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青少年乒乓球运动中的体能训练

2020-11-06岳赵一

青年时代 2020年24期
关键词:体能训练建议青少年

岳赵一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进步,国家也越发关注青少年的身心健康。青少年作为国家各方面发展的后备力量,是建设国家的中流砥柱。而了解“国球”、打好“国球”也是中国体育对我国青少年提出的要求。提高青少年乒乓球运动训练的水平需要关注其身心健康发展的规律,也要根据乒乓球运动的特点科学地提高训练的强度和程度。本文主要就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特点、乒乓球体能训练的意义以及具体的体能训练的建议展开论述。

关键词:青少年;乒乓球运动;体能训练;建议

一、前言

乒乓球运动是我国当前发展比较具有优势的运动项目之一,也是在青少年的成长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項活动。乒乓球的专项训练不仅有益于青少年身体素质的提高,也有助于青少年提高反应能力、专注意识以及心理素质。在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乒乓球运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为了更好地帮助青少年成长、增强中国体育的力量,探究青少年乒乓球运动中技能训练的方方面面是必要的。根据当前乒乓球运动中出现的重视技术的提高,而忽略体能训练的现象,本文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出发,将逐步探讨乒乓球训练的意义,并对乒乓球具体的体能训练提出建议。

二、青少年的身心发展规律及特点

乒乓球运动在我国是一项非常受欢迎的活动,它的普及率极高,有一部分青少年在孩童时期就已经开始接受相关的体能训练。但是青少年不同于成年人,在其成长和发育过程中,会受到来自自身、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压力、打击,这些往往会轻易地影响到青少年的心理发展和身体健康。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在不同时期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是不同的,即便是同一个年龄阶段的青少年,由于身体素质的不同,也会导致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不同。这就要求乒乓球运动中的体能训练要根据青少年具体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合理安排训练强度。

7岁~15岁是青少年身心发展比较敏感的时期,在这一阶段,需要对青少年给予更多的关注,不仅仅是身体素质方面的,还应该特别照顾青少年的心理发展。7岁以后,少年儿童身体的各部分组织和器官机能都逐步完善和成熟,也就是所谓的长身体的重要时期,同时,也是人体在一生中最为关键的生长发育时期。7岁~17岁包括了青少年的青春发育时期,从少年成长为成年,这一阶段的许多观念和训练都会对青少年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乒乓球运动中体能训练需要把握好这一阶段。

7岁~8岁的青少年,灵敏能力逐渐提高,柔韧性也日益增强。这一时期比较适合发展青少年的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具体的训练计划可安排为提高青少年的反应能力、增强有氧运动的训练。9岁~10岁是发展青少年反应速度的最佳时期,这一时期在灵活性和平衡能力初步成熟的特点上,可增加青少年协调性的发展,这有助于青少年在乒乓球运动中反应迅速、耐力持久。11岁~12岁的青少年对乒乓球运动已经有了较为成熟的认识,自身的身体素质也相对稳定,在这一阶段,应该重点发展青少年的爆发力,适当增强他们的最大力量。13~15岁是提升和完善时期,该时期可主要培养力量素质,同时,应该注重青少年的反应能力、动作移动以及耐力柔韧性等各方面的相互协调进步。

在青少年乒乓球运动训练中不仅仅要关注其身体素质的增强,也要关注其心理状态的发展。在上述阶段的青少年处于比较敏感的时期,对外界的认识相对不够全面,逐渐与世界碰撞的同时,会改变以自我为中心的心理看法,逐步趋向于沉稳成熟。因此,在这一时期,要针对青少年的心理发展特点合理安排训练。例如,在身体素质训练的其余时间,可开展乒乓球座谈会,增加青少年对乒乓球的认识,提高青少年学习乒乓球的兴趣;教练可根据青少年的自身心理特点与其谈话交流,了解和重视青少年自身的想法;青少年自身也可利用网络全面了解乒乓球。

三、青少年乒乓球体能训练的意义

青少年乒乓球训练中注重体能的培养有助于青少年掌握乒乓球技术,也有益于青少年提高乒乓球的训练水平。只有在日常训练中关注青少年的体能训练,才能使青少年了解乒乓球运动的方方面面,为之后的比赛提前做好准备。

体能训练对人体各方面的发展都是有利的。体能训练可以帮助青少年优化自身的速度、持久力、柔韧性以及灵敏度等,和其他有益于青少年身体素质发展的专项训练一起对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产生影响,促进其进步。良好的体能训练是帮助青少年熟悉乒乓球运动技术和战略的基础,也有助于青少年发现自身的最大力量,增强承担压力的能力,同时,良好的体能训练可以在乒乓球运动中锻炼青少年的心理素质,使其在日常生活以及学习生活中保持稳定的、良好的心理状态,在此基础上,也可以达到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的目的。

乒乓球作为一项汇集健身性、竞技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的国民运动,具有较高的锻炼价值。它不仅会对青少年的身心发展产生有益的影响,而且也会有益于青少年之后的工作。实验证明,长期进行乒乓球运动可以增强人的智力,提高工作效率。在打乒乓球的过程中,手、眼和脑相互配合,许多微妙之处对技术、节奏感、计谋以及体能的要求,使得青少年在进行活动时,潜移默化地反映出非凡的自我完善和自律精神。

乒乓球运动中对体能的要求是极高的,这有益于培养青少年坚忍不拔的韧性。再者,乒乓球运动不是一项单人活动,发球之后,必有接球。这就增强了青少年团队的协作意识,进而培养了团队精神。从这一意义出发,学习乒乓球,锻炼体能的同时,青少年也扩大了自己的社交范围,不仅感受到了运动带来的激情和快乐,也因为共同的兴趣爱好,青少年可以结交到更多的朋友,树立自信心,缓解消极情绪,提高学习的效率,从而使心情愉悦,人生目标明确。

在当前的国际背景下,乒乓球运动越来越受到重视,中国的乒乓球在国际上占有重要的地位。注重对青少年乒乓球运动中体能的训练,有助于青少年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乒乓球运动员。当成为真正的运动员便可站在更大的球台前展示中国青少年的风姿和中国力量。这对青少年的人生而言是一种积极向上的影响,同时,对国家的意义也是非比寻常的。

四、关于青少年乒乓球体能训练的建议

体能训练在各项竞技体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运动训练学理论表明良好的体能能促进专项技、战术水平的提高,反之会约束,限制其提高和发展[1]。这也就是说,体能训练重在培养运动员在艰苦环境下,身体各器官以及技能系统所能承受的超负荷的能力,从而达到生产机能和心理适应的目的。

(一)教练员从思想上提高对青少年体能训练的重视

教练员对青少年乒乓球体能训练的重视程度,直接决定着青少年对身体素质训练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培养专项身体素质的认知。青少年的教练员由于身份的限制,对乒乓球运动中的体能训练存在自己的认知和理解。基于青少年的年龄、身体素质以及心理成熟程度,教练员可能会疏忽对青少年应有的体能训练。

针对现实中的该情况,教练员应该从思想上重视对青少年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体能训练,端正该思想。相关部门可以聘请一些高水平的体能训练的专家或者教授进行教学,也可以利用网络介绍国内外乒乓球的发展趋势,学习科学的體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同时,可对优秀的教练员进行表彰,为其开展专门的座谈会,和其他教练员以及青少年运动员进行交流。这样不仅仅能够帮助教练员从思想上重视体能训练,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使青少年在乒乓球运动中的体能训练达到科学化。

(二)合理安排体能训练的时间

青少年处于学习的重要时期,对乒乓球的训练只能算是业余训练。教练员也并没有为青少年制定全年的训练计划、比赛计划甚至是个人训练计划。为了达到平常训练的效果,教练员一般会让青少年每周进行一次专项训练,有时训练时间也有限制。

从某种意义上说,这种不科学的体能训练不仅仅达不到训练的预期效果,还可能是浪费了青少年宝贵的学习时间。因此,必须合理有效地安排青少年体能训练的时间。首先,应当在青少年做好学校功课的前提下安排乒乓球的体能训练,这样青少年不会有心理压力。约定固定的训练时间和时长,根据青少年不同的身体素质制定训练计划,并严格执行。可以每天进行二十分钟的体能训练,一周进行一次专项训练,一个月进行一次体能检测。这样在保障乒乓球训练质量的基础上,又能让青少年有一个体能训练的周期,从而有利于青少年各方面的发展。

(三)根据乒乓球特点进行体能训练

20世纪80年代初,我国首次将乒乓球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写入体育院校通用教材[2]。教材中明确指出乒乓球的体能训练应该采用循环的训练方法,并且强调了速度素质、灵敏素质、力量素质以及耐力素质培养的重要性。

速度具体指的是人运动的速度,包括反应速度、运动速度以及移动速度。在乒乓球体能训练中,速度的训练可以安排为在规定时间内对瞬间移动的物体进行迅速的观察;也可以采取折回跑的方法训练移动的速度;运动速度的提高可以通过完成乒乓球运动的整个环节运动来进行练习。青少年的力量训练主要可针对上肢、下肢以及腰腹部。同时,可采取多球训练的方式增强青少年的耐力。对灵敏性的培养,可通过发球机进行定向或不定向打发球,循序渐进地训练。

五、结语

综上所述,乒乓球运动在国内外受到欢迎,中国的乒乓球在国际球台也有一席之地。该运动对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的发展能够产生多方面的有利影响,在具体的运动中需要特别关注体能训练。本文主要就青少年的身心发育特点、乒乓球体能训练的意义展开了论述,并提出了相关的建议,以期对青少年乒乓球的体能训练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体育院校通用教材.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5.

[2]体育学院教材编审委员会《乒乓球》编写组.乒乓球[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

猜你喜欢

体能训练建议青少年
消防员体能训练与应用
青少年发明家
接受建议,同时也坚持自己
青少年运动员体能训练的方法
好建议是用脚走出来的
对体能训练认识的理性回归
激励青少年放飞心中梦
新兵体能训练的伤病防护
让雷锋精神点亮青少年的成长之路
他为青少年开展普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