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出版和电子出版对传统出版形式的挑战和影响

2020-11-06杨柳

新闻传播 2020年14期

杨柳

[摘要]在互聯网时代,电子与网络技术逐渐占领传统出版业阵地,这一变化对于整个出版行业的影响日益突出,也形成了许多挑战和影响。本文简要分析网络出版和电子出版对传统出版形式的挑战和影响,希望可以为出版工作者提供帮助。

[关键词]网络出版;电子出版;出版形式;挑战和影响

传统出版形式经历了许多年的发展,其中的问题越发突出,主要表现在出版时间过长、成本过高,导致工作效率和效益不理想。随着科学技术的持续发展,出版形式发生了显著的改变,比如网络与电子出版形式的普及显著减少了出版时间以及相关成本,与此同时也存在许多问题,如何提高信息传播效率、提升出版综合价值,成为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

一、网络出版和电子出版

传统出版形式主要是以纸质媒介为主,借助纸质媒介实现出版物的印刷以及信息的传播,代表性的媒介涉及图书、报纸以及期刊等。在网络出版和电子出版大背景下,传统出版物在人们的生活、工作以及学习中仍然具有突出的影响力。从发展历程看,出版形式从最初的手抄到雕版印刷,从活字印刷再到近代的印刷技术,传统出版物一直沿用着以知识与文化传播为目的发展模式。

网络出版主要是以互联网为基础载体与路径的出版形式,相比传统出版和电子出版形式而言,其主要特征在于信息数据储存在互联网当中,使用者只需要在网络、数据库当中查阅资料即可,还可以借助检索、阅读以及内容再现等多种环节提高出版内容的使用价值。以中国知网为例,不仅可以实现数据信息的录入,还可以借助文献检索、知识检索以及引文检索等多种功能,让用户及时检索到需要的信息数据,从而满足对期刊、报纸、会议记录以及出版刊物的阅读、下载、分享等需求。2在移动通信技术不断发展的当下,人们对于电子信息技术的依赖显著提升,数据库技术为人们的工作、学习等提供了显著的辅助作用。

电子出版物主要是借助电子技术呈现的一种全新出版

产品,例如磁带、CD以及光盘等,它可以快速将信息数据储存到某一个介质当中,可以为后续的查阅、储存以及复制提供支持,从而间接提高了电子出版物的综合价值。从实际成效看,虽然电子出版物可以让更多的人获得帮助与福利,但是盗版和低质量产品导致信息传播价值遭受严重的阻碍。

二、网络出版和电子出版对传统出版形式的挑战和影响

(一)消极影响

首先,网络出版和电子出版自由化与产业化发展带来的不利影响。网络出版存在快速和低成本的特征,导致网络传播的内容层次不清晰,用户检索内容时显示出来的信息繁多,数据冗余度较大,检索后需要再筛查。网络浏览的收益特征,促使许多人将他人的出版内容借助修改包装直接出版,影响了原创的积极性。

其次,网络出版会导致出版物的教育价值下降。网络出版的自由化特征导致所有机构都可以发表信息,再加上内容庞大且丰富,以致许多有悖社会公序良俗的内容得到传播,不仅不存在任何教育价值,还会产生许多负面的舆论。

再次,网络出版导致传统出版意识下降。传统出版物会经过严格的三审三校过程,质量可靠,价值较高,可以为学习者提供更多严谨的知识体系和内容支持,但是在网络出版和电子出版环境中,人们对于传统出版物的依赖性不断下降,能在网络上获取的内容必然不会到实体店去购买,导致传统出版物的出版量和覆盖面积不断减少,以致形成传统出版意识下降的问题。

最后,网络出版物的普及会间接衍生与出版名誉相关的问题。网络中的盗版问题越发普遍,许多人为博取关注度甚至以原创的身份发表文章,侵权等现象频发,得导致出版产品的可信度下降。

(二)积极影响

首先,可以让正能量故事在网络中广泛传播。网络为更多人提供了信息传播与共享的平台,人们可以在网络上发现各种具备传播价值的正能量事迹,例如身边普通人的无意善举、“哪有什么岁月静好,不过是有人替你负重前行”类的故事,让更多的人了解社会中的优秀事迹,感受社会正能量,从而形成积极的学习、发展状态,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支持。

其次,网络出版可以更好地规范人的行为模式与态度。生活中有许多事件无法通过传统方式传播,传统出版媒介在关注事件过程中存在局限性特征,存在延后、被打压的可能。而网络出版实时、高效率等传播特性,使许多事件得到更加快速的传播,使更多人参与发言,事件的关注度随之提升。在这种以社会监督为背景的环境中,个人行为受到影响的现象越发突出,人的行为约束和价值约束随之提升。

最后,用户信息检索更具便捷性。运用网络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可以更好地获取并检索到多元化信息,并保持信息获取的及时与准确性。相比传统出版物,网络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中的信息被检索到的可能性更高,检索效率也更高,用户可以从论坛、贴吧以及文库等多种路径获取信息,这无疑提高了网络出版和电子出版的综合价值。

三、网络出版和电子出版环境下的媒体发展策略

(一)强化优势互补

网络出版和电子出版形式虽然占据了越来越多的传统出版行业的发展空间,但是并不能完全占据市场,其本质属于一种新兴技术,而且存在许多问题和缺陷,例如在版权、经营模式以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现阶段的出版环境对于网络出版和电子出版的发展存在明显的阻碍。必须注重网络出版、电子出版与传统出版优势互补性发展,借助资源的有效整合,借助传统出版的权威与严谨等特性,使网络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的综合质量得到保障,同时借助数字出版的便捷等特性,促使传统出版信息不流畅等问题得到有效补充,从而达到取长补短的发展效果。例如,报刊和电视可以将目标受众转移为老年群体,借助新闻内容提升关注度,达到吸引受众的目的,而手机用户端的目标受众则应以年轻一代为主,借助多平台推送方式实现信息的最大化传播,从而强化信息传播的综合价值。

(二)强化内容的整合与加工

内容是出版行业的建设重点,也是相互竞争的核心,就数字出版而言,内容的创新非常重要。一般来讲,数字出版物内容供应特征更加突出,能够提供比传统出版物更多的内容资源,PC、手机端等可以提供不同类型平台的对接服务,出版者可以借助复合性出版方式强化出版内容的利用价值。传统出版和网络出版、电子出版可以通过交换信息的方式实现自身竞争力的提升,并推动行业的发展。

五联网+时代,线上的机会在线下,线下的希望在线上,只有相互配合、相互融合,才会有机会打造出具有持续竞争力的新的商业生态。网络出版和电子出版同样需要高度重视内容方面的优化,注重信息供应与选择方面的问题,充分理解受众的需求,并在这一基础上对内容和服务做出适当的配置与调整,不断提高自身吸引力,突出生产、供应以及用户三个层面的结合,以提供高价值信息内容作为核心理念,实现用户与出版媒介之间的共创价值模式,并做好内容方面的个性化融合。

结语

网络出版和电子出版环境对出版行业提出了实质性的挑战与考验。出版业需要充分掌握时代发展机遇,不断优化自身的产业结构以及服务内容,并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创新,做好发行、印刷等工作,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正确认知网络出版、电子出版与传统出版工作之间的关系,掌握其中的竞争要素以及融合发展要素,做到共同发展与进步,促使出版行业持续、稳定地发展。

参考文献:

[1]陈美华,黄轩.我国区域出版产业的特征、问题与对策[J].企业经济,2018,000(003):140-145.

[2]刘爽,吕柔,武爱.基于供应链管理的科技期刊融合出版模式研究[J].数字图书馆论坛,2018,000(008):45-52.

[3]胡小洋,游俊,熊显长,等.基于新媒体技术和思维的学术期刊影响力提升理论研究[J].编辑学报,2018(23):244-245.

[4]陈呈超,于鑫,李佳楣,等.多模式集中办刊出版平台流程的重构与设计[J].中国科技期刊研究,2019,14(6):629-6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