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化学有效教学策略

2020-11-06吴恒青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化学物质课前预习环节

吴恒青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必须在化学教学中做好化学理论教学、做好情感引导、强化实践能力这三项任务,化学教学目标不再是单一的,而是三维教学目标.新课改提出的要求意味着教师必须优化化学教学方式,提高化学教学的效率.

一、创新高中化学课堂教学模式

传统化学教学中,教师以课堂教学为主,引导学生做课前预习与课后复习为辅助.这种教学模式存在几个问题:第一个,学生容易产生被动的学习心理.学生常常认为无论在课前预习环节或是课后拓展环节,遇到了学习的困难,既使没搞懂也没关系,反正教师会在课堂上讲这些学习问题的.学生被动的学习态度会带来教学效率低下的问题.第二,学生容易找不到学习方向.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并非不愿意在课前预习环节与课后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学习,而是学生的学习资源少,教师与学生不能及时沟通,造成教师不能把大量的学习任务放到课堂预习环节或课后拓展环节,进而不能充分利用学生课外学习时间.第三,当教师把大量的教学任务放到课堂教学中完成时,教师的教学时间可能不夠充分.在课堂教学中,如果教师能够为学生预留充足的实验时间,教师就可以应用实验教学引导学生学习,反之,教师就只能要求学生匆匆完成实验,或用理论教学代替实验教学.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情况下,教师以信息技术为核心,启用全新的教学模式,可以突破传统化学教学模式的弊端.

例如,教学“钠、镁及其化合物”时,在开展课堂教学以前,可以推送给学生一个教学PPT,该教学PPT上展示:钠是一种金属,它有白色的金属光泽,硬度不高,可用小刀切开,密度为0.97g/cm3,熔点为97.8℃,它可以成为热与电的导体.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能不能结合关于钠的物理描述来查阅资料,找到镁的物理描述?在课堂上,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化学实验,让学生了解钠和镁的化学特点,学生是否能结合查阅的资料提前设计化学实验?要求学生把学习的成果发到教师的电子邮箱中.因为教师给予学生明确的学习目标,所以学生能够快速开展课前预习,学生在遇到学习问题的时候,会在QQ上向教师提问,或通过电子邮箱提问,教师可以即时给予学生引导,帮助学生完成课前预习任务.因为学生在课前预习环节做好了充分的学习准备,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只需要做好简短的课堂引导,就可以直接引导学生做化学实验,应用化学实验帮助学生突破学习的重点及难点.

在信息技术的环境下,化学教师可以拓展课堂教学的模式,让学生在课前预习的环节学习各种化学理论知识,完成初步的化学探索,在课后拓展环节引导学生完成项目任务或化学习题.

二、应用实验教学突出教学重点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模式中,教师没有足够的时间开展实验教学活动,不能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化学实验现象,这种教学方法带来了一系列的教学问题.很多学生觉得学习化学知识的过程很枯燥,他们觉得学习化学知识就是背诵化学概念、化学转换公式等.化学教师必须以化学实验为教学的核心,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学习认知,只有把握住化学实验这个教学核心,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化学水平.

例如,在教学“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时,涉及的化学理论非常多,它既帮助学生梳理了以前学习过的化学知识,又可以成为高中化学教学的导言.如果教师匆匆开展理论课的教学,让学生理解化学物质的分类,学生会不理解化学分类的方法.为了让学生充分地理解化学物质的分类,教师要引导学生做化学实验.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思考:金属铜→氧化铜、碳酸钙→硝酸钙、氢氧化钡→氢氧化钠、碳单质→碳酸钾这四组化学反应,哪一种物质的转化不可能通过一步反应完成?教师提出的问题一时之间让学生愣住了,然后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学过的知识开展化学实验,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索答案.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提出了铜在氧气中加热就能得到氧化铜、应用硝酸与碳酸钙作置换化学反应可以得到硝酸钙、应用碳酸钠与氢氧化钡可以获得氢氧化钡,只有把碳单质转换成碳酸钾,需要完成两步化学反应,化学反应公式为C+O2点燃CO2;CO2+2KOH=K2CO3+H2O.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前面出现了哪些化学反应?这些化学反应产生差异的原因是什么?结合化学物质的原因尝试进行化学物质分类?学生经过思考,认为化学反应有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这四种.会产生这种化学反应差异,与化学物质的类型和化学物质的价位有关系.当学生初步获得化学猜想以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应用实验来证明自己的猜想.

教师应用化学实验的教学方法,可以让学生从具象的层面理解化学知识,学生在观察具象化学现象的过程中,会生成抽象的化学理论知识,当学生自主地生成了化学知识时,才算是真正的理解了化学理论知识的意义.

猜你喜欢

化学物质课前预习环节
必要的环节要写清
在农民需求迫切的环节上『深耕』
小学数学课前预习式微课的应用策略
用好导学案将课前预习进行到底
现代学徒制管理模式及其顶岗实习环节
论评标环节的优化与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