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防洪中的综合数据分析运用
2020-11-05陶余永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电务段
陶余永 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合肥电务段
2020年6月至7月安徽大部普降暴雨,强降水导致大中小河流和水库水位持续上涨。7月20日合肥电务段巢湖东检查工区在调阅监测视频时发现合福线信号中继4机械室水浸报警,当即组织抢险人员赶赴合福中继4,抢险人员到达机械室打开静电地板后发现水深已接近15 cm。电务部门全力组织抗洪抢险,在奋力围堵排水二十个小时后,得知在泄洪后水面可能淹没机械室,已无法通过排水保证设备安全。铁路部门迅速决策,停用设备制定新的行车控制措施,并重新选址新建中继站,以确保铁路畅通和运输安全,及抢险人员的人身安全。
此次合福线信号中继4受地方泄洪影响机械室进水,电务部门投入的大量的人力物力进行排水,却只是杯水车薪,效果甚微,并且停用期间导致多列高铁列车延误晚点,严重影响行车效率。如若能够提前判断水势水情,提前做出防范措施及制定应急处置方案,将大大降低对行车组织的影响。合福信号中继4机械室处于夏沿河联圩泄洪区,按吴淞口标准折算标高为9.65 m,地方发布水文预报在泄洪后夏沿河联圩的水面将达到13.36 m的高度,按此数据洪水必将淹没机械室。如果能够提前掌握这些数据,提前建设备用中继站,转移信号设备,不仅可以降低设备损失,更是避免了对旅客出行的影响。现对如何利用铁路房建数据、当地水文信息,做好铁路防洪工作提出几点思考建议。
1 做好铁路设施验收,建立设施基础数据
铁路设施包含路基、房建、通信、信号、供电等设施,任何设备受到水害影响都将直接威胁铁路运输安全。在建造时就应考虑防洪要求,选址前进行水文勘察,选择远离旧堤口等险情高发区段,房屋应建造在沉降稳定的老土之上,并在投入使用前根据防洪指标做好验收。同时将各设备设施所在具体位置、不同标准的标高数据等进行汇总形成数据库,以便清楚掌握设备设施抗洪能力,尤其是河流区域的高铁线路设施。
图1 铁路线所属圩区及标高统计表
如图1所示,资料合杭铁路设施标高为黄海标高,其中中继站标高基本大于12 m,折算成地方防洪采用的吴淞口标高基本大于13.9 m,所处的巢湖流域在汛期最大水势为13.7 m,如此分析合杭线沿线中继站应均避免水淹的可能。有了设备基础资料,可以清楚了解到铁路设施能够承受的多大洪水的压力,为做好防洪工作奠定了基础。
2 加强与地方政府沟通,构建铁路周边区域泄洪区域图
防汛期间为控制河流水位,确保城市防洪安全,各地政府均成立防洪办,对所辖区域防洪调度,必要时启用联圩泄洪。首先需要与地方防洪办建立联系,清楚掌握地方泄洪区域并根据铁路设施设备的具体地理位置构建铁路周边泄洪区域图(见图2)。其次需要与地方防洪办实时沟通,及时了解地方泄洪计划,提前做好铁路设施的防护工作和应急准备。
图2 巢湖流域防洪工程位置图
通过图2地方政府发布的防洪工程位置图可以看到,合杭信号中继2处在中垾联圩,合福信号中继4处在夏沿河联圩,当地方防汛部门发布向某某联圩泄洪信息时,可以清楚定位到影响哪些铁路设备设施,有利于铁路部门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防护措施,甚至对重要设备可与地方政府提前沟通能否改变泄洪方案来确保铁路运输安全。
3 及时了解地方水文信息
水文信息是抗洪决策的重要依据。各基层水情站网收集处理并向相关部门提供雨情、水情、旱(墒)情、地下水、沙情、冰情、水质、风暴潮等各项水文信息,作为分析水情信息和水文情势参考资料,根据前期和现时已出现的水文、气象等信息,运用水文学、气象学、水利学的原理和方法,对河流、湖泊等水体未来一定时段内的水文情势作出洪水预报。防洪期间应及时了解当地水文信息,掌握铁路沿线设施周边水势等大数据。以合肥为例,可通过关注手机微信公众号“合肥水文”来了解合肥地区的水文信息。通过“雨情监视”可清楚掌握合肥市各地日降雨量及未来雨情,通过“水情监视”可以清楚掌握各地水面标高及未来趋势,有利于研判设备可能受灾情况,及时采取措施。通过“墒情信息”可以掌握各地土壤含水量,为可能存在的塌方等提供参考。
4 充分利用铁路视频监控系统
汛期铁路各部门可充分利用地面、车载各种铁路视频监控系统来掌握水情形势。通过线路视频可以及时发现铁路设施周边水情,同时减少雨季人工巡视的不安全因素;通过动车组HMVP视频盯控运行线路轨旁设备状态,代替人工添乘,及时发现水害导致的设备隐患;通过机械室综合视频及时发现机械室内及周边是否存在水浸。在雨情密集及防洪期间应加强对上述视频监控系统的调阅,增加调阅密度,延长调阅时段,提前发现水情隐患,不仅为应急抢险提供了时间保障,也为持续观察水情提供了便利。
5 结束语
当前铁路防洪防汛工作依旧任务艰巨,在与地方防汛部门保持信息互通的同时,仍需清楚掌握铁路基础数据、当地水文信息、泄洪区域等信息,以提前判断洪水对铁路设施的影响,提前做出应急措施,以避免发生水害时对行车组织带来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