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学风建设创新途径思考

2020-11-06漆婧

青年时代 2020年24期
关键词:学习强国学风建设线上教学

漆婧

摘 要:本文首先谈到2020年上半年,国家教育部对高校提出的线上教学的要求,与之相关联的学风建设工作也随之碰到了困难,文中阐述了这期间高校学风建设活动的现状,分析了开展高校学风建设时出现的问题,提出使用学习强国平台可以有效弥补高校学风建设中出现的不足,使用学习强国平台可更好地为学风建设服务。

关键词:学风建设;学习强国;线上教学

一、背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只要在有网络信号的空间就可以进行声音、视频、图像等交流互动。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工作活起来,推动思想政治工作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与之发生的一系列高校教学改革,如微课、慕课等网络授课开始走进高校。2020年初,教育部发布指导意见,要求,各高校应充分利用上线的慕课和省、校两级优质在线课程教学资源,在慕课平台和实验资源平台服务支持带动下,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高校的教学任务从线下走到线上,但由于线上教学效果相较于线下教学效果还存学生有效参与度不高,学生居家学习环境不适应等问题。因此,在这期间创新学风建设来提升学生学习内动力,是高校思政工作者必须研究的一项新课题。

“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于2019年1月1日在全国上线,平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为主要内容,它的出现创新了思想政治教育载体形式,充分发挥了载体在育人活动中的作用,极大地提升了思想政治教育效果。本文将在客观背景下,结合学风建设的现状,对“学习强国”平台应用板块进行分析,并从运用学习强国平台对创新学风建设进行一些思考。

二、高校学风建设的现状与问题

课程学习是学生对知识进行储备,学习风气是学生在学习上的态度,学习风气与学习质量成正比,学习风气端正,学习质量则高;学习风气不正,学习质量则低。当课程从线下转入线上,教学平台功能师生不易掌握,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针对性不强,教学质量已受到影响,再加上学生不适应居家学习环境,在家学习态度不够端正[1],此类问题均影响线上教学效果。为了确保线上教学质量,从学生学习风气入手,有针对性地开展学风建设活动,提升学生学习内动力势在必行。2020年上半年线上教学期间,学风建设活动出现了以下两个问题。

(一)线上学风建设活动,活动群体较为局限

线上教学期间,部分专业学生因实践课程无法开展而减少了本学期的课时量,这给学生增加了自我学习、社会实践的时间。学生的时间相较弹性,开展学风建设活动以同一辅导员所带班为单位组织执行较为便捷,辅导员可根据所带班学生的线上课表时间开展活动,这就导致了活动群体多为本班同学或辅导员所带的多个班级同学,活动群体均为同一年龄段、相似专业、同样环境的人群,能交换的信息及学习思路相较传统学风建设活动较为单一。

(二)线上学风建设活动,活动群体交互性不强

线上教学期间,学风建设活动均在线上开展,活动群体必须在同一时间内使用网络进入活动平台。一方面,学生如因网络、时间原因,活动都会受到影响,导致无法进行线上交互;另一方面,学生因不在同一个地理空间中,在线开展活动过程容易被其他因素影响,没有共同参与活动的氛围,导致线上交互不够积极。

三、高校学风建设创新途径思考,对“学习强国”平台的应用研究

学风建设活动可以分为很多类型。任丽红等人(2013)将学生工作系统下的学风建设活动归纳为七大类:管理类、实践类、竞赛类、讲座类、个体指导、团体指导、典型塑造[2]。这种对高校学风建设活动的归类是迄今为止最科学和最全面的,在开展活动过程中,部分活动多具备两种及以上的功能属性,为了更加科学地对学风建设活动进行分类,需要进一步加强层次划分,将“管理类、实践类、竞赛类、讲座类、个体指导、团体指导、典型塑造”等七类活动称为“单一性学风建设活動”,将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一性活动特征的活动称为“复合性学风建设活动”[3]。“学习强国”是一款定位于高质量的阅读学习和知识获取平台,在功能设置上,学习强国整合帮助提高学习效率的日程、提醒、工作任务等工具,还设有类似微信的聊天、通话功能,有相较于市场上比较少见的“密聊”选项和视频会议功能,其背后有人性化的运营体系、专业负责的团队和过硬的技术支持,可以完全满足学生线上学习、交流、互动三项基本功能。“学习强国”平台完美利用了碎片时间的理念,推广“学习强国”在高校学风建设活动中的运用,其实是抓住了学生喜欢用手机看视频、文字、交流的心理;“学习强国”平台的重点在于“学习”,它有“去娱乐化”“去商业化”的传播理念[4],符合高校的教学理念。由此可见,构建“学习强国”平台学习+学校学风建设活动的模式是一条可行之路。

(一)运用“学习强国”中“学习报表”机制,实现线上“管理类活动+竞技类活动”模式

管理类活动在传统学风建设活动中是最基础的活动载体,但由于学生往往处在一个被动角色,单一开展管理类活动效果不佳;而竞赛类活动可激发学生的活动热情,把两个活动相结合,可以起到很好的效果。传统的学风建设活动,如“校园读书月”活动,把“晨读打卡”和“读书分享会”相结合,而线上教学期间,无法满足学生在校集中早点到,那么可以利用“学习强国”中“学习报表”来实现线上打卡。“学习强国”的用户可以随时查看其他用户的“学习报表”,“学习报表”详细记录了每位用户每日上线时间、阅览时间、阅览内容,实现了线上的监督、评估机制。开展线上“管理类活动+竞技类活动”,可以很好地利用“学习报表”的功能,管理者既查看到参与者的登录情况,“学习报表”中的学习小组积分、排名板块还可以为“竞技类活动”服务。

(二)运用“学习强国”中“电视台”“百灵”“电台”板块,实现线上“团队指导+典型塑造”模式

团队指导活动和典型塑造活动在高校学风建设活动中经常开展,多数为本班、本院、本校内的教师指导,以本校学生作为典型。由于各个高校相较于专业媒体平台,宣传渲染力和正面舆论力量有限,宣传无法达到理想效果,有效利用“学习强国”中“电视台”“百灵”“电台”板块,由管理者从板块中筛选出一篇贴近高校学生的典型事例,组织学生一起观看并参与评论区的讨论,学生在评论区看到来自不同角度的声音,由管理者稍作引导,使学生产生正面、积极的思考,以此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达到活动开展目的。“学习强国”平台改变了传统的“一对一”的教育模式,每一个学生既是受教育者,同时也是教育者。一方面,学生作为受教育者[5],通过“学习强国”获取各方面的知识,以提升自身理论修养和政治素质;另一方面,当学生对平台上的信息进行积极正面评论、转发或分享时,他又成为了一名教育者,通过发散式的线上知识、典型案例、信息传播,创新了线上“团队指导”活动模式。

(三)靈活运用“学习强国”在线资源,上好“线上思政大课”

把学风建设与党建工作相结合是高校学风建设的一大要求,“学习强国”中的很多资源都是围绕着党建内容设置,如“电视台”中的“联播频道”“看党史”“看理论”,它挖掘各个专业学科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实现“线上课程思政”效果,挖掘了各类影视作品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在娱乐中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效果。“学习强国”中“人物”栏目,通过漫画插图、动图、音视频相结合的呈现模式,使用“打卡”“硬核”等一些网络流行语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他们在故事里感悟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人民性、先进性,使学生在情感认同的基础上实现价值认同。

四、结语

“学习强国”作为利用电脑、手机等网络设备开设的网络课堂,既可以囊括“复合性学风建设活动”的基本内容,又可以弥补线上学风建设活动中出现的不足。它能从感官上调动学生使用的积极性,从空间和时间上增强高校学风建设的活动目标,引导更多学生轻松浏览、热烈讨论、积极参与。我们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深入研究高校学风建设多元化的活动形式,积极寻找符合高校学风建设的活动载体,从而实现线上教学期间高校学风建设活动质量的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赵兴隆,于兴业,韩文灏,李德丽,冯放.疫情防控背景下提升线上教学效果促进学风建设——以创新创业课程为例[J].东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8(2):59-64.

[2]任丽红,张金体,夏艳.高校学风建设活动效果及其影响因素——以北京林业大学为例[J].北京教育(德育),2013(Z1):103-105.

[3]庞曦.高校学风建设活动的创新性实践[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13-15.

[4]苏钰婷,张原.“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创新模式与经验启示[J].传媒,2020(8):42-44.

[5]张莉,徐秦法,赖远妮.“学习强国”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20(Z1):33-35.

猜你喜欢

学习强国学风建设线上教学
海安市高新区侨联积极推进侨眷侨属安装使用“学习强国”APP
湖南省永州市宁远县党支部掀起“学习强国”平台学习高潮
线上教学发展状况与虚拟社群维持策略探析
高校室内设计基础课程混合式教学探讨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