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教学设计原理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研究

2020-11-06艾欣

学习周报·教与学 2020年38期
关键词: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艾欣

摘  要:教学设计是以促进学习者的学习为根本目的,以系统的方法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相关原理转化成教学过程中具体环节的设计程序。本文将以部编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3单元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为例,结合教学设计基本原理,展示教学设计过程中有关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策略以及教学评价的设计,以此来探讨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艺术。

关键词:教学设计;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教学设计是对教学过程的统筹规划,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上好一堂课的先决条件。我们能够看到,教学设计的根本目的是明确的,就是推进学习者的学习。通过运用系统的方法,它实现了将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等相关原理的转换。小学语文教学设计作为通常意义上的教学设计的一个部分,与其他科目的教学设计一样,都遵循和经历着相应的教学理念和原则,有着共同的规律。

教学设计是一门以系统方法为核心的设计学科,它具有教育性、系统性、具体性、设计活动的理论性与创造性、设计过程的计划性与灵活性、针对性、时代性、可操作性、学科性等特点。它是以学生为中心的整个设计过程,使教与学达到最优效果的设计过程。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应遵循的原理要求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发展,体现学语文和学做人的统一。

一、教学目标的设计

关于教学目标,它是指对学习者在教学后能够表现出来的行为的表述,这种表述是具体明确可测的。国内的教育目标分类将其分为动作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目标的新发展在于更加注重学科的核心素养。教学目标的层次分解,依据教学的内容的不同,对各种不同类型的学习内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

小学语文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时的教学目标可以做如下的设计:

1.小学三年级的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带领下借助汉语拼音的拼读或汉字笔顺的书写,结合文章的理解,对“咱”“偷”等生字做到正确识记;学生通过教师指导练习对“旅”“咱”等生字做到正确书写;学生能够通过相互交流或查阅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

2.学生通过分组进行分角色扮演的方式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学生通过交流合作对课文内容熟悉、理解;通过反复阅读能够找出描写红头和青头的动作、神态的句子,能够联系具体的语句体会红头和青头是“非常要好的朋友”。

二、教学内容的设计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进行深度学习,需要教师在教学设计时,通过对小学语文学习内容、学生和语文学习环境的系统分析。教学内容分析主要包含三个方面:教学内容结构分析、教学内容属性分析、教学内容重难点确定。教学内容结构分析包括分解教学内容的知识点和理清知识点之间的关系;教学内容属性分析是指确定教学内容的属性,对知识点内容的类别进行划分。教学内容重难点的确定要依据课标和教材确定,随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调整教学难点。我们要优化内容设计,注重课程資源整合,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小学语文《在牛肚子里旅行》这篇课文是张之路的一篇童话故事。文章通过两只蟋蟀的故事感受重话的趣味,让同学们体验到一场特别的旅行,同时体会到友谊的宝贵,学会互帮互助。

三、教学方法的设计

教学方法是指为完成教学任务而采用的方法。它包括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是教师引导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身心发展而共同活动的方法。教学方法具有双边性和目的性。常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问答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等。各种教学方法都有自己的优缺点,都有适用于自己的情境,要合理搭配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在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讲授法对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问题进行讲解,学生能够在较短时间内高效、正确地学习到有关课文的知识;教师通过练习法使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进行相关课后练习及作业,有利于运用、巩固知识;教师通过读书指导法来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文章,有利于加深学生对青头、红头形象的理解。

四、教学策略的设计

教学策略是指为达成教学的目的与任务,组织与调控教学活动而进行的谋划。教学策略具有目的性、个人的主观能动性、选择性以及调控性。教学策略的提出与思考,有助于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对教学任务、内容及其完成的主、客观条件做全面思考与决策,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提高教学质量。

在小学语文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第一课时的教学设计中,首先,教学过程可以采用加涅的九段教学策略,将教学活动分解为9个具体的教学事件。其次,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可以通过讲授法等向学生直接传授关于字词、课文的相关知识,这种方式是接受学习模式。另外,在教学设计中可以采用先行组织者教学策略,先调动学生已学过的有关知识回忆,有利于学生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新知识。

五、教学评价的设计

整个教学过程都离不开教学评价,教学评价是指依据一定的客观标准,对教学活动及其结果进行测量、分析和评定的过程。它是对教学活动的整体功能所作的评价。它是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能够以此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获得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更好地提高教学水平。

小学语文课文《在牛肚子里旅行》一课时的教学评价设计,可以采用教师评价、同学互评等方式进行设计。教师随时对学生的课堂表现提供反馈,同学通过互评发现自身不足并加以改进。教师除了进行总结性评价之外,还要在课堂中根据学生的表现,及时给予形成性评价,对学生的学习给予及时的反馈。教学评价设计除了要求体现学生达到知识、能力的目标,还要注重学生想象力、创新力的发展。

我们可以认识到教学设计是存在于理论与实践之间的桥梁。教学活动中要注重教学设计方法的多变与创新,追求教学设计更加可视化,以此实现教学效果的优化,不断推进教育教学的创新。教学设计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它能够在科学的基础上最大化地发挥艺术的感染力。

参考文献:

[1]帅泽兵.小学语文教学设计的四个维度[J].语文建设,2020(04):43-45.

[2]田本娜.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原理(上)[J].课程.教材.教法,2001(09):35-39.

[3]计宇,李广.促进深度学习的小学语文教学设计[J].课程.教材.教法,2019,39(02):72-78.

猜你喜欢

教学目标教学设计小学语文
《孔乙己》连续性教学目标撰写及教学活动设计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高中数学一元二次含参不等式的解法探讨
“仿真物理实验室” 在微课制作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高职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现状分析及改善建议
提高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效性的策略
透过高考把握《生活中的圆周运动》 教学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