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研究
2020-11-06许良潮
许良潮
【摘 要】 伴随着现如今我国教育水平的不断提升,我国对于小学语文的教学方法也有了一些新的探究与改进,尤其是对于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课堂进行了一些符合时代需求的优化。对于一门语文而言,想要熟练掌握最基础的要求就是要能够准确地识别汉字,所以小学语文识字教学对于小学语文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当今的小学语文情景化教学与课堂识字教学相结合也是符合时代发展的产物,本文便就此谈论一些笔者的看法。
【关键词】 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 情景化课堂
引言:
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是小学生对于小学语文的认知初级阶段,也是对于他们语文综合素养培训的最高效率的阶段,所以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需要在学习小学语文的时候培养出良好的语文素养。而针对小学语文的识字教学过程而言,教师需要结合他们的情况以及不同的年龄阶段去进行课堂设计,然后不断进行一些不同的改进与完善。
一、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合理使用情境教学法的意义
小学处于人生的一个重要的转变阶段,他们的身高和体重迅速增长,会有一种“自己已经是小大人”的感觉,渴望得到认同;但是从思想、心智等方面来讲,他们的个人能力、价值观以及判断能力却仍然不成熟。这个时候的他们可塑性极强,较容易接受新生事物,但同时又讨厌枯燥乏味的东西。他们眼中更向往的是五彩斑斓的新鲜事物,而一成不变的传统教学模式对于他们来说便会显得有些缺乏吸引力了。
针对以上状况,作为一名合格的语文教师便应该想办法让自己的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从而增加学生的参与度,提升课堂效率,由此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
而情境教学法就可以很好地帮助小学语文教师比较容易地实现这个教学目标。小学生的主要特点是注意力很容易被外界的新鲜事物分散,而情景教学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结合文章具体的情境,有效地给学生一种代入感和参与度,这样的话就能有效地减少学生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了。
二、情境教学法的具体应用
1. 巧妙地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元素
俄国著名文艺理论家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艺术对现实的审美关系》曾经提到过: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而教育又何尝不是呢?如果教师能够从生活中不断地积累素材,当你需要的时候能够巧妙地把生活中的元素和你的授课内容相结合,相信学生也能够很好地理解并且被代入课堂教学中去。
在学习最基础的一些汉字的时候,如果只是一味地去告诉学生字形的写法,或许取得的效果“杯水车薪”,因此教师可以尝试循序渐进,在教学“预热”环节开始。
首先请学生听一段关于春天的大自然的声音,初步感受一下春天的美;随后,以“春”字的来源为话题打开“话匣子”,教师向学生进行讲解,为学生营造良好的语境氛围,然后追溯到甲骨文时期“春”的形体是三个“木”一个“日”中间夹个“屯”,之后又经历了一系列变革之后,把“艸”和“屯”合起来讹变为古隶“春”字上部的三个“+”(卉)加一个“人”字了,原来的”神和”屯合起来讹变为“■”,“■”下仍保留了“日”,而楷书就是参照汉隶转变的。这个时候就可以说:“同学们,其实啊,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的传承过程中出现过许多有趣的汉字典故,这就需要大家用心发现了。”这样就可以借用生活化元素为导营造课堂教学氛围,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使学生体会作者对春的热爱和赞美之情,激发学生自身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2. 设计有价值的问题情景
想要用好情境教学法来教育学生,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培养自己独立的思考能力、辨析能力、联想能力和自主创新质疑的能力。
所以,能够设计出有价值的问题情景就显得十分重要。这对老师的能力是一个很大的考验,因此更需要小学语文教师提高对自身的要求,锻炼自己设计问题情景的能力,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的思考,并且让学生开始自主提问、大胆发言。最终需要达到的目标就是让学生能够在问题情境中不断思考、分析、探究,培养学生对于汉字的科学思维方式和认知方式。
例如教师可以找一些象形字来作为一种比对范本,然后在课堂上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展示一些准备好的关于象形字的图片等,可以分组或者其他方面让学生进行辨识。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辅助、引导学生,然后帮他们构建出他们自己的汉字学习体系。
结束语:
在新课标改革的大背景之下,情景教學的这个方法凭借着自身的优势,越来越受小学教师们的青睐,不断地展现着它蓬勃的生命力,也有越来越多的教师开始尝试这种授课方法,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它一定能够让中国未来的小学语文教育再次盛开并绽放出更美的花朵。情境教育法是一个新生事物,也有很多种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根据具体的情景活学活用,从而最大化地发挥作用,切不可生搬硬套,最终弄巧成拙。
参考文献
[1] 杨秀芬.浅谈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A].中华教育理论与实践科研论文成果选编(第五卷)[C],2017(10).
[2] 陈乐,徐波,祖立娜,杨莉,兰彦华.小学语文情景化课堂识字教学方法的研究[A].《教师教学能力发展研究》科研成果集(第十五卷)[C],2018(02).
[3] 刘立凤.引领孩子用欣赏的眼睛学语文.看世界[A].中国语文报刊协会“第二届优秀论文评比活动”论文集[C],201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