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单向互动”走向“双向互动”

2020-11-06田静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双向互动互动交流

田静

摘  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互动交流能力的培养对学生的数学思维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让学生在认真倾听和积极思考的前提下,通过开展有效的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互动交流能力。本文围绕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重視互动交流环节,从单一的单向互动走向有效的双向互动等方面进行阐述,旨在培养学生的个体展示能力。

关键词:个体展示;互动交流;单向互动;双向互动

个体展示能力指的是在自主探究之后,在没有教师的指导和干预下,学生个体走上讲台介绍并交流自己探究情况的能力。其中互动交流是个体展示能力培养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一次有效的互动交流是建立在学生具有良好的倾听能力、积极参与思考、独立探索的基础之上的,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不断进行反思,并结合自己的想法做出回应,完善自己的想法,进一步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

笔者在执教苏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从条件想起》两次磨课中,通过前后两次不同的教学思路,体会到学生在个体展示能力——互动交流方面的区别,同时感悟到培养学生倾听反思评价能力以及精心设计活动要求的重要性。

录1

师: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已知条件?要我们求什么问题呢?(图1)

生口答题目的条件和问题。

师:谁来说一说“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

生: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第三天比第二天多摘5个……

师:数量关系式可以怎样写呢?

生1:第一天摘的个数+5=第二天摘的个数。大家听明白了吗?有需要补充的吗?

生2:我不同意你的想法,我是这样想的,第(  )天摘的个数+5=第(  )天摘的个数。

师:你能求出第三天摘了多少个?第五天摘了多少个吗?通过填表或列式求出答案。

生1:我是列表解答的(见表1),大家有要补充的吗?

生2:我同意你的想法,我是列式解答的。

第二天:30+5=35(个)

第三天:35+5=40(个)

第四天:40+5=45(个)

第五天:45+5=50(个)

一节课过去了,课堂很沉闷,回答问题的学生寥寥无几,“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大部分学生对这句话的理解仅仅停留在语言的表达上,没有深入思考问题出在哪里。探究活动没有有效启发学生的思维,学生在汇报之后只是进行简单的单向互动,在表达观点后简单地表示是否接受他人的观点。

这样的课堂忽视了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没有重视学生个体展示能力的培养,很多学生没有认真倾听和思考他人观点的习惯,只是流于形式地单向互动。学生只是机械地回答老师的小问题,像挤牙膏一样,问一个说一个。这就变成了简单的单向互动,学生没有形成独立的思想,生生之间并没有通过分享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和关注的,也没有发生思维碰撞的过程,导致学生不能深刻理解数学知识的本质。那究竟如何才能突破本节课的难点,关注互动交流?笔者对教材进行了重新解读和重构。

实录2

先出示例题。

师: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呢?

学生口答已知条件和问题。

师:你觉得题目中哪句话最难理解?

生:“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这句话最难理解。

师:你是怎样理解“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的呢?

生1: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5个……

生2: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也就是前一天比后一天少摘5个。

师:请同学们完成任务一。

任务一:请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让大家一眼就能看明白。

师:谁来分享你是怎样理解“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的?

生1:我用圆圈表示桃子,第一天摘了30个桃,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所以第二天比第一天多摘了5个,第二天画35个……大家听懂了吗?有什么要补充和质疑的吗?(图2)

生2:我想补充,我觉得你的画法不能很清楚地表示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请大家看我的作品。我用线段图来表示桃子的数量,先画出第一天摘了30个桃,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所以第二天比第一天多5个桃……大家听明白了吗?有什么要补充和质疑的吗?(图3)

生3(学生一边指着作品,一边介绍):我听明白了。我觉得你的画法能清楚地表示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前面一位同学的画法能表示出每天具体的数量,我认为可以将两种画法结合在一起。这里表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所以依次是第二天比第一天多5个……圆圈里的数字表示每天桃子的数量。大家有什么疑问和要补充的吗?欢迎大家和我交流。(图4)

生4:我很欣赏你的作品,不仅能清楚地表示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而且表示出了每天桃子的数量。我最欣赏你的是圆圈依次增大,每天的数量依次增多,你的画法特别形象直观,让我一下就明白了这句话的意思。我的想法和你的类似,只不过我是用表格来表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图5)

师:学会欣赏别人,并且能说清楚欣赏的原因,同时对比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是最优秀的数学素养,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一、有效探究活动,深化互动内涵

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曾说过:“与人交谈一次,往往比多年闭门劳作更能启发心智,思想必定是在与人交往中产生,而在孤独中进行加工和表达。”生生之间有效的互动交流能促进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提升。在探究活动中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活动,反思争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建构知识的内涵,这样学生在难点分析时才会有所反思,真正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而不仅仅停留在表面的基本知识上。

第二次磨课打破了首次执教的沉闷气氛,课堂气氛非常活跃。笔者设计活动任务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以后每天都比前一天多摘5个”,让大家一眼就能看明白。一个有效的探究性的问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开拓学生的思维,给予学生充足的展示和独立思考的空间与时间,以及表达自己想法的展示机会。学生们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在学生分享作品的同时,大家能够认真倾听和思考他人的观点,并结合自己的作品和想法,提出改进意见或者欣赏别人具体的优点,完善自己的作品。教師重视有效探究活动的设计,才能让简单的单向互动走向有效的双向互动,从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个体展示能力,发展学生数学思维。

二、倾听反思评价,搭建互动平台

古希腊先哲苏格拉底说过:“上天赐人以两耳两目,但只有一口,欲使其多闻多见而少言。”无论是上台发言的学生还是台下的学生,善于倾听是学生进行双向互动的前提条件。课堂中要注意对倾听提出具体的目标,在听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思考,学会对比“我的作品”和“他的作品”之间的联系和区别,不断地反思完善自己的想法。在评价环节教师需适时介入,指导学生学会质疑补充和欣赏他人的作品。

如果赞同该生的想法,需要总结性概括他人的观点,或者说一说你获得了什么启发。如果补充该生的想法,除了总结性概括他人的观点,还需结合自己的想法通过举例、演绎等做出进一步的说明。例如笔者第二次磨课中生2对生1的补充,生3对生1和生2的质疑,都是先分析及肯定上一位同学的回答,再说清楚自己不明白和不同之处,继而进一步做解释或者结合自己的展示作品,分析问题所在,完善作品。双向互动还需重视生生的评价,而欣赏是对对方最高层次的肯定,也是数学素养的具体体现。在欣赏的过程中,教师需教会学生如何欣赏他人。第二次磨课中,在生4发自内心地欣赏生3作品的闪光处时,笔者及时进行有效点拨:“学会欣赏别人,并且能说清楚欣赏的原因,同时对比自己的作品进行反思,是最优秀的数学素养表现,值得我们大家学习。”教师对欣赏方法进行调拨,为学生搭建欣赏的平台,让学生在倾听反思中学会彼此欣赏。

在课堂中从简单的单向互动走向有效的双向互动,教师首先应深度研读教材,基于学生的认知起点,为学生设计突破难点、有研究价值的探究性活动,才能助“学”为“思”。在双向互动中不断培养学生个体展示能力,还需注重学生倾听反思评价能力的训练,让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深刻地去体会和理解数学的本质,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以及数学思维能力,从而发展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双向互动互动交流
互动交流教学模式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增强小学语文课堂互动交流的策略
论医学生职业价值观教育的优化路径
《语文学科课后作业的有效研究》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现代职教视野下整合家庭资源育人的策略研究
“对分课堂”教学模式在《包装管理》教学中的运用
让小学生在参与体验中学好语文
浅谈英语中考备考策略
当代家族与村民委员会的双向互动
语文教学中语感与阅读双向互动关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