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不起,我是一个“三máng”青年

2020-11-06俞嘉怡

读者·校园版 2020年22期
关键词:抗疫家乡防控

俞嘉怡

我学的专业是汉语言文学。在大一下学期的时候,我突然对视频剪辑有了浓厚的兴趣,在B站自学了Adobe,整天与PR、AE、AU、AI为伴,从一个“菜鸟”慢慢成长为可以独立构思、拍摄并剪辑一部片子的“秃头大学生”。在拍片的这一年,我感受最深的一句话是:要学会给自己做减法。

大一入校时,我觉得自己追求的自由终于来了,兴致勃勃地报名加入了班级团支部、学生会、新媒体运营中心等组织,对即将到来的五颜六色的大学生活满怀期待,然而在之后的生活中,我却成了一个“忙”“茫”“盲”的“三máng”青年。

我知道这样的自己不是当初自己想成为的样子。明明没必要去加入那么多组织,明明没必要与周围的同学进行那么多的比较,明明没必要那么好强地时刻追求完美。毕竟我希望我的大学4年生活能让我通向我想要去的地方,而不是所谓正确的地方,我希望我前进的力量来自内心,而不是来自外界。

慢慢地,我明白了,大学给了我们更多的自由,是为了让我们可以抛弃原来的种种标签,成为一个新的自己。如果不去试错,我就永远不会成长。

然后,我开始给自己做减法。

大二的我現在一边在学校进行专业学习,一边投入到我无比热爱的融媒体行业,课余时间在一家传媒公司实习。与其说大二就开始实习是一种挑战,还不如说是帮助我发现另一个自己。疫情期间,我和公司的伙伴们一起拍摄了很多纪录片和短视频,用镜头记录了家乡人民与疫情抗争的日日夜夜,累计点击量达8000多万人次。

我作为返乡大学生,在疫情防控中迅速响应号召,主动去有关部门报到,助力家乡的疫情防控工作,依托“团员回社区报到”工作机制,下沉到社区抗疫一线。不能支援疫区,那就守护好家乡。我按照有关部门的部署,在全县主要进出口协助工作人员做了排查登记、体温测量、搬运物资等工作,协助交警疏导交通。在进行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的这几个月,我深入挖掘家乡人民抗疫中的“雷锋”,拍摄了以外卖员为主人公的专题片,用镜头记录家乡人民抗疫的故事。有一分热,发一分光,用自己的力量为打赢战“疫”添砖加瓦。

拿着相机拍摄、捧着电脑剪辑的时候,是我最开心、最轻松的时刻。我学会了从每一件小事中找到让自己舒服的点。这一年时间,我进步了很多,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也在此过程中学习了不少技能。我希望每个人都能拥有让自己快乐的能力。

我的好朋友T和我说过一段话:“希望你跑快点,但又不想你跑得太快摔倒,希望你能早日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想和你一起跑下去,我们都别掉队。”我看到这些话的时候,感觉就像漂泊在海上的船只突然找到了领航的大船,内心的不安和狂躁都一扫而光,不再无依无靠。朋友给我的祝福代表她知道我期待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但是不要害怕期待,她们希望我过得好。

想要拥有快乐的人生就要学会做减法。找到自己感兴趣的那一个点,认准自己的目标,明确知道自己要去哪里,要做什么,在高峰和低谷之间不断扩展自己。这种时候是成长最快的时候,很累,也很孤独,但是我们要手握坚定,变成巨人,踏着力气,踩着梦想。

虽然这一年还是有很多遗憾,但遗憾才让快乐更加可贵。我们在做自己喜欢的事时,总会听见不同的声音——支持和鼓励,嘲笑和否定,还有一些披着玩笑外衣的讽刺和挖苦。不过这些都不能成为我们放弃的理由,没有什么问题是不能解决的。

(作者系我刊第一期校园通讯员,视觉中国供图)

猜你喜欢

抗疫家乡防控
“画”说抗疫
配合防控 人人有责
精准防控 同心战“疫”
团结抗疫
防控疫情 从我做起
抗疫中的“中国制造”
抗疫作品展
争分夺秒的防控导弹车组
夏天的家乡
家乡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