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研读教材,深度复习

2020-11-06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龙林中心小学陈贵兰

青年心理 2020年13期
关键词:三位数统计图两位数

福建省晋江市陈埭镇龙林中心小学 陈贵兰

夸美纽斯指出:“复习课是指在一个单元或一个学段教学结束之后,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复习整理的课型。”可见,我们需要引领学生回顾并梳理知识、形成体系,根据实际查漏补缺、拓展延伸,从而真正达成温故而知新的目标。教学中如何让深度复习真正发生呢?

一、研读教材,建构复习课的高度

教材是课程标准的具体化,是最基本和最主要的课程资源,是教师教学的主要依据、学生学习的主要客体和对象。复习课应该基于教材、研读教材,因为研读教材更有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转化,促使数学课堂复习更加灵活有效。复习课在数学教材中占了很大比例。那么如何在一定的高度上对教材有居高临下的把握与研读呢?

(一)读透教材,明确复习目标

研读复习课教材时,教师需要从整体上研读教材,对教材有一个深度、全面、系统的解读,理清教材中各个内容领域的脉络结构,明确教学内容的“前联”与“后孕”,这样才能领会编者的意图,明确复习的目标。

例如:四年级下册总复习“统计与概率”:下面是淘气和笑笑统计的10 分钟内经过学校门口的交通工具的情况。请用条形统计图表示他们统计的结果,并与同伴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结合该题,教师不难梳理出本单元知识点:会制作横向条形统计图,会看横向、纵向条形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及数据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等。

(二)深析教材,凸显知识体系

我们都知道小学各个学段、各个年级的数学知识并非独立存在的,知识与知识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因此,复习时教师必须深度研读教材,深入分析复习内容,梳理出知识点,透过零散知识点的表面,厘清知识之间的逻辑性和系统性。

例如:在复习《分数除法》时,可以联系之前学习过的与除法有关的知识点:《除法意义》《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多位数除以两位数》《小数除法》等等。首先,教师可以从“乘法”入手,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与乘法有关的知识点。接着,可以让学生说出各个知识点相应的计算规律、计算法则。最后,教师还可以抛出一些基础的计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复习完这一系列较为基础的知识点之后,学生对乘法的有关知识有了一个系统的了解,这时候再复习《分数除法》,能够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和复习难度,也能够帮助学生形成系统的知识线、知识网。

二、联系生长,挖掘复习课的深度

郑毓信教授说过:“数学基础知识的学习,不应求全,而应求联;数学基本技能的学习,不应求全,而应求变。”可见,复习课的关键词是“联系”,“联系”是复习课应有的特征;是复习课有效的“推进器”;更是复习课的“根”。

如何沟通知识与方法之间的联系呢,让这个“根”扎得更深呢?个人认为复习课需要将零散的知识串联起来,构建知识网,让学生经历梳理之后的触类旁通。例如:《三位数乘两位数整理与复习》一课,在对三位数乘两位数进行了整理复习后,然后教师借助课件引导学生回头看,回顾已经学习了一位数乘一位数,再接着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今天是三位数乘两位数。猜想:未来还会学习什么整数乘法?有的学生说三位数乘四位数等,师逆转发问:其实我们小学阶段乃至中学阶段都不再学习整数的乘法,你猜为什么?学生一方面猜测方法相同另一方面猜测以后将要学习小数乘法、分数乘法。说完后让学生尝试计算:345×123 应该怎样算呢?最后小结:计算计算,就是数一数,算一算,一共有几个一,几个十,几个百……

整个复习从一位数乘一位数,再接着两位数乘一位数,三位数乘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今天是三位数乘两位数,引导生长出三位数乘四位数,多位数乘多位数(见下图);从整数乘法生长出小数乘法、分数乘法。让知识与方法建立联系,从而将所学知识串联起来,有一个整体的认知和把握,充分挖掘复习课的深度,让复习课充满“生长”的力量!

三、分类比较,提升复习课的温度

俄国著名教育家乌申斯基也曾指出:“比较是一切理解和思维的基础,我们正是通过比较来了解世界上的一切的。”数学学习中很多的“不同”是为了凸显它们的“相同”,如何在复习课中凸显出“异”与“同”?渗透变与不变的数学思想呢?我想分类比较是一种有效的策略。

例如:四年级上册《运算律的整理与复习》,师生共同回顾:我们学习了哪些运算律?还记得当时我们是怎么学习的吗?每个运算律的学习,教材基本都是这样的模式编排、呈现的,在学生回顾梳理出加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后,提出这样的话题:这些运算律应该怎样摆放比较好?讲讲道理。

生成1,分成两类:加法的放一起,乘法的放一起,相同运算为同一类。

生成2,分成三类:把交换律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改变了数的位置;结合律放在一起,因为它们都改变了运算的顺序;分配律自己一类,因为它改变了算式的结构。

师:通过交流,大家发现了:交换律是位置变,结合律是顺序变,分配律是方法变。那什么是不变的?

生:结果不变。

师:是呀!那么因为运算律的形变结果不变,我们可以运用运算律来使我们的计算?

生:快、简便。

小结:通过刚才的分类,让我们对运算律的结构更清楚了!同样的知识,从不同角度整理,就会有不同的收获,这样多角度思考的习惯,是我们学习的法宝。

可见,在分类中能梳理知识;在分类中渗透数学方法;在分类中提升数学思维;在分类中淬炼数学思想;在分类中让课堂“升温”和“增值”,有效提升复习的温度。

四、巧植微课,提高复习课的效度

复习课不但能全面梳理知识,而且能贯通数学思维。其实复习课也能拓展延伸知识,拓宽数学视野,如何来拓展知识呢?我们不妨把微课巧妙植入复习课之中,因为,巧用微课、善用微课复习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提高复习的实效性。

如:六年级上册《统计图的整理与复习》。由于没有要求掌握画扇形统计图,但为了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扇形统计图的特点,在复习中尝试把画扇形统计图的制作为知识的补充与拓展,那如何既不浪费时间,又能让学生了解扇形统计图的制作呢?我们植入微课,进行这样处理:该怎么画这个扇形统计图呢?如果用一个圆表示总人数,圆中扇形面的大小是随便画的吗?它可能与什么有关呢?让我们通过一个微课来学习一下。(播放微课:扇形统计图的绘制)

总之,基于数学核心素养背景下教师深入研读教材,可以有效明确复习目标和明晰复习内容,教学时通过沟通知识的联系生长、进行合理的分类比较、巧用微课等有效的策略,让学生在复习过程中启发数学思考,培养数学思维,从而促进学生的深度学习。

猜你喜欢

三位数统计图两位数
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三要点
各式各样的复式条形统计图
积是三位数还是四位数
写出不同的两位数
暑假训练营·两位数乘两位数和小数的初步认识
填成倍数
三位数密码
两位数
《口算两位数加两位数》教学设计
如何选择统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