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思政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运用

2020-11-06王界美

文教资料 2020年21期
关键词:高校思政教育积极心理学教学应用

王界美

摘   要: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不仅限于学生的教育工作中,还必须与学生行为和情感的调整、品行的培养等,建立起密切的联系。随着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积极心理学理论逐渐应用于高校思政教学中。应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和积极的学习生活心态,教会学生如何体验快乐、创造幸福并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人生。本文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积极心理学实际应用展开分析,为积极心理学发挥出实际的应用价值提供参考。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积极心理学   教学应用

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应用,既可以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能,又可以让学生面对负面情绪时形成积极思维。借助积极的、健康的引导和帮助,使思政教育的实际教育力量得以体现,对学生的心灵和情感予以震撼,促使学生们形成良好的品性。

一、高校思政教育中积极心理学的基本概述

积极心理学包含的内容具有多样化特征,具体体现在让学生树立积极的思想意识,还可以让学生学会如何调整情绪和情感。在高校思政教育中,应该积极关注积极心理学的重要地位,使其发挥出良好的教育价值,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有力的支持。

积极心理学的理念,就是让学生对待过去要坦然,对待现在要珍惜、要享受,对待未来要乐观。也就是说,在高校思政教育方面,借助这些积极的理念培养学生知识、情感、意思及行为举止的综合素养,让学生真正富有才华,勇敢面对情感的失落,形成良好的行为举止。在高校教育中,合理运用积极心理学的观点,能够让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发生明显的变化,改善心理状态,即便面对多重压力,也可以保持积极健康的心态,由此更好地应对学习和生活中的挫折。

学生要保持乐观心态,愉快地学习和生活,无论面对怎样的社会生活都要有感恩的心。若是学生们可以保持相对积极、乐观的情绪,则可以彰显出较强的自我调节能力,对于教育的积极接受程度会随之提高,在生活中更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挫折、困难和挑战。

在高校思政教育中,教师应该重视学生情绪体验能力的进一步强化,使学生们拥有良好的情感体验,由此保持相对理想的自觉学习动力,加深对思政教育意义的理解,还应提高学生感悟能力,促使学生人生感悟和积极情绪体验相互促进。合理采取教学方案,让积极心理学的教育价值充分体现,使学生真正接受对应的指导,在学习过程中树立健康的心态,与同学和老师建立良好的关系,为日后发展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二、积极心理学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的运用

在新教育形势下,教学方式改革对高校学生思政教育的作用日益突出。高校教育者应重视艺术化、科学化的教育方式,帮助学生们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还应该让他们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逐步彰显高尚的道德品质,对于生活和学习抱有积极健康的心理。积极心理学的合理运用,可以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认识,还能适当规范基本的行为,对于大学生的长远发展和进步具有深远的意义。应该积极重视积极心理学相关内容的使用,将其与思想教育相结合,由此发挥出最大的教育成效。

(一)重点关注心理疏导,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

心理问题现已成为影响社会进程的重要问题之一,应该积极关注当代大学生们的心理健康状况,采取合理的措施,保证更好地疏导和帮助,让学生们拥有健康体魄的同时,保持相对积极、乐观和健康的心态。学生积极心态的培养是思政教育的重要环节,高校应该重点关注思政教育,结合形势做出合理改变,保证全面细化具体的流程,加大教育内容心理疏导的力度,强化德行的实际感染力,确保学生们的未来期望得以满足,让学生在学习中树立对未来的展望目标,调动学习自主性和积极性,形成积极向上的氛围。

结合当前大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分析,虽然很多大学生拥有良好的生活条件,但一些人的心理存在问题,面对困难和挫折的时候,缺乏积极的心态。面对这样的情况,高校需要积极制订科学合理的教学方针,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基本切入点,将积极心理学的内容适当融入其中,帮助学生塑造健康的心理,为人生之路奠定坚实的基础。

高校思政教师除了讲好每一堂课外,还要在课下注重思想政治工作的教育方式:第一,重视学生的根本地位,充分尊重个性化特征,从学生的情感出发,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情感观念;第二,积极做好引导者,陪伴并帮助学生,与之建立起密切的关系,让学生真正认识到积极心态对自己人生发展的重要性;第三;与学生相处时,既要通情又要达理,在情理结合上求平衡,让学生认识到与人相处要平和,与人处事要冷静;第四,在处理相关问题的过程中,应该重视原则性和灵活性等,循序渐进地分析具体的结果;第五,逐步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中,了解他们的内心所需,让他们感受到思政教育的意义和帮助。借助合理化的引导和帮助,使学生树立正确的认识,清楚了解思政教育中对应的教学内容,将其合理运用于日常生活和人际交往中,通过正确的心态和思想,妥善应对困难和挫折,用相对积极的心理正视自己的不足,在不断改善自己的过程中,收获更加圆满的学习成果。

(二)提高學生的适应能力,注重学生的社会化培养。

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代大学生在面对生活及学习上的压力时,常常表现出适应力不足的情况,容易出现心理问题。若未能对其进行适当的疏导,将会引发不良后果,甚至影响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对学生的思政教学,既要关注培养机制的完善性和合理性,又要关注学生对社会的适应程度。在高校思政教育实践中,老师应该重视课堂构建的意义,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与企业实现密切的合作和交流,将教育的要求和社会行业标准践行到位。整个过程中,需要借助学校教育的权威性,使学生的综合素养逐步提高,还应该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让学生树立起爱岗敬业的目标,保持良好的职业道德。高校思想政教育和企业的职业礼仪应该相辅相成,在教学过程中适当优化教学体系,积极吸收企业的礼仪要求,汲取先进的经验,真正落实实用型人才的培养。

思政教育工作中,教师可以让企业的领导者开展培训工作,为学生适当普及企业文化,让学生接触到企业项目的制作。在实际调研中,逐步融入思政教育内容,使得学生们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念。思政教育应该和企业建立起密切的交流和合作,通过相互交流与表达,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需要寻找科学的落脚点,以学生的实际情况为准,适时融入积极心理学内容,促使学生们拥有相对健康的心态,在良好的环境下健康发展。

这些积极心理学分析,基本都是学生在思政学习中必须掌握的基本生存技能。老师要做好合理的规划,对学生们展开适当的分析,依照他们的实际情况,选择科学的教学方针,促使教学成果更具针对性。积极心理学涉及的内容较为丰富,在开展教学活动的过程中,势必采取合理的教学途径,以此优化教学成果,促使教学成效更加理想,同时满足学生的阶段性成长需求。

(三)借助社会资源,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状态和行为举止。

社会资源的合理运用,可以彰显实际的价值,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通过社会资源的有效使用,能够规范生活状态和行为举止,努力成长为国家和社会所需要的优秀青年。社会是一所最好的大学,能够让学生在不断成长的过程中积累丰富的人生经验,通过不懈努力,真正体会到丰富的收获与感悟。社会资源可以发挥良好的教育价值,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重视社会资源的有效整合,使其发挥出良好的教育功能,满足学生的生活及学习需要,在良好的环境下茁壮成长,保持相对健康的心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合理应对生活和学习中的挫折。

社会生活教育体现出现实性特征,思政教师应该结合生活实际为学生们展开讲解,让学生们树立积极的心态,正确看待日常生活,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在学习和生活中逐步提高素养。如:可以借助社会群体性活动,使学生的课余生活日益丰富,使其接触多元化的教育活动,在多彩的生活体验过程中健康成長。通过丰富多样的活动,学生的生活将会变得更加充实,实际的交际面会更加广阔,对于未来发展和成长将会产生至关重要的影响。

家长和教师们要耐心引导,结合积极心理学的观点,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和认知,规范行为,坚定信念,投入社会生活和磨砺中,主动发挥出积极的行动力。大学生虽是天之骄子,但绝不能“娇惯”,在优秀的传统文化中,主张让学生树立高尚的品德和情操,拥有坚定的意志。教师应该对学生们展开合理的科学指导,使学生树立吃苦耐劳、认真负责的思想,对社会表现出强烈的责任感。如此,才能为社会做出贡献,才能对自身价值实现树立正确的奋斗方向,进而提高综合素养,成为新时代公民。

三、结语

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备受关注,在开展教学活动的时候,应该运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针,结合当代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加以分析,选择适宜的思路,保证更好地为大学生的成长和发展保驾护航。大学生的思政教育既是学生思想品质培养的重要举措,又是学校对学生社会责任感、良好行为举止等综合素养的培养方向之一。在高校思政教育中积极融合积极心理学理论,让学生面向社会时永远保持积极的心态,全方位提高综合素质。为此,教师应该善用积极心理学的指导作用,使学生们树立争取的思想观念,拥有正确的学习观和职业观,为思想品质的提升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胡会丽,董梦佳.浅谈积极心理学在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的应用[J].新校园(上旬),2017(3):142.

[2]张沧丽,赵建宝,张梦鸽.积极心理学在95后大学生思政教育中的运用[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7,1(24).

[3]王袁媛,潘迎丽.积极心理学视阈下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明日风尚,2017(8).

[4]郭士腾.辅导员思政教育工作中积极心理学的应用[J].文教资料,2017(10):158-159.

猜你喜欢

高校思政教育积极心理学教学应用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发展
多媒体教育技术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阶微分方程的初等解法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