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大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

2020-11-06牛文娟

青年与社会 2020年26期
关键词:恋爱观调查研究

摘 要:基于近几年大学校园内由于恋爱引起的校园冲突事件发生频率逐步上升。所以通过正确的恋爱观教育和引导,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极为重要。恋爱观指的是个体对于爱情的认识、态度看法和行为倾向,属于人类特有的精神活动,也是价值观和人生观、世界观的重要反应。探究高职高专大学生恋爱观特点,有助于引导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也为高校思政工作者的相关问题辅导提供数据借鉴。

关键词:高职高专学生;恋爱观;调查研究

当前高校学生谈恋爱现象极为普遍,在校学生的平均年龄约为20岁左右,即法定年龄的公民,受到法律的约束和保护,并且中国高校的条例和条规上已经明确规定符合年龄的在校学生可以结婚,由此能够看出学生谈恋爱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恋爱后产生的思想观念的波动以及排他使恋人之间存在因情所困或无休止的争吵,甚至放弃学业,最终悔恨终生。甚至有的学生为了爱情大打出手,出现校园斗殴事件,一旦两者感情出现裂痕,脆弱的学生便会选择自杀等方式来逃避。这些都为大学生本该忠贞纯洁的爱情涂上了灰色,所以这些现象使社会质疑,学生是否应在学习期间谈恋爱,在学业以及爱情的选择上又是孰轻孰重?所以文章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探究,通过数据调查以及结果分析,总结出如何对学生进行恋爱观教育指导并提出具体的教育指导方法。

一、高职高专大学生恋爱现状

当前学生恋爱现象在全国各高校较为普遍,学生谈过恋爱或正在恋爱的比例,高达80%。部分学生认为谈恋爱属于正常身心发展需求,这部分学生约占46%。有的学生认为只需要两情相悦,其余的都没有任何问题。根据这个数据表明当前学生的价值观念已经发生一定的转变,促使学生恋爱以及爱情观转变的因素影响较多,所以我们从以下几方面展开分析。

二、高职高专大学生恋爱观存在的问题

(一)用爱情转移思想空虚

由于高职高专学生经历过紧张的学习之后,进入到全新的环境,但是学生新的目标并未建立起来的时候,便可能出现暂时的空白地带,可能会存在得过且过混日子的想法,部分学生盲目的认为进入学校之后,寻找不到人生价值的体现,也会失去前进的动力以及奋斗的目标。部分学生在选择恋爱对象时,通常并未考虑对方是否适合自己,也并不是为了真正的爱情,而是过多的考虑对方是否能够给我在生活以及学习期间或者是未来就业发展带来帮助。发现对方有利用价值,便会采用各类措施穷追不舍。也有的学生会利用家庭以及社会地位寻求爱情,部分学生可能会存在与多位异性共同交往的现象。

(二)思想不成熟,易出现矛盾冲突

两人确定恋爱关系后可能会出现吵架现象,这也是当前学生互相猜疑以及不包容和不理解导致的,由于调研中部分学生属于独生子女,受到家人的关心与宠爱,不容许自己获得一点伤害,所以当学生在一起时可能会存在索取思想,如果发现对方的语言和举动或者是行为存在不恰当之处时,便会争吵,主要是恋爱观念并不成熟的表现,也体现出对自己的不信任。

(三)学生好奇心较重,存在盲目尝试想法

当前高职高专学生处于青春发展的后期阶段,生理机能逐步成熟,心理机能也在逐步成熟、精力充沛,渴望得到他人的关心,也渴望与异性交往。由于在中学阶段学生的学习压力较大。当前学生主体意识逐步发展,也会在个人生活中体现出个体發展情况,对于异性存在渴望心理,所以也会产生好奇心理,希望探究异性间存在的秘密,可能会出现恋爱责任感不强,主要停留在恋爱层面的好奇以及渴望上,却忽略了盲目恋爱可能会产生的不良后果。

根据以上问题,我们能够总结得出,当前大学生恋爱现象较为普遍,学生谈恋爱或者是正在谈恋爱的比例也相对较高。学生在谈恋爱过程中思想观念存在不完善情况,盲目认为只需要两情相悦,其余都不是问题。但是由于学生存在错误认知,导致恋爱观以及爱情观出现较多的影响因素,所以对于存在的问题,教师必须要及时的引导与帮助。

三、关于高职高专大学生恋爱观问题引导对策

(一)加强引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恋爱观

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也是祖国未来的发展,希望承担着建设祖国的重要责任,高职高专阶段开展学生思想引领工作,必须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以及人生观、世界观。由于当代大学生身处“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新时代,接触到的文化背景呈丰富多元,所以学生的思维价值观念会受到多重价值的影响,面对步入社会现实的人生选择,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艰难问题。通过高校思政工作者的积极引导和帮助,使学生正确认识到自身发展的重要意义,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成长为“六有”时代新人,同时提升自身扎实的理论铸造,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弘扬积极健康向上的发展观念,才能够更好的承担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的重要责任。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世界观才能够帮助学生理性看待自我发展,更好的认识到爱情在于人生中的重要位置,基于此基础上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实现自身的成长成才。

(二)正确认识,爱情是人生重要组成部分

高职高专学生普遍缺乏婚姻爱情观教育,学生对于爱情以及恋爱的认知,主要程度上是源自于思政教师的讲解,并且思维认识只是停留在感情表层。由于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以及多元化文化理念的输入,侵蚀了部分学生的价值观念,给学生爱情问题的理解上带来了阻碍,甚至部分学生可能会陷入追求性自由的泥潭中难以自拔。基于此情况,教师必须要发挥自身的教育引导作用,使学生把握好友情以及爱情的界限,好感属于友谊的范畴之中在与异性正常交往中好感可能会发展成为爱情,但是如果盲目的将意识的好感或者是单方面的倾慕而当做爱情是错误的,不仅会给自己,也会给对方带来更多的烦恼。由于爱情也会包含性欲因素,所以不能简单的将爱情归结为性欲。在社会发展过程中,爱情已经无法简单等同于性欲,所以必须要正确认识到爱情的属性关系,既包含自然属性也包括社会属性。爱情蕴含着对于对方的责任感和义务感,所以在追求爱情过程中,不仅要正确的认识自己,是否能够将个人的精神力量奉献给爱侣,为对方缔造幸福,同时也应当勇于承担其定人间的责任担当,才能够为爱情的发展提供坚实的情感保障。

(三)营造环境,优化高校思政教育阵地

校园是学生生活的摇篮,也是思想起源的发源地,高职高专学生恋爱观念的形成,受到校园文化以及风气的影响,当前高职院校大部分重视培养学生的相关技能,导致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较为薄弱。面对学生日渐多元的恋爱观念,学校可以采用专题讲座以及心理健康教育指导和辅导等各类方式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教育帮助,使学生理性看待恋爱中存在的利弊关系。同时要结合思政课程设置专题讨论环节,采用典型案例领导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探讨,或者是通过情景模拟等各类方法,重视倾听学生的不同心声,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鼓励学生思考探索,从而优化思政教育内容。通过增设选修课程,有针对性的开展恋爱观念教育以及性教育,拓展学生性知识,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

(四)参与活动,使学生积极发展社会交往

高职高专学校应当采用多元积极的措施为学生营造丰富多元的校园文化生活,有效避免由于学生业余文化活动匮乏而寻求情感寄托的行为。所以高职高专院校可以合理开展各类形式的交往活动,鼓励学生拓宽人际交往范围,能够走出感情的圈子,在各类活动中陶冶性情,丰富生活,既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以及生活环境,也能够为学生成长成才营造轻松愉悦的氛围,为日后走向工作岗位,组建家庭打下夯实的基础。

学校可以通过爱情心理教育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认识到男女恋爱的心理动因,并且学会如何爱,如何使爱情保持长久,才能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通过开设恋爱心理咨询活动,加强心理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有效互融,通过谈话的方式对学生展开心理教育指导帮助,对于恋爱心理教育技能进行有效补充,也能够针对学生在恋爱中存在的心理困惑,进行及时的梳理和引导。

(五)构建体系,完善学生科学的管理机制

结合相关数据调查,显示社会中存在的两性关系较为丑恶,所以会影响学生对于爱情观念的正确认识,也会影响学生正确恋爱观念的确立情况。所以根据这一现象,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对学生加强恋爱观教育不只是家庭和学校的事情,也是社会的重要责任,例如当前我国普通公民中有婚外情的,所占比例约占总公民数量的9.2%,由于社会高级官员存在道德败坏问题,部分家庭中父母可能会出现感情危机,甚至有的情况会出现第三者插足这类问题,都会给高职高专学生的恋爱观念认知产生深远且严重的影响冲击。所以全社会必须要加强对高职高专学生恋爱观以及爱情观念的关注,积极有效的采取三方措施,有效发挥三位一体的重要教育引导作用,既能夠发挥学校教育引导作用,也应当凸显社会以及家庭的重要地位。

学校应当竭尽全力地举办丰富多彩,教育针对性,但是必须要正确认识到制定校园规章制度的目的并不是约束学生,而是应当体现出学校教育的引导以及帮助作用,例如:严格执行不允许学生私自到校外租房,也不允许公寓留异性住宿,在校园公共场合必须要重视礼仪礼貌,严禁在公共场合作出不文明或者是有伤大雅的行动,通过共同创建文明校园文化环境,加强班级和院系以及学校的沟通联系,构建沟通管理机制,实现辅导员以及班主任的有效对接,对于学生的恋爱行为能够善于管理并且学会管理。在此过程中要切实加强法律健康教育,使学生知晓恋爱中可能会存在众多的法律问题,能够使学生享有爱与被爱的权利,并且对于自己的行为负责。

四、结语

结合上述内容,教师必须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合理指导。通过加强道德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逐步增强学生的自我保护意识,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念。同时学校也应当构建完善的校园管理机制,通过丰富文化活动潜移默化地增强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为学生的身心发展营造良好的校园氛围。

参考文献

[1] 张岩.高职高专学生恋爱观念正确引导理念及模式探析[J].中国高教研究,2018(2).

[2] 胡劭颖.高专院校大学生恋爱观念教育指导方法[J].漳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18).

[3] 苗青.高职高专院校学生恋爱观教育管理工作的相关问题研究[J].高教学刊,2017(5).

[4] 张春秋.00后大学生流行文化偏好对恋爱观影响研究[J].南方论刊,2018(09):96-97.

[5] 王海建.“00后”大学生的群体特点与思想政治教育策略[J].思想理论教育,2018(10):90-94.

基金项目:乌兰察布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校级科研项目(WLCBYZ201912)。

作者简介:牛文娟(1984- ),女,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恋爱观调查研究
引导高职学生树立正确的恋爱观
中国矿业大学文法学院课外体育活动的调查研究
企业管理视角下村级财务人员素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