增加学生的实习实践,学生除了毕业实习之外,应该在每个年级进行不同的实践活动,校内+校外相结合;最后,可以对期末考核形式和教学过程进行改革,期末考试和平时考核中增加实践考核,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1.1.4 以国家创新创业为导向

在国家提出来创新创业之前,高校之前培养人才主要是为了进行就业,就业率也是衡量高校发展的标准,导致学校上报的就业率不实,导致有些专业不能可持续发展[4]。国家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之后,应用型高校培养人才应该注重学生创新和创业能力的提升,侧重于创业能力和应用技术的培养,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又能促进学生就业。

1.2. 实践教学团队

团队的概念斯蒂芬·罗宾[5]于1994年提出是指为了达到同一的目标而形成的一个相互合作的组织,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相互合作、同一目标、正式的组织。

高等院校的发展是为社会培养人才,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实践和创新能力的人才,随着社会对人才培养的要求提高,高等教育需要对原有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需要通过实践教学团队建设完成人才培养的目标。

通过建设教学团队,尤其是实践教学团队,可以充分发挥团队成员的优势,形成老带新的互帮体制,加快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改革以及课程资源的开发,推动实践教学改革,提升教学效果,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建立教学团队,首先必须明确团队的发展目标,实践教学团队的构建应该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通过实践教学团队,转变教学理念,提高学生实践能力。

2 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团队现状及存在问题

金融学是一门基础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能力紧密结合的应用学科[6],尤其是互联网的发展,金融行业的行业模式以及服务模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通过互联网技术,金融活动可以通过网络完成,降低了从业的成本,但同时也对金融学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互联网金融要求学生在各种情形中参与金融服务,可以应对不同风险和环境以及市场变化。

目前金融学专业的发展,应用型高校根据就业方向和行业发展设置了不同的教学团队,主要包括商业银行、保险学、投资方向、投资理财、互联网金融等方向,每一个教学团队成员的构成多数来自于高校,因此,对实践教学关注不足,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团队的构建还存在着许多问题。

2.1 教学团队的构建对实践教学重视不足

团队的构建必须有统一的目标,实践教学团队应该以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为主,增加实践教学,根据金融学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要求,培养的金融行业人才应该能够适应金融市场的变化[7],以市場变化为导向,通过构建实践教学平台,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结合,推动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进行改革,促进实践教学的开展。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高等院校的改革发展,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逐渐重视实践教学团队的构建,能够因材施教,调动各种社会资源,形成了一种实践育人的整体力量。在高校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各个高校重视实践教学,但实践教学只是从属于理论教学,在教学中无法形成主导地位,无法形成专业的实践教学团队。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课程学分占比较低,国外高校实践课程占比能够达到30%以上,但是国内高校实践课程的占比不足,重视不足,专业实习连续性不足。金融学专业的实践教学只是依靠校内的实训软件进行实践,实践教学的师资更多的是来自于专业教师和实训教师,学校参与企业的实习实践机会较少,造成学生的动手能力差,不具备创新能力。这样毕业实习一般安排到大四,毕业实习就无法和理论教学内容结合起来,学生适应能力差。

2.2 实践教学投入不足,设施简单,功能单一

高校实践教学主要是通过实验和实训的形式进行,实验实训中心的建立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金融市场发展变化较快,软件不断地更新,因此,高校需要投入更多的资金。但高校发展资金投入不足,尤其是民办高校,办学经费主要是来自于学费,国家没有补贴,这就造成了开设金融学专业的高校实验实训的软件更新不足,内容陈旧,设备的配套设施不充分,实践教学的软件与市场发展脱节,使得教学无法达到理想效果。

2.3 实践教学团队师资构成单一

实践教学团队的年龄结构、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从业敬业等因素直接影响了实践教学的效果,但是目前高校金融学实践教学团队的师资构成主要是校内的专职教师,高校的专职教师大多数是没有从业经验的应届毕业生,缺乏从业经验。

随着高校的改革与发展,高校为了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也从行业从业者中聘请了很多就业人员进行授课,但是企业的员工由于工作关系,各单位人员紧张,工作任务繁重,不能全程参与学校的教学,学生去企业实习,企业接纳了学生之后,学生实习期间只能做一些基础工作,不能完全实现实践教学的效果。

2.4 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经验的缺乏

实践教学团队的构建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着许多问题。首先,我国高校实践教学起步较晚,各种模式的建立开展还处于初级阶段,尤其在实践教学模式、实践教学管理与合作方面还缺乏经验,只是单纯的模仿国外的模式,不能适应国内高校紫的特点;其次,国内高校实践教学团队的构建没有依据专业的变化建设,每一个专业的发展都有其自身的特点,不能只是简单地套用已有的建设经验;最后,金融行业发展迅速,教学团队的构建应该紧跟市场发展,不能使用一成不变的建设经验,应该根据市场变化,不断摸索总结建设经验,提高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水平。

3 应用型高校金融学专业实践教学团队构建对策

3.1 明确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理念

按照应用型高校的培养要求,应用型高校构建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理念,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完善实践教学团队的师资建设、课程建设、教材建设等,充分发挥团队的力量,加强师德建设,培育团队精神。

实践教学团队成员通过集体备课、公开教学、教学研讨及经验交流等方式开展教学,企业从业者不能直接给学生授课,可以聘请企业员工给团队成员授课,提高专职教师的实践技能,创新教学手段和方法,团队成员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实践教学技能。

3.2 优化实践教学团队的成员结构

实践教学团队的建设和发展中最重要的是团队成员的结构。按照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以及服务地方经济的发展目标,实践教学团队的成员构成应该包含学科带头人、专职教师、企业员工,形成老中青的团队结构。同时应该提高团队成员的实践能力,从企业聘请教师或者增加现有教师从业经验,可以通过培训或者企业实践的模式,让教师队伍实践能力不断提高,团队协作意识增强,形成具有一定影响力和具有辐射带动作用的优秀实践教学团队。

3.3 加强校企合作

实践教学团队的构建不能只是依靠高校自身的力量,应该加强和行业企业的深入合作,充分利用企业的市场优势,将高校的科研成果进行转化。第一,通过企业学生进行专业实践,学生在在校期间进入企业实习,不同的年级安排不同的实习岗位;第二,通过企业增加教师的实践能力,高校教师可以进入到企业进行实践,参与企业的各个环节,增加实践创新能力;第三,高校和企业合作建立订单班,订单班可以按照企业的需求制定培养方案,采取“企业主导型”的实践教学模式,新生入学之前要在企业进行6个月的预实习,进入学校之后,学生将有两个完整的学期被安排在企业进行实习。在学校的实践过程,项目经费主要来自企业,科研的选题全部来自企业需求和为企业服务,企业是实践教学成果的考核主体。

4 结语

在国家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应用型高校培养金融学人才更加重视学生的创新实践能力,但目前我国应用型高校实践教学团队在构建的过程中,教学团队建设理念陈旧,师资结构单一,因此应用型高校应该借助企业和自身的优势,加强实践教学团队建设,优化师资结构,通过实践教学团队的合理构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责任编辑:侯辛锋)

参考文献:

[1]路畅.基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科技视界,2020(14):115-117.

[2]陈光光.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下新建本科院校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研究[J].中州大学学报,2018,35(03):121-124.

[3]梁冬梅.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教学团队内涵建设[J].教育与职业,2017(18).

[4]孙文远,江琛.新时代高校教学团队建设——以南审国际贸易专业CDIO教学团队建设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20(04):25-27+32.

[5]汪传雷,章瑜,汪宁宁,陈欣,叶春森.教学团队建设思考——以安徽大学物流管理专业省级教学团队为例[J].物流科技,2020,43(07):173-175+182.

[6]郭奇,苗呈锦,石林虎,张红升.专业实践教学与指导大学生创新课题结合的探索[J].教育教学论坛,2020(03):126-127.

[7]贾宁,邓斓.地方民办本科高校实施本科导师制探析[J].科技经济导刊,2020,28(17).

猜你喜欢

金融学应用型
高校《金融学》课程思政课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分析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计算机网络》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高校大学物理实验教学改革研究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金融学的“宏微观裂痕”与制度金融学研究
An Analysis on Internet Financial Supervision in China
现代经济学与金融学前沿发展
论我国金融学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应用型本科院校“金融学”精品课程建设模式的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