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日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的探析

2020-11-04王冠文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83期
关键词: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王冠文

【摘  要】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思想政治”教学改革的同时,还需详细了解学生正在接受的和需要接受的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要内容,还需不断向专业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或专业教师学习。将思想政治教育应用到日语学习中,往往能够通过改变学生自身的观念认知来激发其学习的主动性,更好地投入到日语学习中。特别是对于院校的学生而言,作为未来的优秀蓝领人才,也需要掌握更多语言,才能更好的投入到未来工作岗位中。鉴于此,本文主要分析日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关键词】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1、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2、“课程思政”概述

“教学思政”这一概念最早是由上海市委、市政府于 2014 年提出。“教学思政”以形成全体教师、全部学科育人的局面,把各种课程和品德教育一同进行,相互协作,体现品德教育这一重要教育思想为教学目的。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国家的高等教学目标要和现在以及以后本国发展的方向一致,为人民服务,为中国共产党治理国家服务,为夯实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服务,为改革开放和我国现代化建设服务。可见,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全方位育人的重要职责,必须具备正确的政治态度和思想理念。但是长期以来,高校的思政教学一直“孤军作战”,思政教学、通识课程教学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大多处于“各扫门前雪”的状态,没有形成相互促进的局面。针对这一现象,各高校都在努力将“思政教学”向“教学思政”的方向转变,即努力将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综合素质课程、专业教学课程这三门课程相互联系,相互促进,形成课程思政的新理念。

3、日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教学改革路径

3.1、专业入门教育与文化自觉

专业入门教育中文化自觉意识的唤醒处于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建设的第一逻辑层面。专业入门教育是专业教学中重要一环,是专业学习的开端,对引导帮助学生激发专业学习兴趣、了解专业知识厚度、稳定专业思想及培养专业认同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高校日语专业入门教育既要发挥上述作用,又要帮助学生以此唤醒文化自觉意识。日语专业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日语教育并非单一的语言教育,而是担负着语言教育与文化教育的双重任务,注意培养自身高度的文化自觉性。

3.2、结合专业特点深挖思政要素

由于日语课程作为许多院校中一项相对小众的语言课程,但是在进行日语学习时,往往也与未来的职业与岗位相对接,因此,将思政教育结合日语教学中需要根据其课程专业内容巧妙灵活的应用。教师也可通过生活案例潜移默化地进行课堂思政教育,例如在关于旅游或是教育等环节的专业教学中,当学生学习日语时,可以基于未来职业发展的角度,从提升职业素养的方面入手,来增设一些关联性的思政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形成职业修养和崇高的道德理念,培养学生提前了解未来工作的内容,做到严谨敬业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3.3、遵循个体差异,科学指导

思政教育在融入日语教学中,需要遵循个体的差异性,还要做到科学指导,教师需要做到因材施教,由于不同学生对于日语学习的观念、看法和兴趣爱好也各有不同,再加上部分学生的学习能力相对较弱,因此进行日语教学的过程更是不能一概而论,而是需要结合班级学生的大致学习情况,制定恰当的教学策略。而思政课程的引入也需要做到润物细无声,并非是单纯的说教和灌输,而是要本着教书育人的原则,结合当代学生的学习特点心理特点等多方面的内容来调整课程比例和课程重点,使得课程设置更加灵活多元,而原有的思政教学往往会因为相对抽象的内容很难被学生所需要,因此更要及时更改其教学目标,促使教学目标的可落实性。

3.4、注重“课程思政”的素材选择

“课程思政”应注意素材的选择和收集。好的素材不仅能让学生学到知识,而且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然,素材的选取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陶行知曾就如何选取好书这一问题做过回答“:我们要活的书,不要死的书;要真的书,不要假的书;要动的書,不要静的书;要用的书,不要读的书。

总体来说,我们要以生活为中心的教学做指导,不要以文字为中心的教科书。”他认为,学习与生活具有一体性,不可分割。“课程思政”亦是如此。教师要想做好授课,就必须关注学生的实际情况,让教学内容与学生个人生活实际相结合,从现实生活中寻找教学素材。在思政素材的选用上,教师可以搜集论文、报刊报道等文字资料,也可以以影视作品等影像资源为素材,根据教学需要,适时地融入课程,实行浸入式的“课程思政”。

4、结束语

日语专业的课程思政改革势在必行,我们实施课程思政的改革的目的是通过日语教育培养具备高尚情操的日语人才,提高人才的思辨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在这场改革中,很多方面都会“变”,因此,教师作为变革的实施主体,要积极主动“应变”“求变”,从而带动学生“变”,最终只有学生变了,我们的教学改革的效果才能体现出来。我们要把重点放在更新教师的观念上,切实在教学活动中,做到以学生为主体。现在也是一个网络教育时代,日语专业实施课程思政改革要结合微课、慕课、课堂讨论、小组协作等形式,采取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从横向、纵向、时空等多维度做好课程之间以及课内外的衔接,把传统教学方式与国际国内人才培养需求、社会人才需求紧密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金玉.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实施策略研究——以《基础日语》课程教学为例[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43(03):103-106.

[2]常晓霞.高职院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实施路径研究[J].中国多媒体与网络教学学报(中旬刊),2021(04):67-69.

[3]于晓玲,金玉.高校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改革实施路径研究[J].山西青年,2020(14):52.

猜你喜欢

日语专业课程思政教学改革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高职日语专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职日语学科发展建设研究
创新意识下日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日语本科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的基础性问卷调查分析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