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

2020-11-06王子健

新闻传播 2020年14期
关键词:传播模式新闻传播新媒体时代

王子健

[摘要]新媒体时代的到来,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新闻传播的路径,也促使其面临着新旧两种力量冲击的客观现状。对于广大新闻工作者而言,其有必要分析在这样一种全新的局面下,新闻传播的模式和路径能做出怎样的调整和创新,以迎合这个全新的时代,突破传统媒体本身的局限性,促进新闻事业的快速发展。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传播模式

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时代的到来,促使新闻传播的形式和渠道不断发生变化。在当今时代,新闻受众完全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个性特点,自主选择新闻内容以及新闻传播的渠道,从过往单纯的被动接收者转变为主动选择者。激烈而复杂的市场竞争,促使新闻媒体工作者不得不积极创新新闻传播方式,进而为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事业的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一、更加高效且及时的节目呈现方式

任何时代新闻传播都带有即时性的诉求,而新媒体时代,这种诉求在多样化技术的支持下得以最大限度地实现。在未来发展过程中,伴随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新闻传播的时效性会越来越突出,其会借助越来越多的载体来完成,致力于让不同地区的观众第一时间接收新闻讯息。相对于过去任何突发性的新闻只能通过广播或者电视屏幕下方的滚动屏幕进行播出,如今可以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短视频直播等客户端来增加即时传播的渠道,这样不仅能够更好地服务社会,而且也便于大众在第一时间就快速掌握新闻内容。

二、加强受众研究,不断提高受众对新闻的认知程度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大众的阅读习惯发生了明显的改变,间接促成了新闻传播形式的多样化。一些媒体在生产新闻的过程中,为了提高大众的注意力,不停地对新闻内容进行渲染、对标题进行夸张处理、对新闻图片进行各种修饰美化,完全背离了新闻的客观事实。其单纯地将受众的需求定义为各种“猎奇”,而没有从真实性的角度出发,去考虑受众对新闻内容和形式的选择。因此在这样一种情况下,新闻媒体就必须加强对大众需求的了解,明白其最真实的诉求就在于在最短的时间内了解新闻的内容,即便是创新新闻传播模式,也要基于大众的真实诉求进行创新,避免刻意制造卖点,甚至涉嫌虚假的描写与渲染。

在此基础上,新闻媒体要深挖那些有价值、有报道内涵、大众容易感兴趣的新闻,并以直白、简洁的方式来进行报道。与此同时,还可以对新闻的内容、形式及类型进行更为细致的分类,对于那些点击率高、收视率高、话题度高的新闻进行复盘分析,感知受众关注的“点睛之处”。比如目前移动终端类各种新闻应用类的APP都主张进行新闻分类,然后由用户自己对喜欢关注的新闻类别进行选择,系统将针对用户的选择,不定期推送其感兴趣的内容。媒体还可以通过后台的数据分析、用户画像等,对不同板块用户的关注点、兴趣点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更有针对性地设计与呈现板块内容,确保其更加满足用户所需,也可间接提高受众对于新闻的感知和认知程度。

三、关注新闻传播内容,积极发挥新闻引导价值

新闻传播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时效性和准确性上,也在于其所传递的内容对社会舆论所产生的正向引导,瓦解种种消极力量所潜藏的不和谐因素。因此在进行新闻传播的过程中,要注意对国家党政规章的解读和深入分析,要关注社会民生,关注大众的日常生活所需,而对于近年来发展速度极快的各种新媒体,则应该加大规范力度,做出科学引导。

比如近年来“大火”的以抖音、快手等为代表的短视频平台,吸引了大量的媒体以及素人的入驻,无论是新闻媒体抑或是普通大众都能够在此平台中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发布信息,但在此过程中真假消息混杂,久而久之各种假新闻所产生的“杀伤力”随即会对种种真实讯息产生影响,进而让人产生一种“平台不可信”的感觉。而且不少自媒体所带有的“奖金”机制,往往以流量为王,更让不少自媒体创作者为了博求流量,而在各种噱头上“下功夫”,这些显然都会对新闻传播的内容和质量产生消极影响和严重制约。

在新媒体时代,尽管多样化的传播渠道会给传统的新闻传播渠道带来冲击,但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对内容和质量的关注要永远放在第一位。新闻传播要注重对正能量信息的传播和引导,不能只为了哗众取宠,骗流量、骗点击率,比如将中国当代社会80后、90后、00后健康成长、热爱祖国的精神风貌制作成段视频,在新媒体平台上进行投放,其同时兼具了正能量传播以及新媒体趣味性的双重意义和效果,让新闻的引导意义和社会价值得到进一步释放,进而为大众的生活带来更多积极的影响。

四、变更新闻节目制作流程,提高新闻的互动性

传统媒体时代的新闻节目制作有着非常严谨的流程,必须严格按照前期采编、中期录制、后续播放的过程来进行。但在新媒体时代,这种节目流程也被革新,過去必须按部就班才能推进的流程,如今甚至可以在同一环节完成。另一方面,借助各种现代化的信息传输技术,传统新闻媒体可以实现多样发展、多元传播,比如央视的《朝闻天下》栏目,其在设置之初就添加了传统新闻类节目所不具备的新媒体评论环节,增加了节目的观赏性和内容呈现维度;而且随着短视频直播的兴起,近年来央视新闻栏目在整点新闻节目播放之后,还增添了主播直播的环节,如此更加拉近了主播和电视观众之间的距离。

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新闻传播形式也变得多样化,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订阅服务。而且观众也可以参与到新闻制作的过程中,这样可以拉近受众与新闻本身的距离。比如在电视新闻栏目中,观众可以通过热线或者其它新媒体渠道,为节目制作方提供线索、情报,而制作方可以整合收集到的线索,现场取材以专业的视角制作出一流的新闻栏目。再比如目前活跃于互联网上的、以梨视频为代表的短视频制作平台,其通过用户上传各种视频素材,由视频平台官方进行专业的编辑和素材提取,最终生成优质的视频内容对外发布。在此过程中,平台还能够不断了解大众的喜好,进而提高新闻传播的质量。

五、加强技术研究,不断满足人们的需求

新媒体时代背景下,新闻传播的创新离不开大众的需求,而伴随移动传媒所呈现出的便捷性特征,与之相辅相成的各种全媒体平台也应运而生,比如微博、微信等社交媒体渠道,其从最初单纯满足人们信息沟通需求而存在,如今逐渐发展成为新闻传播的重要平台,其潜在的价值和功能正在不断被激发。除此之外,新闻传播领域对新技术的应用,还包括这样几个维度:

(一)信息获取技术的创新

除却信息搜索引擎所能产生的信息情报和消息供给外,大数据技术日新月异,也促使很多新闻工作者在选题和内容倾向性方面,会根据大数据所彰显出的倾向来进行呈现。如此,一方面会促使新闻报道的选题更加贴合社会、满足受众需求,同时也助力新闻媒体在竞争日渐激烈的媒体市场当中,凭借内容的优势占据一席之地。

(二)有线传播技术的创新

如今大部分用户习惯于借助移动终端接收和阅读新闻,如果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还有可能对其进行转发和分享,进而实现二次传播。这种无线新闻传播技术是对有线传播的巨大突破,也是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新闻传播领域的主流和发展趋势。与此同时,无线传输在当下还积极探索与其他媒介载体(包括视频、音乐等)的合作,赋予新闻内容更加丰富的表现形式。

(三)数据存储底层技术的应用

新闻传播基于服务类型的实际需求,应用了开放式和封闭式的系统存储方式,二者各有其契合性的服务应用场景。通过PC或者服务器的方式来拓展和增容服务空间,可以为新闻信息的上传提供更多优良的條件,也会让新闻传播的内容、画面等更为流畅和便捷。

(四)虚拟技术的应用

在新闻传播领域,虚拟技术也将成为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发展趋势。具体来说,其包括新闻场景的展示、新闻主持人或播音员的呈现,新闻事件现场模拟还原等,虚拟技术的应用最大的优势就是能增加受众的直观感,使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增强了新闻传播的真实性。另一方面,针对一些内容较为复杂、事件时间和地域跨度过大、涉及人物众多的事件,虚拟呈现会帮助受众理清内在逻辑关系,使之对整个新闻的前因后果产生更为清晰的认知。在大众阅读习惯呈现出明显碎片化的今天,虚拟技术的应用,能够让受众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浏览新闻,大大节约时间、提高阅读效率,收获更为轻松和便捷的阅读体验。

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的到来让新闻传播的方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们传播的速度更快、传播的内容更加贴近大众,大众甚至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对传播内容和方式进行选择。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人们不需要在特定的时间、特定的渠道关注特定的内容,个性化的阅读和接收习惯得到了极大的满足。另一方面,因为新媒体时代导致大量自媒体崛起,所以新闻传播的门槛较低,且缺乏必要的监管措施和政策,当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新闻发布和传播的主体时,各种不良信息、虚假信息也可以借助各类传播渠道得到更为广泛的扩散。因此,在未来新媒体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理应加强对内容产生平台和传播渠道的管理,要进一步增强新媒体机构的主体自律性,引领大众不断传播和阅读正能量的新闻内容,共同打造良好的新闻传播环境。

参考文献:

[1]熊雅霞.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模式创新策略研究[J].传媒论坛,2019(03):47-48.

[2]赵萍.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创新模式研究[J].采写编,2016(01):215-216.

[3]朱美霖.新媒体时代新闻传播模式创新[J].科技传播,2019(01):19-20.

猜你喜欢

传播模式新闻传播新媒体时代
微信公众号崛起背后
网络自制节目的传播模式和发展趋势
新媒体时代微写作特征及对策研究
当传播遇上新技术,媒体人需怎样的新闻坚守?
探析新媒体时代下高校共青团工作的网络化转型
运用科技手段提升传播力
新闻传播专业硕士产学对接路径重构
健康养生文化类电视节目传播的模式和要素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现状调查和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