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苏北琴书的发展现状与对策研究

2020-11-06范宁宁

曲艺 2020年8期
关键词:苏北艺人

范宁宁

苏北琴书,民间俗称“打扬琴”“打蛮琴”①,它的形式源于明末清初的民间小调,清代道光年间于宿迁地区形成了较为完备的艺术形式,流传于宿迁、徐州、淮安、连云港等苏北地区和鲁南、皖北、豫东等地区。

据记载,“光绪二年,琴书艺人们在宿迁县皂河镇西王春圩设香堂,推举宿迁艺人李义成为首任堂主,设立柴门,订门规、排字号”。②由此可见,苏北琴书在光绪年间的发展规模。在之后的百余年时间里,苏北琴书名家辈出,特别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其发展更为迅速。据不完全统计,到20世纪80年代,仅宿迁籍的琴书艺人就有150多位③,出现了朱邦霞、崔金兰、孙成才、张银侠、张栋宝、王道兰、高小眼、王作营、丁舞、李全营、魏云彩、惠忠刚等众多知名艺人。他们改编、创作、表演的大量长篇曲目被灌录为唱片、磁带,为满足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作出了重要贡献。而苏北地区“无(琴)书不成集”的说法,更说明了当时苏北琴书的受欢迎程度。笔者就是在这种环境中喜欢上苏北琴书的。

但随着群众文化生活的日益丰富,苏北琴书也同其他姊妹曲种一样,逐渐面临人员青黄不接、演艺市场萎缩的困境。当前,苦苦支撑这门艺术的艺人群体,60岁以上的硕宿较多,而几乎没有40岁以下的生力军。如朱邦霞老师已年过九旬,宿迁的省级传承人张银侠、张金贵都已年过七旬,李全营、惠忠刚、汤庆和、陈昭戎等也有60多岁,最年轻的省级传承人周银侠年近五旬。尽管苏北琴书在2009年6月就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地方政府也及时采取了一些保护措施,如开展苏北琴书进课堂、“琴鼓村村行”等活动,并鼓励民间艺人收徒,但相对于苏北琴书的总体衰落形式而言,这些努力仍如涓水救火,效果不彰。

一、苏北琴书衰落原因分析

笔者是苏北琴书第九代传承人,曾在宿迁、徐州和安徽、山东等省苏北琴书流传较广的地区采风学习,在与艺人们广泛交谈并与相关部门深入交流后,总结出苏北琴书衰落的几点原因。

(一)新兴的文化娱乐方式稀释了听众浓度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苏北部分农村地区的经济仍相对落后,群众的娱乐方式有限,传统的苏北琴书还是主流。那些琴书表演者半艺半农,农忙时下地干活,空闲时说书唱戏,时常应乡亲们的邀请唱个晚场。

20世纪末以来,各种娱乐方式大量出现。电视的普及和稍晚到来的网络传媒,削平了授受间的高低差,多种娱乐方式和大量娱乐节目漫延而来,稀释了苏北琴书的受众浓度。在新娱乐方式洗礼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更追求时尚,多数对充满乡土味的苏北琴书没有多大兴趣。可以预见,当仍旧喜欢苏北琴书的老人们逐渐离去后,苏北琴书的受众群体还会进一步萎缩。

(二)收入下滑导致演出阵地缩小、艺人流失

苏北琴书发展传承的根一直在民间,老艺人们曾靠它养家糊口、维持生计,甚至发家致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物质需求得到不断满足的情况下,群众日益高涨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一段时间内刺激了苏北琴书市场的繁荣。笔者小时候生活在苏北农村,苏北琴书的演出场所还比较多,基层的集市上多有固定的露天撂地书场供艺人们表演。当时每逢大集、庙会时,都有大量艺人汇聚书场进行表演,而听众则会根据自己的喜好扎堆听书。有名气的琴书艺人还经常应邀参加一些婚丧嫁娶的商業演出,或应邀在当地的电视台连续播讲长篇大书。

张银侠、张金贵、周银侠等艺人,所到之处,广受追捧,演出收入也十分可观。如笔者于2019年8月10日采访苏北琴书省级传承人张银侠时,他就曾回忆:“20世纪80年代,在集市上一天演出的收入在20元左右,除去休息不演的时间,一个月下来也有300元至400元收入。若赶上春节、元宵或者庙会,一天的收入可达50多元。”一些知名艺人还应中国唱片总公司和一些音像公司之邀,录制长篇大书,收入也颇为丰厚。还有一些颇具生意头脑的艺人,通过成立音像公司,专门录制、销售自己的作品,如张桂银的“桂银音像”,周银侠、李全营、牛崇祥的“三仁音像”等。他们录制的长篇大书深受消费者喜爱,也给他们带来了非常可观的收益。所以,在成名求利的双重驱使下,当时有不少年轻人学习苏北琴书。

但随着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和城市建设对劳工的需求增长,农村人口中外出经商务工者越来越多,收入也还不错。在经济利益的驱使下,许多年轻艺人纷纷退出琴书表演舞台,或做生意,或外出务工。特别是2000年以来,苏北农村人口外出数量进一步增加,书场逐渐消失。而近些年来,婚丧嫁娶鼓励新事新办,一切从简,琴书艺人的演出阵地进一步被压缩,电视、广播等媒体也不再播放苏北琴书。目前,苏北琴书艺人主要是参与一些政府组织的文艺活动或者慰问演出,演出阵地损失殆尽,从艺者队伍也基本处于青黄不接的状态。笔者于2019年10月5日采访苏北琴书省级传承人张银侠时,他就介绍说,自己从60年代至今共收有徒弟10人,目前坚持从艺的弟子仅1人。而截至2019年6月,宿迁地区从事琴书表演的艺人仅有9位。苏北琴书的从业艺人流失严重。

(三)苏北琴书学习难度较大

与部分姊妹曲种一样,苏北琴书对艺人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这在无形中升高了艺术的门槛。

1.从艺者要具备把唱、说、奏、演融于自身的能力。演员在能唱、擅奏(扬琴或者坠胡)、会说(说白)、会演之外,还要能一人分饰多角,灵活地在不同的人物之间转换。

2.从艺者要具备随机应变的能力。如歌剧、戏剧等表演艺术,有设计好的脚本和固定的旋律,表演者只需按照设计好的程式或旋律完成表演。但鼓书、琴书等的中长篇作品一般没有统一的文稿脚本,音乐旋律也较为灵活,甚至唱词也能根据词韵、调式自由发挥。这就要求表演者能根据故事不同的情节、环境,以及现场观众的反应灵活调整表演。所以同一部作品,即使是同一个表演者,其唱腔唱词都可能“一遍拆洗一边新”,时时发生变化。

3.从艺者要具备较强创作能力。传统上,苏北琴书没有专职的编剧和作曲者,表演者往往要完成创作、编曲、演出的“一条龙”工作。老一辈从业者有不少是文盲或者半文盲,作品无法形于纸面,艺术传承多用口传心授的方法。特别是长篇大书因人物众多、剧情多变,师父在口传时难免顾此失彼,弟子也未必能记住所有的唱词和唱腔,而只能记住故事的大体情节。因此在表演时,表演者往往要根据自己的理解二度创作。此外,苏北琴书在唱词和唱腔的运用上有框格而又不拘泥于框格,灵活多变。总的来说,不论表演短段还是中长篇作品,从艺者没有一定的创作能力,很难成为一名优秀的艺人。

(四)学校教育的忽视

苏北琴书在20世纪60年代时也曾短暂进入学校,孙成才、朱邦侠等老一辈琴书艺人曾受邀到邳州曲艺学校和徐州戏校任教,培养了惠忠刚、王昌银、李全营、魏云彩等诸多弟子。后来由于各种原因,苏北琴书逐渐退出学校专业教育体系。学校教育的缺失是苏北琴书表演人才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

二、对策研究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由于受众减少、艺人流失、演出阵地萎缩、学习难度较大、学校教育忽视等原因,苏北琴书目前的发展态势不容乐观。所以有针对性的整改和挽救措施,将是重振苏北琴书的重要手段。

(一)培养受众市场

1.加强正面引导,坚定文化自信。苏北琴书作为根植于苏北大地、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的一种艺术形式,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内是人民群众重要的文化娱乐方式。当前,不少年轻人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关注度明显不高。在这种情况下,相关部门应该从源头把关、从新生代抓起,深耕大中小学文化教育土壤,积极加强对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正面宣傳,让下一代在“接触——认识——喜欢——享受”中逐步树立起对苏北琴书的正确认知,相信我们的传统艺术并不“土”。

2.拓展舞台阵地,扩大苏北琴书受众范围。老话讲“跟着木匠会拉锯,跟着瓦匠会和泥”,潜移默化与环境熏陶对教育和传播很重要。要想让更多的受众喜欢苏北琴书,就必须让他们经常看到、听到。因此,我们有必要在老艺人还健在的情况下,鼓励和帮助他们把表演的舞台搭进社区、学校、剧场、工厂企业,搭进人民群众中间,特别是年轻人中间。

(二)培养人才

1.推动苏北琴书进课堂。2018年9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艺术教育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就目前而言,中国的艺术教育呈现“西风压倒东风”的态势,优秀传统艺术因子匮乏。有鉴于此,相关部门可以充分挖掘曲艺艺术灵巧、轻快、易上手的优长,探索在当地中小学开设苏北琴书欣赏课和兴趣班的可能性。欣赏课是普及性的基础班,既可培养潜在的听众,又能选拔热爱琴书和具有天赋的孩子进入兴趣班,兴趣班的学生则重点作为苏北琴书的后继人才培养。

同时,还要鼓励当地高校音乐专业院系把苏北琴书纳入教学体系中,并推动社会力量和高校开展合作,尝试建立传承基地和市场营运体系,在夯实苏北琴书根基、疏浚苏北琴书人才流动河道的同时,积极探索苏北琴书在新时期的市场运作方式。

2.积极发挥老艺人的传、帮、带作用。当前苏北琴书在部分高校中有留痕但缺乏存在感,授课老师多缺乏对苏北琴书的深入了解,有时仅将其作为鉴赏内容或者教学案例,学生对其的接触也只能是蜻蜓点水。传承不能借助学校体系化教育优势,自然也无法真正为苏北琴书培养人才。所以,相关高校应当探索苏北琴书民间传承人走进校园的路径,让他们能站上讲台,为学生传承真正的技艺,也让莘莘学子能够学习到原汁原味的苏北琴书。同时还要鼓励在苏北琴书方面学有所长者留校任教,着力构建教学相长的良性循环体系。

(三)保证收入基础,探索建立就业渠道

一直以来,苏北琴书从业者多是自由职业者,过着半农半艺、半工半演的生活,比赛或演出只是一时之选,不能为他们提供稳定的工作和收入。苏北琴书要发展,就要让从业者干的有信心,演的有奔头,于自我活化中产生出推动苏北琴书发展的力量。

1.保障就业渠道。一是要进一步发挥专业院团的作用,为苏北琴书优秀从业者提供较稳定的工作保障。如宿迁市曲艺队在20世纪80年代曾吸收并培养了众多琴书名家,为苏北琴书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也为当前相关部门探索苏北琴书保护路径提供了有益借鉴。二是要稳步建立苏北琴书的市场化演出态势,在有效保护的基础上使相关从业者明了当代演出市场的运行规律,进而在市场中找到自己的位置。

2.合理增加从业者的收入。一是通过政府购买的形式,组织艺人进行惠民演出。如宿城区文化馆就长期坚持政府购买文艺演出,推出了“周末书场”“琴鼓村村行”等一系列惠民演出活动。二是加强对艺人的奖励力度。对于在各级各类比赛中获奖的艺人或者作品,地方文化部门应当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以保证艺人的从业和创作积极性。

(四)创新发展

进入新时代,随着人民群众审美素养的提升,有些老的表演方式、演唱方式和曲目已经适应不了市场需求,必须改革创新。

1.创新表演方式。目前,自媒体发展迅速,观众更注重艺术或者娱乐方式在听、看、思、互动等方面的综合愉悦度。因此,苏北琴书要在保持本质特色不变的情况下,合理借鉴其他舞台表演艺术的视觉特质,改变原来肢体表演少、表情变化少的较为单调的表演形式,加强与观众的互动。

2.创新演唱(演奏)方法。笔者曾经在南京师范大学做过一个小范围的调查,95%的学生认为苏北琴书的唱法土,声音怪。笔者结合自己的专业分析认为,大学生们之所以对老一代苏北琴书艺术家的演唱方法和声音效果不感冒,原因在于苏北琴书的艺人们不太讲究气息等演唱技巧运用,多使用大白嗓演唱,声音干、紧、尖。许多艺人在过了中年后嗓子都会变哑。所以,在保持苏北琴书唱腔韵味的基础上,艺人们应该学会运用气息,学习绕过喉头演唱的方法,多用头腔共鸣的方法。这样既能保留琴书的特有韵味又能使年轻人喜欢,还能保持表演者的艺术生命力。

3.创作新书。苏北琴书的作品多为传统故事,如《杨家将》《包公案》《三敲墓门》《七侠五义》《白蛇传》等。这些书都是历代艺人千锤百炼的经典之作,在民间流传已久。而在保证经典永流传的基础上,苏北琴书艺人还要紧跟时代步伐,创演反映时代风貌、符合大众审美需求、表现当代生活的新书。但老一辈琴书艺人受自身条件限制——年纪偏大、理解能力欠缺、文字功底不强等——很难承担起说新唱新的任务。所以,文化部门要在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的基础上积极制订作品创演计划,鼓励专业的创作人员向苏北琴书倾斜精力,鼓励民间艺人大胆创作初稿,再由专业人员深入修改。

三、结语

苏北琴书的保护与传承是个系统工程,不可能一蹴而就。笔者认为,要坚持“保护第一、抢救为主、传承发展”的理念,依靠政府、艺人、社会、学校等多方面力量共同推动苏北琴书的振兴。从2005年国务院办公厅和文化部相继下发《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见》等文件开始,苏北琴书于2009年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宿迁市宿城区人民政府也于2013年建立了相关的保护和传承机制,并推出加大作品创作奖励力度,以政府购买形式鼓励老艺人通过“琴鼓村村行”深入基层演出,推动苏北琴书教育进入小学等措施。这些措施已经取得了一些成绩。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仍要坚信,只要多措并举、稳步推进,苏北琴书保护和传承工作一定会迈上新台阶。

注释:

①②《中国曲艺音乐集成》全国编撰委员会、《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苏卷》编撰委员会编:《中国曲艺音乐集成·江苏卷》,中国ISBN中心1996年出版,第105页。

③张衍户、力志:《苏北大鼓苏北琴书名篇名段集锦》,江苏人民出版社2017年出版,第1页。

(作者:南京师范大学艺术教育中心讲师)

猜你喜欢

苏北艺人
朝三暮四
老艺人的匠心
艺人指数Top10
“西芹”老太
秦吉鸟,只为懂爱的人传情
花灯艺人
猴子杀鸡
爱你有罪
永远不说再见
浅眠里的一场蓝色流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