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课堂中分层导学的实践与思考

2020-11-06陈超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20年10期
关键词:导学分层目标

陈超

分层导学是一种很好的教学理念,也是一种值得采取的教学实施方案.

每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是不尽相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融入分层导学的理念,让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学习引导,从而推动学生全面发展.分层导学可以有多样化的展开方式,不仅可以在教学目标的创设上进行分层,在课后作业练习的设计上也可以融入分层导学理念.此外,教师在给予学生教学评价时也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要结合不同层面的学生构建不一样的教学评价标准,让教学评价的针对性更强,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辅助效果.

一、创设分层化的知识教學目标

首先,教师可以结合教学知识内容创设分层化的教学目标,这会让教学的针对性更强,能够从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出发,实现教学的差异化.进入初中阶段后,数学知识的学习难度在一点点提升,学生之间对于新的知识内容的接受能力会出现较大差别.教师如果对所有学生都建立统一的教学目标,并且制定非常固定的教学计划,必然会导致一部分学生难以适应,也就是说,那些学习能力强的学生会觉得所学内容较为简单,基础薄弱的学生则会产生较大的学习障碍.分层教学则能够使教学覆盖处于不同学习层次的学生,让学生更好地适应教学过程.

比如,在讲授“多项式的因式分解”的相关知识时,考虑到学生间不同的学习能力和基础水平,教师可以进行教学目标的分层设计.具体来说,教师可以将教学目标设为三个层面:

A:让学生对因式分解的基本概念进行了解,明确其与整式乘除法的联系.

B:完成A层目标包含的内容,同时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简单的变式练习中.

C:在A、B两层目标的基础上,掌握多项式的因式分解方法.

除了分层设计,教师还要给课堂教学注入更加灵活开放的色彩.比如,A层学生如果已经掌握了基本内容,也可以鼓励他们进行更复杂的内容的学习.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给学生提供更加开放的学习空间,同时,也能让学生有更大的探索范畴.

二、设计分层化的课后作业练习

教师在设计课后作业练习时也可以采用分层化的设计方案.这一方面能够给学生提供更大的适应空间,另一方面,也能够让学生从自己实际的学习情况和知识掌握程度出发,有针对性地选择练习内容.教师在展开新课教学时要多观察学生的学习状态,了解学生对于知识的吸收掌握程度,然后做有针对性的教学组织与创设.在完成新知识的分析讲解后,教师在进行课后作业习练的设计上可以采取分层化的方式,将学习内容分成基础部分、强化部分和进阶部分几个层面,然后结合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给学生布置差异化的训练任务.当然,教师也可以鼓励学生挑战更难的内容.比如,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如果完成基础部分的训练后感觉学有余力,可以进一步尝试强化部分的练习.这样的教学训练方法不仅更加人性化,起到的训练效果也更为直观,是分层导学模式优越性的一种良好体现.

比如,教学完“一次函数”这部分内容后,教师可以给学生布置分层作业:

A层作业为“y=kx+3(k≠0)的图像过(2,3),求k的值”;

B层作业为“y=mx+n(m≠0)的图像过(2,-1)、(5,8)两点,求m、n的值”;

C层作业为“A(-1,a)、B(1,b)是y=2x+m图像上的两点,用两种方法比较a和b的大小”.

这几个问题由浅入深,很好地夯实了学生的理论根基,强化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样的作业设计方法更加科学合理,分层导学的作用和功效也可以充分发挥.

三、展开分层化的课堂教学评价

教师在课堂上给予学生教学评价时也要融入分层理念,这能让评价过程遵循学生的学习能力和认知能力,让评价更加科学.教师要了解不同学生的学习状况,并对于其学习能力进行相对深入的了解.在评价学生的学习表现时,除了要考虑学生具体学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也要基于学生的实际学习状况对学生的进步与提升进行充分考虑.在课堂上融入差异化评价方法可以让学生在课堂上获取更加多元的学习收获.

比如,学习完“认识概率”这一节内容后,在考核时教师应设计不同的试卷,并将其分为基础题、能力题、提升题、开放题等几部分,让学生在完成必做题的基础上根据个人实力有选择地解决.教师在制定考评指标时除了学生的成绩,更要对学生的个人表现、目标完成情况及学习积极性等要素进行考量.这样才能够让教学评价的开放性与多元性得到体现,学生才会获取更加丰富的学习收获.

猜你喜欢

导学分层目标
一种沉降环可准确就位的分层沉降仪
雨林的分层
“阉割课堂”,本不是“学案导学”的错
跨越式跳高递进与分层设计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