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思政视域下中学历史教学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
2020-11-06徐寅洁
徐寅洁
摘 要: 课程思政、立德树人、家国情怀在本质上是统一的,历史因学科特点有着培育家国情怀的天然优势。探讨家国情怀的丰富内涵,探索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路径,就是在实现“课程思政”立德树人的价值诉求。家国情怀内涵丰富,不能简单等同于爱国主义,今天,国际视野越来越成为家国情怀的重要内涵。中学历史教师应该多元化地利用素材,潜移默化地融入家国情怀。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立德树人 家国情怀 中学历史教学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各类课程都要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课程思政”的概念由此衍生。课程思政的本质是立德树人,从这个意义来说,课程思政是此前倡导的德育的延伸与升华,二者都是对教育的价值追求。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了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即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和家国情怀。家国情怀是其余四大核心素养的价值追求,五大核心素养培育的根本目的是立德树人。五大核心素养是实现历史课程育人的具体途径,立德树人是五大核心素养最终的价值追求,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核心与本质。五大核心素养中,与立德树人联系最紧密的,莫过于“家国情怀”这一核心素养。所以,家国情怀的培育、立德树人的价值追求与课程思政的实现,本质上是一脉相承的。
一、家国情怀的内涵
要想更好地实现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首先应透彻理解豐富内涵。《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指出:“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基于课标给出的概念,笔者认为家国情怀有以下五层内涵:
(一)仁爱之心。
“仁爱”是儒家思想的核心,儒家文化从古延续至今,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仁爱之心主要体现在关心、帮助、理解他人,具体表现为尊老爱幼、团结友爱、宽容谦和等。拥有仁爱之心,才会有共情能力,才能更好地感悟历史、关注现实。仁爱之心体现了历史课程育人的人文追求,是立德树人的最基本要求,也是家国情怀的最基本内涵。
(二)爱国主义。
梁启超先生在《新史学》开篇指出:“史学者,学问之最博大而最切要者也,国民之明镜也,爱国心之源泉也。”①历史是爱国之心的源泉,历史学科本身就蕴含着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有着育人的独特优势。岳飞“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抗金报国,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弃医从文,中国浩瀚历史上从不乏爱国人士的身影,爱国主义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根植于每一位中国人心中。但有人将家国情怀等同于爱国主义,这是狭隘且浅薄的。爱国主义是个人对国家的热爱、依存、支持,表现为反抗压迫、力图富强,甚至是牺牲自我的大无畏精神,爱国主义包含人们的归属感、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家国情怀的内涵更丰富,绝不简单地等同于爱国主义,爱国主义只是家国情怀的基本内涵之一。
(三)经邦济世。
经邦济世是爱国主义的升华。经邦济世不再停留于热爱祖国这一层面,而是进一步担负起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责任,是一种高度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表现为关心国家、居安思危、建设祖国。家国情怀的这一基本内涵,有利于实现中国梦,体现家国情怀的经世致用功能。由此可见,家国情怀不是空洞无用的精神追求,有现实意义。
(四)文化认同。
文化是一个民族和国家区别于其他民族的基本特征,文化认同是一种精神力量。笔者所说的文化认同,一是指对本土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二是指对本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家国情怀并不局限于“家”和“国”二者,对故土的热爱和认同是家国情怀的表现之一。相比国家,人们对自己生长的故土更亲切、依恋。笔者在此需要强调的是,文化认同是有选择的认同,并非全盘接收,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部分,我们应传承并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的糟粕,则应摒弃。文化自信建立在文化认同的基础之上,而文化认同、文化自信和爱国主义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爱国之情生成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加深爱国之情。
(五)国际视野。
徐蓝指出:“一般来说,家国情怀指的是一个人对自己国家和民族,乃至整个人类前途和命运所表现出来的深情大爱。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家国情怀的内涵是有区别的。在中国已经与世界密切联系成为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的二十一世纪,具有强烈的世界意识和国际视野,具有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抱负,应该是家国情怀的应有之义。”②(46)世界各国的联系日益密切,各国人类的命运息息相关,家国情怀不应该仅局限于本国。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更是证明了世界各国休戚与共,将中国放于世界范围内考量,更能凸显中国的大国气魄。此外,在了解世界历史文化发展的多样性之后,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才更显得深刻。有了文化比较,才有文化自信,若没有比较,那就是浅薄和盲目,而非自信。尊重文化多样性、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具有国际视野,是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
二、中学历史教学家国情怀培育的实施路径
(一)明确自身定位,融合教学育人。
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一书中认为“教育是人的灵魂的教育,而非理智知识和认识的堆集”③(4)。教师应该明确自身的定位,教师是教育者,教育和教学不同,教育包含教学和育人两方面。教师的职能不是“经院式教育”的机械灌输知识,而是将教育的文化功能和对灵魂的铸造功能融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达到课程育人的根本目的。此外,教师还应明确自己作为教育者,传输的不仅是知识,还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因此,教师应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做好学生价值观构建的引领者。
(二)合理利用素材,融入家国情怀。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历史这一学科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家国情怀育人素材,有着天然的育人功能。岳飞精忠报国、郑成功收复台湾、钟南山高龄奔赴一线……古往今来,有关家国情怀的育人素材数不胜数。中学历史教师要能够根据教材、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依据学情,选择适宜素材,合理整合内容,巧施善导,“润物细无声”地融入家国情怀。育人素材在精不在多,中学历史教师要能够深入挖掘素材。
笔者以部编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第8课《革命先行者孙中山》为例,简要讲述如何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融入家国情怀。新课标对这一课的要求是“了解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知道孙中山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④。仔细研读课标和教材后会发现,该课内容围绕孙中山这个人物展开,课堂教学可以以孙中山这个人物为线索,分“心系人民的家国情怀”“与时俱进的开拓勇气”和“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三个部分层层递进讲解。“心系人民的家国情怀”对应孙中山弃医从政,提出“天下为公”“振兴中华”;“与时俱进的开拓勇气”对应孙中山创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百折不挠的斗争精神”对应孙中山在失败中愈挫愈勇,最后成为公认的革命领袖。课堂最后,将三个部分总结升华为本课的课魂:责任与担当。这样,教师就能一步一步向学生融入孙中山忧国忧民、敢于担当的精神,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达到立德树人、课程思政的目的。
(三)讲好历史故事,感悟家国情怀。
比起讲述枯燥的历史知识,历史小故事更为学生所喜闻乐见。历史故事是中学历史课堂的“调节剂”,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节课堂氛围,但课堂上讲历史故事的目的不能仅停留在这一层面。陶衡哲曾说过,历史教育的基本功能是“揭露”而非“讲故事”。赵亚夫对此指出:“历史教育的真正价值恰恰是帮助学生拆去历史故事的各种包装,包括教科书给定的历史故事和没有写进教科书的历史故事。……使历史故事发挥思考功能的工具歸根结底是分析而不是描述。”⑤(14)历史课堂可以讲故事,但绝不能仅停留于讲述的层面。为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素养,教师要引导学生思考历史故事暗含的价值取向。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尚不具备足够的辨析历史故事真伪的能力,教师在选择历史故事时要选择可靠、有趣且有思考价值的历史故事。表面看似在讲历史故事,其实讲的不是故事,是故事背后的深刻意蕴。所以,中学历史教师不仅要讲清历史故事,更要讲好历史故事,于细节描述中引导学生感悟家国情怀,在理解中“同情”。
(四)利用乡土资源,创设校本课程。
历史是关于过去的人和事,学生对历史本身就具有距离感、年代感和陌生感,学生对于历史教材上的人和事,难以产生共鸣。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培养中学生的家国情怀,仅仅依靠教材效果不佳,年代过于久远的育人素材往往不利于学生感知和体验。利用乡土资源创设校本课程,一是弥补历史教材育人材料的不足,二是可以让学生贴近历史,了解家乡,产生情感共鸣,三是可以利用本土民族英雄的事迹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笔者以扬州为例,简要谈论如何利用乡土资源创设校本课程,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扬州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历史古迹和历史名人丰富。中学历史教师可以利用抗清名将史可法的事迹,将历史课堂设置在史公祠,拉近学生与历史的距离。在史公祠中,教师面对史可法的雕像讲述其英勇事迹,带领学生参观史公祠。教学结束之后,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心得体会,并在课堂上分享。利用乡土资源培育学生的家国情怀,有独特优势:不仅能加深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更能凭借近距离的接触、真切的感受加深学生对于家国情怀的理解。
(五)客观理性思辨,升华家国情怀。
家国情怀不是一味地鼓吹真善美,正面素材和反面素材相结合,才能更好地实现家国情怀的培育。赞美岳飞的忠勇,也要让学生了解秦桧的奸恶,叹服孙中山护国运动的舍生忘死,也要让学生了解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反动,有了比较,真善美才显得愈发可贵,学生对于家国情怀的理解才会深入透彻。所以,中学历史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选择的育人素材要具有对比性,正反面教育相结合。
此外,家国情怀的培育要遵循唯物史观的指导原则,中学历史教师要引导学生客观理性思考,培育学生辩证思维下的家国情怀。笔者以义和团运动为例,中学历史教师应肯定义和团“扶清灭洋”保卫民族的正义勇气,也应该引导学生客观理性看待义和团成员都是农民阶级造成的局限性。
家国情怀不是盲目的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中学历史教师既要传授积极正面的家国情怀,又要引导学生客观看待、理性思考中国在历史进程中遭遇的挫折,反思不足,才能进步。家国情怀不是简单的崇尚真善美,而是在客观理性的思辨下不断升华的深厚情怀。
三、结语
中学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是为了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立德树人是课程思政的本质。由此可见,家国情怀、立德树人、课程思政三者层层递进、一脉相承。
家国情怀的内涵丰富,不局限于爱国主义。值得注意的是,在今天,国际视野越来越成为家国情怀的重要内涵。中学历史教师在家国情怀素养的培育过程中,要遵循严谨性、客观性、艺术性的原则,选择真实可靠的素材,引导学生辩证理性思考,潜移默化地融入家国情怀。中学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实施家国情怀培育,不仅是教书育人的职能体现,更是教师与学生双方精神世界的对话,通过精神传递文化的活动,是人类历史文化的核心。
注释:
①梁启超.新史学.
②徐蓝.基于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课程结构与内容设计——2017版《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解读.人民教育,2018(8).
③雅斯贝尔斯,著.什么是教育.邹进,译.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④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2011年版).
⑤赵亚夫,张汉林.国外历史课程标准评介(上卷).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7.序言:借鉴·视野·发展.
参考文献:
[1]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1.
[2]宋雪地.例谈历史课堂“家国情怀”素养的落地[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9).
[3]叶敬玉.初中历史教学提升学生家国情怀素养的实践探究[J].江苏教育研究,2019(29).
[4]钟福堂.新课程标准下高中历史教学中家国情怀的培养[J].当代教研论丛,2019(3).
[5]葛茂升.家国情怀素养的内涵与培养[J].科教文汇,2018(2).
[6]彭云.例谈家国情怀素养之培育[J].中学历史教学参考,2019(18).
基金项目:本文系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省级重点项目《初中历史教学“课程思政”研究》,项目编号:201911117041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