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的研究

2020-11-06朱汇全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8期
关键词:研究小学语文

朱汇全

摘  要:由于小学生的性格和年齡的特点,无法对单一且枯燥的教学模式进行投入。因此,老师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充分根据学生的特点,结合教材因地制宜地设计教学方案,使学生的注意力能够更好地集中,养成自主学习的良好习惯,有效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从而培养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增强学习积极性,提高语言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研究

引言:

随着现代教育的发展,人们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于小学语文来说,语文是我们的国语,备受教师和学生的重视。但是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阅读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个重要的渠道。小学语文的魅力主要通过阅读来体现出来的。对于小学语文来说阅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让孩子获取更多的知识,发挥孩子的阅读能力刻不容缓。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必须加强学生的阅读训练,为学生创造良好的阅读学习的环境和氛围,提高小学生阅读的有效性;使语文教学焕发生机,彰显魅力,同时实现语文课程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基本能力,使小学生实现“快乐阅读”。

一、阅读教学的重要性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汉字积累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单纯的汉字教学容易使学生记忆混乱并且难以理解运用,教师通过对汉字在课文中的运用进行分析,使学生能够对字词更好地进行理解,对日后汉字的运用具有很大益处。例如,课文中的“益”字,通过组词“利益”可以解释为“好处”的意思;通过组词“益甚”可以解释为“更加”的意思。通过在课文中对汉字进行组词解释,使学生能更好地接受生字词。学生也可以通过增加阅读量提高听说读写能力,通过拓展阅读视野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说话技巧、听力能力以及写作能力。阅读兴趣的培养对于提高阅读质量很有益处,教师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对于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具有指导意义,对于教学任务的落实也很有用。除此之外,阅读教学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都很有益处,能够使学生在阅读中提高对生活的感悟。

二、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暴露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过于传统单调

目前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依旧停滞于基础的书本知识讲授,内容比较枯燥单调。而且学生的课余时间不够充分,学习的整体压力较大。在新的教学背景之下,老师要对学生进行更加积极的指点,确保教学的有效性。借助语文阅读,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文章的中心内容,而且也能够更好地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更好地感受文章的魅力。可是,结合实际的阅读教学情况来看,老师长期受到应试教学的影响,教学方式比较传统,不能够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变革发展,只是单纯地讲授课本中的知识内容,长此以往,学生很容易失去学习的兴趣,而且教学的模式也没有进行有效的创新,学生不能够真正地理解文章的核心思想,而且也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这不利于提升阅读的水平。

(二)学生阅读的兴趣比较淡薄,对阅读提不起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只有学生激发起阅读的兴趣才能有进行阅读的欲望,没有阅读的兴趣就更不要提喜欢上阅读,在传统的语文阅读教学开展过程中,很多老师都忽略了对学生阅读兴趣的培养,而是采用强迫性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去被动地接受知识而不是让学生从内心中去真正地主动去接受阅读知识。在当下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过程中,很明显这种传统的强迫式的教学方式已经不再适用,如果继续坚持下去,将会影响语文阅读教学开展的质量、效果,如果学生没有培养起来阅读的兴趣,就是读再多的文章都注定是索然无味的,在读书过程中也不会和作者产生情感上的共鸣。另外,在一些书中出现的比较关键的词、句子或者段落等等,老师都没有积极地去进行引导,单凭学生这个阶段的阅读能力有很多东西学生是无法进行很好的理解的,就更不会去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图和想要抒发的情感。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得不到有效的知识,也体会不到阅读的快乐,久而久之,学生在内心中也会对阅读提不起半点的兴趣。

三、研究小学语文发展性阅读的对策

(一)合理优化阅读教学方法和理念

教师在教学方式与理念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阅读教学活动的效率,所以,作为一名新时代下的小学语文教师来说,必须要积极创新教学方式方法,转变传统的教学理念,以此来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在实际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趣味教学法和讨论教学法,在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前提下开展讨论教学,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自主思考能力。比如,在教学《母爱是一根穿针线》这篇文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对学生提出与文章相关的问题,然后引导学生思考这篇文章,在这样的教学氛围下不但能够调动学生参与阅读课文的积极性,同时还能够帮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思考并拓展自身思维,在这个基础上再鼓励学生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地与同学进行分享。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将阅读教学的互动效率进一步提升上去,这样的教学不但可以帮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还能够将阅读有效性提升上去。

(二)培养学生兴趣,赞赏式教学

兴趣是学习的基础,无论什么教学方案都需要学生对于课堂内容产生兴趣。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最能够提高其学习兴趣的就是一个良好的教学态度,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自己的教学态度,对于学生要赞赏多于批评,学生只有在得到夸奖时才能够注意到自己想要表达的内容与教师教学内容的契合度,进而对于课堂内容产生兴趣。教师在教学时除了对于学生兴趣的培养,还要注重对于学生文章欣赏能力的培养,防止学生在看到好的文章时只能够发出“这篇文章不错”的感叹。要引导学生能够从文章的辞藻运用角度、句子修辞结构和文章表达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并且能够想象得出文章描绘的情景和文章隐藏表达的情感,这是一种赏析能力的培养。学生在对教师课堂内容产生兴趣的同时对于文章也能够产生喜爱之情,进而提高教师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三)对阅读教学的内容等进行适当的拓展

老师需要合理地使用学生好奇心比较强的特点,对文章的语言特点等进行有效的把控,结合学生的学习情况适当地拓展教学内容,在确保有效提升学生写作节能、阅读水平的前提下,更好地转变学生对待阅读学习的态度,确保阅读的有效性。在课堂中,老师也可以合理地使用课前提问、课中讨论的新模式,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阅读学习中,在不断的阅读中提升自我综合素质。当然,在阅读教学中老师也要积极地鼓励学生和同学或者老师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不断地提升教学的互动性,提升学习的效率。鉴于课堂学习的时间是有限的,学生在较短的时间内并不能够有效地提升理解能力,很难对所学的知识进行有效的巩固分析,这个时候老师可以将多媒体技术等合理地引入,可以播放一些有关的视频等进行复习,充分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地提升教学的效率,而且也丰富了教学的内容。

(四)丰富授课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在开展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积极转变以往枯燥的教学方式,促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课堂氛围中将自身的主体性展现出来。因此,为了能够顺利落实生本教学理念,完全可以利用新颖的教学方式,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为学生构建良好的教学氛围,一般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播放相关视频,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比如,在教学《月光曲》这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与月光相关的视频,再配上相应的音乐,以此来吸引学生课堂学习的注意力,促使学生不再抵触语文阅读。在这种新颖的教学方式下,促使学生充分体会到丰富多彩的阅读课堂所展现的魅力,最终将学生的阅读能力有效提升上去,从而构建出高效的语文阅读课堂教学。

结束语:

只有开展有效的阅读教学才能够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教师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以此激发学生阅读的浓厚兴趣,通过拓展内容丰富课堂阅读活动,并及时给予学生肯定满足他们的心理需求,只有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才能够切合实际提升阅读教学效率,为学生以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张艾.“生活世界”观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探析[D].闽南师范大学,2019.

[2]方舒.小学语文作文激励性书面评价调查研究[D].江苏大学,2019.

[3]吴志霞.小学语文“递进循环式”教学策略研究[C]..教师教育论坛(第三輯).:广西写作学会教学研究专业委员会,2019:228-238.

[4]冷东风.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深度融合的策略研究[C]..《教师教育能力建设研究》科研成果汇编(第九卷).: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教育科学研究所,2018:786-789.

[5]肖莹.深度教学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8.

[6]张竞.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评价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17.

猜你喜欢

研究小学语文
公司研究
谁说小孩不能做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我国FDI和OFDI对CO2排放影响的比较研究
Applications of Deep Mixing to Earthquake Disaster Mitigation
A Thought:What have We Learned from Natural Disasters? Five Years after the Great East Japan Earthquake
对周期函数最小正周期判定法的研究与应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