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析川南苗族丧葬仪式中的祖先记忆

2020-11-06罗岚

青年时代 2020年24期

罗岚

摘 要:明朝开始,大量苗族迁徙至四川南部,与汉族、彝族等苗族杂居,仪式成为川南苗族传承祖先记忆的重要活动。为此,本文采用文献阅读和口述史方法,聚焦所述的鹿角村苗族人的丧葬仪式“道场”,关注川南苗族人的仪式变化,从仪式背后的神话传说剖析苗族人的祖先记忆。

关键词:祖先记忆;丧葬仪式;川南苗族

历史悠久的苗族人民,受战乱、自然灾害等影响,处于不断迁徙的过程中。苗族主要分布和聚居在我国南方的广大地区,而四川南部宜宾、泸州两市的叙永、古蔺、兴文、珙县、筠连、合江等县以及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县、攀枝花市盐边县等地居住的苗族,以及之毗邻的贵州毕节、云南昭通地区部分县市的苗族,以及历史上由四川南部及其毗邻的贵州地区迁移到贵州其他地区的苗族,被统称为“川苗”。全国苗族迁徙的历史大致可分作三个时期:先秦时期、秦汉至唐宗时期、元明清时期。云南省东北部和四川南部的川苗,主要是于第二和第三个时期逐步从长江中游的湘、鄂、川、黔毗邻地区迁徙而来的。位于四川盆地南部的苗族,简称为“川南苗族”。经过半个世纪与汉族、彝族等民族的杂居,川南苗族人传统仪式、节日、婚俗等发生了一些变化,在这些文化交融和变迁中,川南地区的苗族人秉持着强烈的祖先认同观念、祖先崇拜,这从丧葬仪式“道场”的过程和意义中有明显体现,在凝聚着苗族人的同时,也传承着古老的祖先记忆。

一、丧葬仪式“道场”的具体流程

据川南一位资深掌坛师描述,一个去世的苗族人,后人通常会为其举办两次环节复杂的丧祭仪式,称为“道场”。前一次是上山道场,后一次是老道场。两次道场持续时间依据主办家庭的经济实力决定,通常会持续一到三天。老道场较之上山道场,增加了“接灵”“送灵”两个环节。

上山道场固定是人刚死在家里举行,棺材置于堂屋正席(即大门所对之处),寓意着死者亡灵仍在家中,棺材内死者不能使用枕头,而要用三把菊苣草,菊苣草可以养身体,若为凶伤(摔死、被人杀害等在外死者)其尸体入棺置于房外,与汉人相同,上山道场之后第三天称为“复三”,需为下葬的死者举行送火、垒坟等仪式。

老道场的时间通常是人埋后13天(包括去世当天),称为“烧砌”,烧钱紙办“交割”,如果不选择这一天做老道长,便要在这天完成“看期”,即择良辰吉日做老道场,日期相当重要,择日于一两年之后也可。

举办道场时,主要流程包括开路、接灵、回熟、交礼、正坛、耍坛、转坛、送灵等环节。在丧葬仪式中,须有掌坛师,喊饭的、吹芦笙的、打鼓的、念经的,各一人。

首先是接灵环节,在簸箕内装上几碗贡品,再用竹子弯成拱形驾于其上,披上死人的衣服,头戴毛巾帕帕,视作死者替身,称为“灵簸簸”,为几位已亡人办“交割”九设几个灵簸簸。将灵簸簸拿到房门外两、三丈远的路边,将其置于地上,并围绕之左三圈右三圈,吹起芦笙呼唤接死人亡灵回来。结束后掌坛师将其送回堂屋。

与此同时,堂屋内举行“开路”仪式,堂屋中央架设鼓架,用两根长竹竿一横一竖呈交叉十字形绑架于中堂,木鼓横摆或竖摆挂于鼓架上,意为互通天地。道场时伴随击鼓,率先呼唤此次道场所“交割”的亡灵,再呼唤其祖先的姓名,一般呼五代、九代或者全代祖先,意在将其唤回鼓中,将死者介绍给死去的祖先和亲人。

接灵回来堂屋之后,将灵簸簸置于堂屋正席,辈分最高的放在中间,其余放两边,随后便由掌坛师用芦笙吹起经书,进入正坛环节。“正坛”用芦笙吹念32经,经书内容分为十二殿。其中第六殿为耍坛,即会吹芦笙者皆可替换掌坛师,正孝子除外,此时可多人同吹共舞,“耍坛”轻松愉快,会在同一场道场间隔和停顿中反复进行。

与此同时,进入“交牲”仪式。所谓“交牲”,即由逝者孝子把一头牲口交给死者带去“喂养”[1],实则杀牲祭祀。过去有杀牛祭祀的习俗,现多杀猪或鸡。其做法是将猪拖到大门边,套上竹篾索,索端引入堂内。绕鼓架后,由祭奠师握住,放到棺内死者的手边,并陈词向死者禀明子孙的意愿,由屠手将猪当场宰杀。之后,取若干碗放置于灵柩或灵簸簸前。若是杀猪,分别取猪耳朵、猪舌头、猪脸颊、猪小肠、猪大肠、猪肚皮、猪胃、猪气堂各取9块,四个猪脚各取2块,猪尾巴取一块,各取一块放入九个碗中,一共九九八十一块。依据“先割左后割右”的原则割猪肉,“左放左右放右”的原则依次放入碗中,即“回熟”,苗语称之为“刮娄”。若是杀鸡,只取五个碗放于灵簸簸前,从左到右,五个碗依次放入鸡头、左鸡翅、右鸡翅和左鸡腿、右鸡腿、鸡尾。若同时为多个亲人做道场,则需先献给老人再将首尾两碗相交换,再献给其后辈。

“耍坛”之后接着继续由掌坛师吹“正坛”,十二殿吹完之后,若未满预计时长,则可重头吹起“正坛”,期间交叉着“耍坛”。这一过程称为“转坛”。

老道场仪式接近尾声时,进入“送灵”环节。这时众人吹笙打鼓,将灵簸簸和鼓一同送出门外,放置在屋外不远处,要隔三天再能拿回来。

二、丧葬仪式背后的神话传说

道场仪式的重要意义在于将死者请荐给祖先,拉鼓、正坛环节等均蕴含着关于苗族祖先的神话传说。其中包括“洪水淹天”“伏羲姊妹治人烟”“魏征丞相斩金固老龙”“乾隆皇帝治五谷,轩辕皇帝织衣襟”。

关于道场中堂屋挂鼓的来源,这位掌坛师讲述了这一段祖先记忆:“盘古开天地,世界上只有三兄妹,由于孙悟空闯下大祸,在天宫时打倒了七口金门,于是洪水即将淹没大地。兄弟俩听了神仙的话,去蒙一面皮鼓、怀揣一枚能孵化的鸡蛋,钻进鼓中成功脱险。而后,观音老母劝两兄妹成家育人,最后兄妹俩生了三个孩子,成就了后来的‘伏羲姊妹治人烟。”

可以发现,“洪水滔天”的神话中,兄妹因同时钻进牛皮鼓躲过洪灾,而得以使人类继续繁衍,道场中堂屋所挂的牛皮鼓,不仅是为了祭奠两位人类元祖,同时也体现出鼓对于人类连通天地、联系祖先的魔力。

关于“道场”仪式来源,据称来源于西游记中“魏征丞相斩金固老龙”的神话故事,道场仪式来源即是“从前超度老龙王,如今超度凡间人”,其中“魏征、门神、西游记”等情节,表现出苗族道场与汉族文化的融合。

而在“开路”时吹颂的传说——“乾隆皇帝治五谷,轩辕皇帝织衣襟”讲述了苗族人祖先传下来的神话。

“世上本没有粮食,是乾隆皇帝派遣了一只狗去东王大海找粮食,于是狗七天七夜飘洋过海,在东海找到粮食后,藏在尾巴中带回来,从此人间有了五谷。后来轩辕皇帝命人织衣襟,人们就有了衣服穿。”

其中,“东王大海”暗示了苗族祖源源自东方的传说,再现了苗族祖先经历了从黄河下游和长江下游的平原地带到长江中游最后到达中国西南部的迁徙路程和祖先记忆。

三、结语

通过鹿角村苗族人的丧葬仪式“道场”过程及祖先神话,我们可以看到,“道场”仪式的意义、目的以及每一个细节都与祖先记忆密切相关。因此,通过鹿角村苗族人的“道场”仪式可以看出,道场在关联族源神话、凝聚苗人族群的同时,使逐渐“汉化”的苗人再一次重温了共同的祖先记忆,从而增强了族群认同。这也是全球化进程中,苗族人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所在,苗族顽强友好、乐观开朗的民族精神得以蜕变再生,在历史的长河中屹立不倒。

参考文献:

[1]羅佳.川南苗族丧葬仪式中的史诗唱述及音乐样态研究[J].民族学刊,2017,8(4):68-76,122-123

[2]汪雪莲.审美人类学视野中的川南苗族古歌[J].湖北函授大学报,2013,26(10):160-161.

[3]周大鸣.论族群与族群关系[J].广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1(3):13-25.

[4]刘琳,郎维伟.新中国成立前川南民族关系浅析[J].西南边疆民族研究,2018(3):67-73.

[5]薛艺兵.对仪式现象的人类学解释(上)[J].广西民族研究,2003(2):26-33.

[6]雷晓兰.川南苗族古歌的特质及传承[J].当代音乐,2015(9):55-57.

[7]邓敏.川南苗族民歌艺术风格特征分析——以《亚罗卡德罗》为例[J].艺术教育,2019(3):76-77

[8]喻涛,张圆.论社群价值意识的建构过程——基于川南苗族丧葬仪式田野考察[J].民族论坛,2016(7):33-36.

[9]邢稞.山河之间:清水江流域苗族的祖先记忆与族群认同[D].贵阳:贵州大学,2017.

[10]陆璐.仪式传播中的民族身份认同与表达[D].合肥:安徽大学,2016.

[11]古玉林.四川苗族古歌[M].成都:巴蜀书社,1999.

[12]李绍明,州蜀蓉.葛维汉民族学考古学论著[M].巴蜀书社,2004.5(1).

[13]芮逸夫,管东贵.川南鸦雀苗的婚丧礼俗资料之部[M].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41.

[14]王岚.四川苗族传统文化与现代化[M].北京:民族出版社,2012.

[15]郎维伟.四川苗族社会与文化[M].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