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下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

2020-11-06王德雄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8期
关键词:专业素养语文教师教学

王德雄

摘  要:自上世纪60年代以来,教师的专业化发展已经成为了各国关注的焦点。对于初中生来说,初中语文一直是初中教学的一个重要学科,因此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直接关系到学生的综合素养培养,加强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语文教师;专业素养;教学

引言:

在新课改的大背景下,初中教学的内容和目标都有了明显的调整,这给初中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需要教师及时转变教学观念,不断改进教学方式,以适应新型的教育形势。而要想做到这些,就需要教师时刻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以科学的方式去开展教学活动。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都呈现出一种“火箭式”的发展趋势,社会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明显变化,不再只重视人才的学识水平,而是要求综合发展,因此学校培养学生的方向也要发生变化。学生需要的是全面成长,而不是唯成绩第一的成长标准。在这种大背景下,教师的教学策略需要做出调整,教师的综合素养也要切实提高,以便应对新时期的教育要求。

一、初中语文教师专业素养的概述

素养主要是指修习涵养,一般包含素质和教养之义。一般来说,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包含知识素养和能力素养。知识素养又包含语言学、文字学、文章学、文艺学方面的知识,能力素养包含语言表达能力、独立施教能力、科研能力、开展课外活动能力等方面内容。语文学科是一项综合性非常强的学科,包含文字、词语、句子、语篇、语法、逻辑、文学常识等各方面内容。对于当前的初中语文教师来说,加强语文专业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新时代下初中语文教师的专业素养策略

(一)不断完善教师的交流和发展机制

在传统的教师培训之中,培训缺乏有效的合作,这就使得参与培训的教师在培训中变成了一个个信息的孤立点,各个教师之间根本没有进行有效的信息沟通。但是在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之下,教师之间的孤立被打破,教师之间更加倾向于合作交流,通过合作交流方式来进一步加强自身的团队建设,这也使得教师的个人技能得到全面提升。在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之下,教师来自于不同的地方,教师在各方面也存在着差异,因此通过沟通和交流,可以使教师更好地了解自身的长处和短处,学习其他教师的优点,弥补自身的缺点。与此同时,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也可以使教师频繁地进行互动,可以分享自己在语文教学中的心得。在进行交流之时,教师可以将自己在教学中出现的疑惑放到交流会上让大家共同探讨,寻找可以解决的方法。

(二)增强学习机会,提高教学素养

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作为一名初中语文教师,首要任务自然是“传道”,“授业”“解惑”次之。这种“道”来自何处呢?自然来自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而高质量的传道、授业、解惑需要我们教师潜心专研教材的能力,这也是上好课的关键能力。但是,如何提高我们教师研读教材、研究学生的能力呢?个人认为“树立终身学习意识、建立长效学习机制”是不二选择。从当前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教师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意识有了,但实举还缺乏,学习氛围并不浓厚。试问,我们自己都不能诵读国学经典文章,如何能要求学生做到这一点呢?所以,我们教师一定要不断做好传统文化的渗透和学习工作,将学习传统文化作为一项长期、稳定的学习机制,而不仅限于几场作秀似的表演。每位教师应该养成习惯,让优秀的文化思想深入人心,深入骨髓,深入灵魂。

(三)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升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在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已是司空见惯,它对教学工作有着良好的辅助作用,教师不应该拘泥于传统的教学形式,要将眼界放开,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初中语文课堂中,很多课文都有优美的语言情节,教材中也会插入一些图片来说明文章,但是光靠几张图片是不够的,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工具做补充说明,将课文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讲解出来。此外,教师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升教学效率。

(四)不断提高教师自我反思的能力

有效地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通过构建学习共同体可以显著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有助于提高他们的专业化程度,同时也可以使教师在教学中形成良好的思辨能力,使教师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教学共同体不仅仅可以帮助教师获得更多的认知,同时也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分享实践中所获得的知识和经验。在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之下,教师可以进行团队讨论,从多个不同的角度去探讨一个问题,从而可以对一个问题拥有各种不同的见解。在学习共同体的模式之下,通过有效的交流可以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反思能力,可以更好地帮助教师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激发新的教学思维。

(五)积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师的教学管理素养

传统地教学观念过于重视学生的应试成绩,偏重知识灌输的教学模式,新课改之后,新课标对学生和教师都有了新的要求,成绩因素的重视程度被大大降低,教师不仅需要传授知识,更需要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积极转变教学观念,实践应用各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寻找几种最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比如说,班级中的学生自控能力比较差,教师就不应该简单应用小组学习之类的自主学习方法,而应该将教师灌输、问题引导、合作学习等几种教学模式有效结合起来,对学生的学习进行一个科学的调控,让学生既不会因为学习形式的单一感到厌烦,也不会因为缺乏及时的引导误入歧途。

结束语:

总而言之,学生是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者,教师更应该是优秀文化的传承者。弘扬和发展优秀传统文化是教育的一大任务,作为新时代语文教师,我们首先应该从自身做起,才有资格要求学生,为学生树立好文化传承榜样,才能润物无声地感染和熏陶学生,唤醒学生的文化传承意识,树立师生良好的文化自信。

参考文献:

[1]孙淑平.初中语文教学中对学生人文素养的培养分析[J].新课程(中),2018(10):207.

[2]王小芬.提高語文教师素养的必要性[J].山西教育(教学),2018(10):33-34.

[3]戴荣.做魅力语文教师,引领学生主动学习[J].生活教育,2018(10):81-83.

猜你喜欢

专业素养语文教师教学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论小学美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翻转课堂背景下的高职教师专业素养提升探析
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如何适应新课改
新常态下教师进修学校语文教师培训模式的分析
当下如何提高中小学美术教师专业素养
农村中学语文教师专业发展的困惑与思考
做一名有深厚文化底蕴的语文教师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