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奶牛在干奶期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要点
2020-11-06惠庆亮薄永恒魏茂莲李有志
惠庆亮 薄永恒 魏茂莲 李有志
摘 要:奶牛干奶期是在完成1个泌乳期(305d)后,妊娠末期至分娩前,约为2个月,即从干奶之日起到分娩时止。干奶期母牛虽不产奶,但此期间的饲养管理却十分重要,不但能够保证母牛在妊娠后期体内胎儿的正常发育;还可以使母牛在妊娠后期有充分休养时间以恢复体况及乳腺。
关键词:干奶期;妊娠;乳腺;酮病;产褥热
中图分类号:S8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015041
农业部规定,奶牛存栏大于100头,可视为规模化养殖。通过走访山东省日照、临沂、滨州、枣庄及威海等地,发现规模化奶牛养殖业逐渐发展起来,拥有千头以上奶牛的养殖场有4个以上。通过调查发现,产前产后奶牛疾病,如皱胃变位、酮病、产乳热、乳腺炎及子宫内膜炎等,对奶牛养殖产生很大影响。秉承“养防结合”的养殖理念,现将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控要点分析如下。
1 干奶期母牛的饲养管理要点
参照干奶期母牛日粮营养成分的含量(见表1),根据干奶期母牛的生理特点和干奶期饲养目标,可将干奶期的饲养分为2个阶段,干奶前期和干奶后期。
1.1 干奶前期饲养要点
干乳前期是指干奶之日起至泌乳活动完全停止、乳房恢复正常为止。这一期间,为了充分满足母牛日常营养需求,需要在粗饲料中适量添加精细饲料,但要尽量减少青绿多汁饲料和副料的添加,如豆腐渣、花生饼等。营养状态不良的奶牛,要给予丰富的营养元素,使其在产前体重比泌乳末期增加50~80kg,一般按产奶10~15kg·d-1所需的饲养标准进行饲养,即日喂8~10kg左右的优质干草,15~20kg多汁饲料与3~4kg的混合精料,要控制粗饲料和多汁饲料的喂量,以免压迫胎儿。营养良好的干奶期母牛,一般只饲喂优质的粗饲料、食盐和矿物质,任其自由舐食即可。
1.2 干奶后期饲养要点
干奶后期是指从母牛泌乳活动完全停止,乳房恢复正常到开始分娩为止(即产犊前2~3周)。此期间母牛要适当增重,体况要达到中等程度,不宜过肥。其日粮要以粗饲料为主,适当增加精料喂量,在分娩前6周开始增加精料给量,体况差的母牛要更早些,体况好的母牛可晚些,每头牛每周增加0.5~1.5kg精料,直到平均每100kg体重采食1.0~1.5kg混合精料为止;供给充足饮水,使母牛日增重500~600g,全干奶期增重30~36kg。
1.3 干奶期管理要点
注意保持环境卫生,经常消毒,避免母牛剧烈运动;冬季饮水温度应控制在10℃以上,不饮冰冻水,不喂腐败发霉变质饲料;经常刷皮肤,有条件的可以安装自动刷牛机。
2 干奶方法及技术要点
母牛泌乳期不会自动停止泌乳,必须人为采取一定方法和措施,使泌乳期的奶牛停止泌乳,这一过程称为干奶。现将常见干奶方法及技术要点分析如下。
2.1 逐渐干奶法
指在预定干奶期的前10~20d,逐渐减少饲喂青绿、多汁饲料,如青草、块根以及青贮饲料,适当增加干草,严格控制饮水,为干奶期做准备。同时,饲养人员要停止用温水给母牛擦洗、按摩乳房,改变挤奶时间,并将挤奶次数由3次·d-1,逐渐减少为1次·d-1,待日产量降至4~5kg时停止挤奶,整个过程10~20d。
2.2 快速干奶法
前期过程同逐渐干奶法,但当母牛日产奶量降至8~10kg时即停止挤奶,整个过程4~7d。
2种方法的比较见表2。
2.3 注意事项
无论是逐渐干奶法还是快速干奶法,当日产奶量达到规定标准时,每次都要将乳房内的奶挤干净,特别是最后1次要挤得非常彻底,然后对每个奶头用5%碘酒消毒,向每个乳头内注入10mL青霉素软膏(食用油40mL,青霉素20万uL,金霉素100万uL,磺胺粉适量,用甘油拌匀即可),用火棉胶将乳头封住。
干奶后3~4d,要加强观察母牛乳房变化,如果出现乳房肿胀不消,且逐渐发红变硬、滴奶,或触碰表现出疼痛等现象,说明此次干奶失败。需立即将母牛乳房内的奶全部挤干,并再次重复如上措施操作1次即可。
3 干奶期疾病防控要点
母牛产前产后发病率占总发病率60%~80%,常见病有乳房炎、酮病、皱胃变位及难产、胎衣不下、产褥热、子宫内膜炎等,都与干奶期的饲养管理有着密切关系。
3.1 乳房炎
乳房病是奶牛养殖中较为常见的疾病,对奶牛养殖业危害最大。据统计,临床型乳房炎占奶牛总发病的21%~23%。通常母牛在完成泌乳期后,乳房会有一定损伤或感染,导致乳腺细胞变性和对抗感染抵抗力降低,增加微生物病菌感染几率,引发各种炎症。因此,要加强干奶期母牛管理,定期查看奶牛乳房,一旦发现红肿异常,要立即采取措施进行科学处理与治疗,降低疾病发生概率;在干奶过程中,要严格按照2.3措施处理;在奶牛产犊前的7~10d内,每天要对乳头药浴1~2次,常用药浴药物有4%次氯酸钠、0.3~0.5 %洗必泰、0.2 %过氧乙酸和0.5~1碘伏,可有效降低感染率达50%~80%;干奶后期严禁饲喂酒糟、饼粕类饲料,有效控制盐的饲喂量(日饲喂量不超过50g),增加麸皮的喂量,减轻乳房水肿发生;对于病情严重、疗效不佳的患有慢性乳房炎的病牛,要及早淘汰。
3.2 酮病
干奶期供应能量水平过高,母牛产前过度肥胖,严重影响产后采食量的恢复,会使机体的生糖物质缺乏,引起能量负平衡,产生大量酮体而发病,又称消耗性酮病。据调查,有相当一部分奶牛场习惯将干奶期母牛和泌乳牛混群饲养,使干乳牛采食较多精料,引起母牛产前过度肥胖而引发此病。故在干奶期一定做好分群管理工作,合理配置干奶期母牛的日粮和各种营养成分的含量,控制干奶期母牛体况在3.5分左右。在产前4~5周,逐渐增加能量供给,精饲料中粗蛋白含量不超过16%~18%为宜,碳水化合物应以磨碎玉米为佳,不要随意改变日粮配方。在酮病的高发期喂服丙酸钠(120g·次-1,2次·d-1,连用10d),也能达到较好预防效果。
3.3 前胃疾病及皱胃变位
干奶期正是母牛的妊娠后期,胎儿生长速度加快,胎儿超过1/2的体重都是在该期增长的,随着胎儿的迅速增长,占据腹腔,消化系统受压,消化能力降低,加以干奶后期精料的增多,易引发母牛前胃迟缓、瘤胃积食等前胃疾病,甚至引起皱胃向左或向右发生扭转,超出正常生理范围而引发皱胃变位。据报道,每天每头牛喂给2.5~4.5kg长干草,能有效防止皱胃变位及消化机能失调。
参考文献
[1] 张廷国.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要点[J].现代畜牧科技,2020(02):26-27.
[2]張建.奶牛干奶期乳房炎的综合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20,41(07):75,78.
[3]张兵.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J].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20(03):103.
[4]涂彦丽.干奶期奶牛的饲养管理要点[J].吉林畜牧兽医,2020,41(01):51-52.
[5]张旭.奶牛干奶期的饲养管理技术要点[J].当代畜禽养殖业,2019(05):21-22.
(责任编辑 周康)
收稿日期:2020-07-30
作者简介:惠庆亮(1980-),男,本科,兽医师。研究方向:畜牧兽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