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台新闻剪辑工作的技巧探析

2020-11-06江向茹

新闻传播 2020年14期
关键词:剪辑电视台新闻

江向茹

[摘要]信息时代,电视台各项信息传播速度较快,但其传播主要依赖电视媒介。新闻编辑方面,要发挥电视台优势,应抓住新闻热点,以合理的技巧进行剪辑,提高新闻质量,提高收视率。通过科学剪辑,可更好表现新闻主题。本文对电视新闻剪辑作简单介绍,分析新闻剪辑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对应的解决措施,旨在为促进电视台更好发展提供有力参考。

[关键词]电视台;新闻;剪辑;技巧

新闻是电视台节目重要构成之一,受新媒体影响,电视节目受众分流现象严重,但是电视节目自身权威性突出,新闻质量高,得到受众一致认可。新闻剪辑包含对拍摄视频、音频、照片等素材分解、重组,构成主题明确的新闻作品"。因此,新闻剪辑质量也会对最终新闻传播效果有一定的影响。在电视新闻行业,需重视新闻剪辑工作,掌握相应剪辑技巧,通过剪辑,渲染人物情感,保证新闻的客观性、连贯性。

一、电视台新闻剪辑

(一)新闻剪辑

新闻剪辑主要是对新闻采访及拍摄的照片、视频、音频素材进行分解,整合有用的素材形成新闻作品。新闻剪辑是否合理将直接影响其传播质量。

(二)新闻剪辑模式

1.以情绪为主线剪辑

主要是对新闻中人物情绪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剪辑,表现人物情绪的变化,映射人物心理活动,提高新闻感染力,获取更多受众关注。

2.以节奏为主线剪辑

以节奏为主线的电视剪辑,更专注于“故事阐述”,以长短镜头配合,营造良好画面效果,给观众带来较强的视觉冲击。

(三)新闻剪辑需具备的意识

新闻剪辑人员需认识到新闻媒体是党和人民的喉舌,应当有政治意识,通过新闻向受众宣传党的政策,也可以反映人们生活中的各类热点问题,监督党和政府加以解决。新闻剪辑人员还应具备一定的创新意识。剪辑是在保证事件真实性的基础上进行的二次创作,生动形象地展现新闻事件,使新闻富有感染力,可以更好地传播新闻内容”。

二、电视台新闻剪辑中存在的问题

(一)新闻剪辑技术单一

新闻剪辑技术是新闻创作的重要方式,其关系到新闻内容的呈现。但是,当下电视台剪辑人员剪辑技术不高,往往只会使用一般常规的剪辑手段,对剪辑美化、剪辑细化操作技术掌握情况不理想,且技术学习、培训也存在诸多不足,导致电视新闻缺乏创新,最终表现的剪辑形式单一,影响新闻收视率。

例如:部分民生新闻需表现出事件现实性,展现出和人们生活的联系,若不能有效表现,就无法取得新闻传播良好效果。当下我国国民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若电视新闻无法进行形象解读,可能会导致部分受众理解存在偏差,影响观看新闻的兴趣。民生新闻若不能合理剪辑,也会导致传播效果大打折扣。

(二)新闻剪辑人员剪辑意识有待提高

剪辑意识主要为提高新闻主旨思想,属于形象思维,其直接影响新闻表现效果。当下,电视新闻行业剪辑人员新闻剪辑意识有待提高,其新闻制作没有考虑到剪辑的科学性,导致新闻素材之间没有必要联系,新闻内容表现不当。而受新媒体冲击,受众观看新闻的选择更加多样,其选择也会影响电视新闻行业发展。新闻剪辑意识应贯穿新闻内容始终,需引起剪辑人员充分重视。

三、电视新闻剪辑技巧

(一)确定具体新闻风格

新闻形式较多,新闻种类也会影响新闻剪辑技巧的使用。例如,民生新闻和政治新闻存在明显差别,因此在剪辑技巧应用上也要考虑按照新闻类型选择不同的剪辑方式。政治新闻多要求节目严肃、认真,剪辑应符合政府相关规范,表现出新闻政治性;而民生新闻自身偏向于多样化,剪辑规范要求相对不高,可使用不同的剪辑技巧,体现出民生新闻的生活性。此外,对于娱乐新闻而言,应选择夸张的剪辑手法,以满足人们猎奇心理,获取更多受众。

剪辑工作开展前,剪辑人员需对搜集的新闻资料有充分了解,对资料归类,按照新闻内容,规划好剪辑思路、结构,表现出良好的新闻思想。新闻剪辑风格对新闻的表现效果有直接影响,好的新闻作品应保持新闻整体的一致性,以科学的结构、顺序及良好的画面效果,提高新闻质量。

(二)剪辑选择合适的表现角度

新闻涉及多方面内容,所报道的活动范围较大,因此,对应新闻采访会受到现实因素限制,采集的素材较多、杂乱,需后期对素材整理剪辑。新闻素材中必然有很多和新闻所表达的主题不一致的素材,剪辑人员需把握好素材,按照新闻所想表达的内容,选取有用素材,以“拼接”“分解”方式,实现良好新闻传播。

剪辑实现理想新闻内容传播,对剪辑人员剪辑工作要求较多,剪辑需对素材合理取舍,考虑到不同剪辑技巧配合使用,展现新闻表现角度,也提高新闻的观看价值。由此可见,剪辑工作综合性突出,必须掌握合理的表现角度,才能保证新闻发挥自身传播价值。

(三)素材景別拍摄及技巧应用

各个新闻所需的表现角度不同,素材选取应多分析长短镜头、慢镜头等。例如,在一些民生事件拍摄、任务表现中,可将近景、远景及特写镜头结合起来,通过巧妙设计、剪辑,展现出良好的新闻效果。

因此,在新闻剪辑中,各种镜头要有序结合起来,实现不同转场效果,提高新闻传播效果,突出新闻主题。有效拍摄是新闻剪辑的基础,采访及拍摄中要拍摄多样的、全面的素材,为后续新闻剪辑留有足够余量,发挥剪辑最大作用,剪辑出高质量的新闻。新闻视频的剪辑还应考虑新闻的整体性和连续性,要求新闻内容符合人们视觉习惯,做好细节部分的剪辑,从各个角度展示出新闻所想展示的问题,便于观众理解。

素材选用也是新闻剪辑工作的关键之一。一个新闻活动,往往涉及多方素材应用,不同素材选择需考虑表现的合理性,大胆剔除不相关素材,确保新闻主旨明确、主题鲜明。

(四)重视人物情绪选择设计

电视新闻具有传播信息、传播文化、传播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职责,其内容应保持理性。但部分电视新闻中,其感性及细节设计易引发人们共鸣,受到人们更多关注。对一般新闻事件而言,人们观看、评判往往都流露出“喜怒哀乐”等情绪。故新闻剪辑应针对新闻所想表现的内容,把握好镜头切换,选择不同镜头,引导观众的情绪,提高新闻传播效果。例如,在一些忠孝、舍己为人等民生新闻中,剪辑人员可以将家属感激流泪、受害人的事后感谢、主角行为动作等特写镜头剪辑到新闻中,配上镜头模糊聚焦切换,将主角的身形从模糊到清晰,展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从好奇“是什么样的人”到清晰看到“是什么样的人”,从而对主角产生积极情绪,形成良好的社会反响,传播社会正能量。

(五)开展新闻直播中的剪辑

社会信息化背景下,新媒体对电视新闻剪辑工作造成一定冲击,电视新闻剪辑工作正处于不断完善发展的重要阶段,部分电视台实现了在直播中剪辑,且效果突出。

例如,在《辽宁新闻》《第一时间》等节目中,其通过在直播中剪辑,将最新的新闻展现给观众,使观众可实时了解新闻事件的进展。同时,通过剪辑,观众也可以了解到和事件相关的资料、信息,可以客观展现新闻,引导受众理性评价新闻事件。直播剪辑对剪辑技巧要求严格,对剪辑硬件设备也有较高要求,且需按照直播过程,科学规划,和电视台导播、编辑部门相互配合,直播中确保设备运行良好,也确保节目可有效播出,传递真实信息、正能量信息。

(六)把握好新闻背景

新闻都是社会中发生的事件,其以社会为背景支撑,又作用于社会。新闻剪辑制作汇总,就必须考虑新闻发生的社会背景。一些不具传播价值的新闻,应拒绝剪辑,予以剔除,避免造成不良社会影响。此外,新闻剪辑需考虑观众感受,要求新闻剪辑应表现出可提高观众社会认同感的作用。

新闻剪辑人员需对新闻有一定敏感性,把握好社会动态,甄别新闻对社会的影响,预见性地考虑新闻播出后可能造成的影响。当下的新闻剪辑中,可选择能突出社会主题的相关素材,制作及剪辑注重突出社会效果,提高新闻内容的说服力。

结语

电视新闻剪辑技巧综合性突出,剪辑需考虑对各个方面信息的处理,要求剪辑人员有良好的新闻剪辑意识,确保电视新闻剪辑符合人们的需求。相关电视台新闻剪辑人员应不断努力,提高自身创新意识,面对新媒体的冲击,剪辑出符合大众审美习惯的新闻,促进电视台不断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1]聂宗权.電视新闻剪辑制作中的原则和技巧[J].传媒论坛,20192(2):66.

[2]金文哲.电视新闻画面的节奏和剪辑关键点[J].科技传播,2019,11(12):71-72.

[3]韩旭。浅析新媒体时代电视文艺晚会的剪辑技巧[J].新闻研究导刊,2018,9(13):214.

[4]杨茜.电视新闻画面编辑的剪辑技巧探究[J].新闻研究导刊,2019,10(6):185.

猜你喜欢

剪辑电视台新闻
数字视音频编辑与制作课程的项目设计探讨
融媒体时代电视画面的剪辑研究
剪辑
从影片《迫在眉睫2》看影视叙事节奏的表达
“互联网+”时代新闻采访教学的困境与出路
新闻版权合理使用制度的反思与重构
解构口语化新闻的语言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