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来华留学生心理状况调查及干预对策研究
2020-11-06刘丽仙曾丽肖琳韦学永
刘丽仙 曾丽 肖琳 韦学永
摘 要: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爆发总让世界人民闻风丧胆,历史上每次发生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都会给人类心理造成一定的影响。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时,做好防护工作,同时做好所有民众的心理疏导是至关重要的。来华留学生作为我国高校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干预,防止发生心理危机显得尤其重要。文章通过网络随机调查的形式,对312位来华留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部分留学生存在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就此探讨提出了相应的心理干预对策。希望文章的研究能为我国高校在全球抗疫期间的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来华留学生心理状况;干预对策
来华留学生教育是我国高校教育国际化的重要标志,是建设“双一流”大学任务中的重要板块,也是服务国家“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力量。随着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的逐步提高,我国高校来华留学生规模也逐年增加,各校在“增量”的同时力求“保质”,致力培养高素质的国际人才。来华留学生作为特殊群体,因其年龄结构、学习层次、意识形态等多方面的差异性,在管理工作中,与中国学生趋同化管理的同时,也需具有一定的差异性。
目前全球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形势依旧严峻,各国因其国情的差异,采取的措施各不相同,各国民众的防控思想也不尽相同。通过问卷调查,作者发现受调查的来华留学生中,少数留学生对传染病毒和防控措施认知模糊,多数留学生对媒体发送的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不信任或持有消极态度,且多数留学生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心理。为避免来华留学生发生身心问题,高校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对策对来华留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是目前来华留学生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特别是目前有来华留学生在中国境内的高校,了解在华来华留学生心理状况并做好心理疏导工作更是重中之重。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本次研究参考抑郁症状群量表(PHQ-9)和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自制问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来华留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借助微信和问卷星软件进行问卷调查,再采用SPSS软件分析问卷结果,并对部分病毒传播期间留校留学生进行深度访谈以完善研究结果。问卷《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来华留学生的心理状况调查》包含基本信息、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病毒和防控措施的认识、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获取途径和信任度、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反应及应对方式等四个部分。本次问卷调查期限为2020年4月3日至2020年4月15日。由“人民日报”微信公众号公布信息可知:截至北京时间4月15日16时,211个国家和地区出现确诊病例,全球累计确诊1954870例,累计死亡126013例,全球确诊病例呈不断增长趋势。
本次问卷共收集336份问卷,其中有效问卷312份。使用KMO 和 Bartlett 检验对问卷结果进行效度验证,KMO值为0.762,接近0.8,且Bartlett检验对应p值=0.00,说明问卷数据效度较好。有效问卷被调查者来自32所中国高校,22个国家。在调查对象中,男生占比43.27%,女生占比56.73%。从2020年2月至4月,有81.41%的留学生住在其祖国家里,有10.26%住在中国学校内,5.45%住在其祖国家外,在中国学校外居住的比例为2.88%。被调查者中,21-25岁年龄段的最多(50.96%),且54.17%为本科在读生,未婚人士占88.14%。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通过SPSS软件进行分析,结果如下:
(一)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病毒和防控措施的认识
对病毒传播的认识,有68.27%的留学生是非常清楚的,有29.49%知道一点,但有2.24%的留学生还不知道病毒是怎么传播的。对病毒感染途径的了解中,在无防护措施的前提下,被调查者认为在日常生活中感染病毒的可能性从高到底依次为:与患者面对面交谈、与患者共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与患者共同进食、去旅游和住酒店、在餐馆或饭店吃饭、出门去上班、接触快递或外卖。而只有5.12%的被调查者认为在无防护措施下,以上途径都会被传染病毒,高达94.88%的被调查者则认为以上途径中有些途径不会感染病毒。在對感染病毒后的相关症状的调查中,有62.82%的调查对象表示非常清楚,但有37.18%的表示只知道一点或者不知道。从对病毒的认知情况调查可知:多数人对病毒比较了解,但仍有部分人对病毒不够了解。
在本次调查中,被调查者采取的自我防控措施中,大部分认为最有效的防护是戴口罩、勤洗手和少出门,其次为戴手套、吃熟食和不吃野味等。本调查提出若调查对象感到身体不适且可能感染病毒的情况下,将会采取怎样的解决方法,绝大部分选择做好防护马上去医院检查并做相应治疗,但仍有8.65%的认为可自行吃药休息,不用去医院,且有0.96%的认为跟平时一样正常生活和工作,而在其他选项中提出的意见多为在家休息,致电家庭医生寻求帮助等,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人的想法是理性且正确的,但有部分人对病毒传播的严重性认识还不够。通过调查得知,很多人表示赞同和接受封城封国等政府强制性防控措施,觉得这样能够有效避免感染病毒且能在家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有33.01%的人不喜欢这种措施,甚至认为很无聊,难以消磨时间,不自由不方便,且担心没有食物和生活必需品。从该题调查中也可得知留学生在隔离措施下的焦虑和抑郁心理。
(二)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信息的获取途径和信任度(途径、信任度、关注度、关注时间、收取负面信息的占比情况)
调查数据显示,有53.47%的留学生是通过社交网络的途径来了解重大公共卫生事件,通过电视和广播途径了解的比例分别为28.85%、3.53%,其余的则是通过亲朋好友、杂志期刊等方式了解的。而在对事件信息信任度的调查中,我们发现,被调查者最信任的信息来源渠道是电视和广播,以及杂志期刊,其次是社交软件和平台(例如微信、QQ、抖音等),最不信任的是网站上的信息。从留学生每天关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所花时间的情况看,有将近40.38%的留学生会花费不足30分钟,有35.26%的会花费30-60分钟的时间,有17.3%的花费1小时以上的时间,剩余7.05%的表示不关注。在对“每日获取的全部信息中,你接收到的负面信息(坏消息)占比是多少?”的调查中,有77.3%的表示每日获取的信息中,有一半以上是负面的。“在所有相关信息中,你觉得看到的假信息(谣言 断章取义 或歪解的信息等等)占比是多少?”中,有60.26%的认为有一半以上是虚假的。这说明在网络信息发达的今天,负面信息和虚假信息的迅速传播也给留学生心理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影响。
(三)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反应
通过对留学生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的心理状况调查,结果如下表1和表2所示,共有312名调查对象填写问卷,有缺失值(缺失表示没有选),“完全不会”这一选项被选了176次,“好几天”被选192次,“超过一周”被选117次,“好几周”被选88次,“几乎每天”被选91次。有效百分比=有效个案数/总计个案数*100%(如:56.41%=176/312*100%),缺失百分比=缺失个案数/总计个案数*100%(如:43.59%=136/312*100%)。
由于数据较多,下表3、表4是选项与响应变量的多重响应表,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以此分析各选项的情绪比重。以下表3、表4中只选了比重排在前三(包括并列)的数据。
其中,以选项“完全不会”中的“由于不安而无法静坐”为例,由表1可知“完全不会”的有效个案数有176个,表2中“由于不安而无法静坐”的响应个案数为120;其中表3、表4的响应百分比和个案百分比计算公式如下:
由表3和表4可知,一半以上的被调查者在事件期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紧张、焦虑、担忧、害怕、烦恼、急躁、不安等情绪,更有甚者每天都处于焦虑和抑郁状态,这样的心理状况是悲观的,需要及时进行干预,否则很容易导致身心问题的产生。而在面对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时自身的应对行为中,多数留学生采取的措施是努力转移注意力、多思考积极的事务、与人交流倾诉、自我安慰等,但也有少部分留学生采取吸烟、喝酒、服药、暴饮暴食等方式进行情绪缓解,这表明进行心理干预并引导留学生采用积极措施缓解情绪是必要的。
三、干预对策及建议
(一)构建心理辅导工作体系
高校來华留学生管理部门(国际教育学院、国际交流处等)组织建立留学生心理辅导工作小组,制定心理辅导工作方案,安排专人负责统筹监督和工作落实,以“学院--辅导员/留管干部--班主任--留学生干部”的模式,各履其责,分工合作,及时了解留学生心理动态,发现问题及时上报及时处理。同时,学校应支持留学生管理部门对留学生任课教师进行心理辅导相关专题培训,让所有任课老师都加入到留学生心理辅导队伍中。此外,高校需关注省市心理辅导热线,遇到困难向专家求助。
(二)积极宣传普及防控知识
高校来华留学生管理部门安排专人积极宣传重大公共卫生事件基础知识及防控措施,包括宣传介绍传染病毒的结构特征、传播途径、病毒存活期、易感人群、感染症状、感染经过、密切接触者判定方法、无症状感染者含义、诊疗知识等,以及如何选择口罩、口罩的正确佩戴方法、正确的洗手方法、消毒液种类及使用方法等。并引导留学生通过正规渠道关注信息及适度关注相关信息,让来华留学生了解病毒相关知识,同时避免错误认知引起的恐慌和焦虑,以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同时,要给来华留学生传达“学校一直牵挂你”、“老师愿意帮助你”等思想,给留学生带去心理安慰,让他们知道他们不是在“孤军奋战”。这也是传达中国“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方式之一。
(三)讲好中国故事,正确传递中国声音
一些外国政客因其本国防控不力而“甩锅”中国,对中国进行攻击和污蔑,试图转移其国民注意力。来华留学生是最直接的中国声音传播者,高校教师在对留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时,可选择一些中国故事进行分享,传递正确信息,让留学生听懂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正确传播中国声音。
(四)停课不停学,让留学生有事可做
因国外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情况日益严峻,中国边境于3月28日0时起对持有效学习签证的留学生等暂时限制入境。于是有些高校针对来华留学生进行网络教学,给留学生布置学习任务。实践证明,停课不停学不仅能完成教学任务,还能通过给留学生任务的形式,让留学生忙碌起来,可以有效缓解焦虑和抑郁情绪,特别是对于居家隔离的留学生,老师布置有趣味性的任务可以让他们学到知识的同时更快地打发时间,从而减少沉寂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中的时间。
四、结语
通过本次调查发现,在重大公共卫生事件爆发的时期,所有留学生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特别是寒假未回国的来华留学生,在远离父母家人的情况下,先亲身经历了中国全民应对卫生事件的时期,待中国卫生事件形势好转时又每天担心着父母家人的安危。作者与一位来自多哥的留校留学生访谈时,八尺男儿两度以泪洗面,流露出对学校对中国的感激之情的同时,更多则表露出对父母家人的担忧和自身的无奈之情。作者通过微信与已回国的留学生交谈时,多数留学生也表达出“很担心自己和家人受感染”、“很担心没有食物”、“很担心我们国家的人民”、“在家里很无聊”等不良情绪。由此可见,及时了解留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进行心理干预是十分重要的。本次研究尚有不足之处,敬请广大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 钱铭怡.心理咨询与治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翔,胡志斌等.高等学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指南[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20,3.
[3] 朱小林,刘丹等.新冠肺炎流行期间学生与员工的心理健康状况[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20,34(6).
[4] 杨思帆,刘丹.学校教育讲好中国抗疫故事:价值与策略[J].教育与教学研究,2020,5.
[5] 张珊珊,周心怡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下高校学生心理防控教育的探讨——以北京中医药大学为例[J].心理月刊,2020,09,
基金项目:本文系中国高教学会外国留学生教育管理分会课题“来华留学新生的心理适应与干预机制研究”(2018-2019Y017)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丽仙(1989.06- ),女,白族,云南丽江人,贵州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亚非语言文学、多元文化教育与跨文化交际;曾丽(1969.10- ),女,苗族,贵州贵阳人,贵州民族大学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语言学与应用语言学、三语教育、外语语言政策与规划;肖琳(1996- ),女,贵州毕节人,贵州民族大学数据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统计建模与统计计算;韦学永(1997- ),女,水族,贵州都匀人,贵州民族大学数据科学与信息工程学院,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统计建模与统计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