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生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之我见

2020-11-06朱英俊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8期
关键词:运算培养能力

朱英俊

摘  要:能力是在掌握知识过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知识的掌握又依赖于能力的提高。能力的培养是初中数学教学十分重要的方面。因此,早已为广大数学教师所重视。但是目前从老教材过渡到新课程的情况下,确实还有一部分教师在谈到能力培养时要么注重逻辑思维能力、自学能力空间观念,要么重视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等,而常常把运算能力遗忘了。

关键词:学生;运算;能力;培养

数学运算是整个考试中,考生反映难度最大的一个模块。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数学运算能力不强,特别是巧算、简便运算、估算等能力薄弱。但是数学运算能力的培养对初中生来说,特别是九年级学生还要谈运算能力的培养,似乎有点“小儿科”。好像运算能力是小学的事,也已经在小学里解决了,因而对初中生运算能力的培养被忽视。这实在是一个不好的倾向,必须引起重视。《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在“数与代数”部分的教学目标中指出:“学生将学习……体会数与运算的意义,掌握数的基本运算……”课程标准中把掌握基本运算能力列为培养学生的能力之首,并不是偶然的,因此,我们不应忽视,而要把它放到其应有的位置上。怎样培养初中生的运算能力呢?

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

学生中有相当多的人对运算不重视,认为运算无伤大局,觉得只要考试稍加注意就行了。因此,教师应经常进行思想教育工作,并且可以在测验或考试之后让学生个别或一起进行统计,由于运算错误而引起的失分占总失分的百分比。这样数次后,学生才会大吃一惊,才会引起重视。另外应让学生明白运算能力差是长期不重视的结果。因此,它的培养也绝非一朝一夕之功。进入初中后,对运算能力又不加锻炼,致使差距更大。因此必须在平时作业中予以重视,经常锻炼和应用才能提高。

二、重视数学基础知识的掌握

要得到计算结果,首先要考虑运用什么数学概念、运算定律、运算性质、运算法则和计算公式等等,因此充分理解和掌握这些基础知识是学生能够正确计算的前提。有些学生在考试中计算题做错,并不是真正的不会算,而是由于运算定律或是运算法则没有弄清,导致计算出错。只有把有关的基础知识讲清楚,让学生真正掌握了,学生计算才不会出现差错。

三、加强基本技能的训练

俗话说得好,“拳不离手,曲不离口”,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也是这个道理。在平时的教学中老师要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及时纠正学生在计算中出现的一些错误。只有平时多练,学生计算的正确率才会提高。不然,学生在计算时就会错误百出。

四、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

事实说明,缺乏认真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计算水平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因此,要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在平时必须严格要求,重视学生良好计算习惯的培养,使学生养成认真的学习态度、勇于克服困难的精神。

五、教师应在学生运算能力的培养方面予以经常、具体的指导

(一)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的运算是基础,必须引起教师高度重视。初中数学能否入门,就在于这部分的运算是否过关,有些学生在初中数学的考试,总结中都不约而同地写道 “粗心、算错”,其实这反映出学生的运算没有过关。我们要向小学重视加减乘除那样重视运算。

(二)初中的一些公式常可用于简便运算,不仅教学时要求学生掌握和运用,以后也经常运用。例如七年级学习的“乘法公式”和八年级学习的“因式分解”经常在运算中运用,但学生过后经常不会用。

(三)教师可结合解题介紹一些速算知识。

(四)教师在进行家庭作业分析时,除了讲解思维方法、基本概念外,应经常指出学生运算中的问题。

(五)为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可适当组织一些速算比赛、基础题竞赛以提高学生的运算兴趣。

总之,只要师生均对运算能力的培养予以重视。并在平时加以注意,那么学生的运算能力必定能有较大的提高,而这不仅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或其他学科有帮助,而且对培养学生细心的习惯和认真的态度很有好处,学生在今后的生活、工作定会受益匪浅。

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细致而长期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除了要做好上述几项工作,还要注意做好学生的辅导工作。教师要通过学生回答问题或是作业中的表现,及时发现学生数学计算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其错误原因,及时纠正,及时解决,避免错误放大。运算能力的提高没有简便快速的方法,它的提高是建立在反复、大量的练习基础上的。尽管这个过程是枯燥的,但是我相信,只要练习量、练习时间搭配合理,选题准确,学生将会从中获益匪浅,运算能力的提高也不会很遥远。

猜你喜欢

运算培养能力
长算式的简便运算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
加减运算符号的由来
你的沟通能力很好吗?
“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知识归纳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