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因乱冲突起,以呼雷电兴

2020-11-06张强

中学语文(学生版) 2020年9期
关键词:河伯东君神像

张强

师:这是《屈原》这部剧第五幕第二场,靳尚接到命令毒杀屈原,仍心有疑问,对郑詹尹说:“屈原是有些名望的人,毒死了他,不会惹出乱子吗?”结合剧本,用下面的句式说一段话。

(屏显)毒杀屈原可能会引发_________(这样的“乱子”)。

生:我认为毒杀屈原可能引发人民的议论纷纷。通过下文来看,河伯、婵娟已经“看得清楚”,他们“挺身而出”,慢慢地可能会有更多人“指天画地有所争论”,引起人心动荡。

生:这还是小事,我认为还会引发“派系争斗”,给国家带来直接“利益损失”。屈原认为张仪提出的秦国“割让的商於之地六百里”是假的,极力反对,如果不杀屈原,楚国内部就会形成两派斗争,很可能就得不到这块土地。

师:你预习得很到位,商於之地本就是楚国的,此时已被秦国封给商鞅;又处要冲,楚怀王当然十分渴望夺回这片土地。

生:所以,杀、不杀屈原都是个难题。而杀了他,可能会引发国内外的动乱。国内城里的人认为屈原委屈,不能杀死屈原,纷纷反抗统治阶级;国外的人认为楚国吏治腐败,君主偏听偏信,会借口对楚国兴兵问责。

师:所以说,郑詹尹口中的“乱子”暗含上述潜台词,构成强烈的戏剧冲突,当屈原被带到殿上,他“伫立睥睨,目中含有怒火”,此火不吐不快,于是他大声呼告。屈原对谁而呼?为何而呼?

(屏显)呼告是在行文中直呼不在面前的人或物,并与其说话的一种修辞方式。有呼人、呼物两种。

生:在本剧,屈原呼唤自然风雨雷电。呼告方式有两种:有的是先呼后告,如“风!你咆哮吧!咆哮吧!”我们能感受屈原对风的呼唤和渴求;有的是先告后呼,如“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采取了倒装的呼告方式,强调了告语,呼吁人民赶快行动。

生:屈原还呼告江河湖海,阅读时我发现呼告大多同排比、反复等短句叠加,一呼一告或一呼连告,如“啊,我思念那洞庭湖,我思念那长江,我思念那东海……”读来语调渐升,我们能感受到这种喷涌澎湃、潮来浪涌的力量。

生:不仅如此,为了加强语气,呼告多用感叹句、反问句的句式发出,“我这快要使我全身炸裂的怒火,难道就不能迸射出光明了吗?”用的就是反问句,强烈表现屈原甘愿赴死、以死明志的精神。

生:刚才同学提到反复的修辞,本文多处反复的修辞都是由短句构成,“你劈吧,劈吧,劈吧!……劈开,劈开,劈开!”一口气一个词,表明屈原鲜明的态度和坚定的信念。

生:这位同学朗读时,“劈吧”读得很坚决。大家看,呼告语还带有“啊”“呀”“吗”“吧”等语气词,如“啊,电!你这宇宙中最犀利的剑呀!”“把你这东皇太一烧毁了吧!”因为这几个句子中的语气词的韵母都是a,读起来声音浑厚响亮,表现出屈原内心惊天动地的呼喊。

师:你独具慧眼,语气词是呼告语的情有独钟。“a”韵母属于开口呼,开口度大,感情强烈。我们读这几个句子感受一下。(读略)

生:我注意到一个句子“哼,还有你这河伯……哦,你河伯!”句子中两个开口呼,前一个“哼”是表示屈原的痛恨、不屑,后一个“哦”表示什么呢?

师:你很有想法,关注到了剧本的矛盾点。“哦”这里可能有两个读音“ó”“ò”,(板书)我们边读边分析。

生:结合上下文来看,第一个河伯应是“神像河伯”,第二个是钓鱼的那个河伯,所以“哦”应该表示恍然大悟,读ò。

生:我不这么认为,两句中间有个“……”,看来屈原思绪停顿、意思转换,也可理解为屈原为能遇到知音而惊奇,甚至有点得意,所以读ó,毕竟他说过“举世混浊我独醒”,引出下文对河伯和婵娟的回忆和惋惜。

师:一个语气词,竟然被同学们解读出这么多意蕴。

生:屈原还对神像背后的神仙呼告,“你,你东君,你是个什么东君?”屈原向统治集团及其帮凶呼告,以此表现对他们的不屑、谴责和愤恨。

师:如果这个句子换成这样(出示),还能表达出这种情感吗?

(屏显)东君,东君是个什么东君?

生:我认为不可以。原文连用三个第二人称“你”,直抒胸臆,仿佛屈原面对东君,慷慨陈词,十分有气势;也有真实的阅读感受。

师:我们带着这种气势和感受,读一下,注意重读“你”“什么”。

(生读)

师:亚里士多德说:“悲剧总是摹仿比我们今天的人好的人物。”郭沫若也说:“我把这时代的愤怒復活到屈原的时代里去了。”结合背景资料,谈谈剧中呼告对象的象征意义。

(屏显)写作背景:1941年,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皖南事变暴发,国民党大肆捕杀共产党人和进步知识分子。

生:“风雷电”象征带来光明和正义的力量和武器。

生:“洞庭湖”等象征人民群众海水般浩荡势力。

生:“神像”象征昏庸无能、蛊惑民众、杀害忠良的当权者。

师:《雷电颂》这段独白,读起来荡气回肠、感慨悲壮,齐读:

白衣屈原呼为旌,

借古讽今斩鬼神。

举世混浊盼光明,

风雨神殿雷电兴。

[作者通联:山东淄博市临淄区齐陵二中]

猜你喜欢

河伯东君神像
“河伯”形象的文化精神透视
小说的互文与改写——读东君短篇小说《与杨志共饮》
李真 为神像赋新韵
神像与游走:文昌出巡非遗口述史系列之十一
山茶花
温暖的情境
——读李东君的新作
李东君作品
现在在哪里?
人神传说之河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