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消化内镜治疗胃十二指肠出血(非静脉曲张出血)的临床效果

2020-11-04欧阳小予

中国医药科学 2020年17期
关键词:消化内镜意义

孙 娟 欧阳小予 陈 伟 梁 玮

福建省三明市第二医院,福建三明 366000

胃十二指肠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疾病,该病发生的主要因素有胃酸分泌过多、病菌感染等[1],对人们身心健康影响较大。胃十二指肠壁缺损、胃黏膜损伤都会引发出血,进而患者出现腹痛症状,胃十二指肠出血临床发病率较高,特别是一些生活不规律、不良饮食的人群,并且情绪波动也可能会改善胃肠功能,进而出现胃十二指肠出血[2]。在该病临床治疗中,主要采用药物治疗,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对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者,需在治疗期间更加全面、具体的了解其出血情况等,进行针对性治疗,而消化内镜的应用则为治疗工作的开展起到了较好的引导作用。本研究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内科药物治疗无效胃十二指肠出血(非静脉曲张出血)患者50例,观察经消化内镜治疗后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9年3月我院胃十二指肠出血(非静脉曲张出血)患者50例,患者均经2006年WHO制定的《胃十二指肠诊断与治疗标准》确诊为该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男、女为14例、11例,年龄32~66岁,平均(45.8±5.2)岁,病程1~4年,平均(2.11±0.61)年,胃溃疡10例,十二指肠溃疡15例;观察组男、女为13例、12例,年龄34~65岁,平均(44.1±5.3)岁,病程1~5年,平均(2.54±0.78)年,胃溃疡9例,十二指肠溃疡16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较好;无其他脏器受损、精神异常及认知障碍。

1.2 方法

两组均进行常规治疗,补充血容量,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低流量吸氧,禁食、洗胃,必要时输血,并且静脉注射奥美拉唑(湖南五洲通药业有限责任公司,H20045074),2次 /d,1次 40mg,治疗7d。消化内镜型号为(processor VP-3500HD)。

对照组给予消化内镜注射止血法治疗,内镜下观察患者出血情况,对患者溃疡基底部黏膜下层进行冲洗,使用5%冷冻去甲肾上腺素盐水[远大药业(中国)有限公司,H42021301],并且在该位置环绕血管直接注射8mL肾上腺素[远大药业(中国)有限公司,H42021700],出血停止后给予2%乙氧硬化醇(陕西天宇制药有限公司,H20080445),观察止血情况。

观察组给予消化内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内镜下确定病灶并观察出血情况,对患者溃疡基底部黏膜下层进行冲洗(5%冷冻去甲肾上腺素盐水)。经内镜钳道,插入氩气离子束凝固导管,前端距离病灶3~5mm,设置参数,氩气流量每分钟1~4L,功率20~60W,每次治疗1~2s,完全止血后退出内镜。两组患者治疗后均随访1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治疗效果:显效(呕血、黑便等症状消失)、有效(呕血、黑便等症状减轻)、无效(呕血、黑便等症状无变化甚至加重)[3],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恢复情况:术后出血量、止血时间;疼痛情况: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采用10cm 10个刻度游动标尺,满分10分,0分表示无痛,10分表示疼痛剧烈;并发症发生率;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20个条目,分界值50分,有轻度焦虑(50~59分)、中度焦虑(60~69分)、重度焦虑(69分以上),抑郁自评量表(SDS)[4],20个条目,分界值53分,无抑郁症(15分及以下)、可能有抑郁症(16~19分)、抑郁症(20分及以上)。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00%,高于对照组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效果比较[n(%)]

2.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观察组术后出血量为(367.38±26.82)mL,止血时间为(1.70±0.15)d,VAS评分为(1.60±0.3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表2 两组恢复情况比较()

组别 n 出血量(mL) 止血时间(d) VAS评分(分)对照组 25 514.73±35.81 3.22±0.28 3.50±0.48观察组 25 367.38±26.82 1.70±0.15 1.60±0.32 t 16.4673 23.9258 16.4676 P 0.0000 0.0000 0.0000

2.3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8.00%)低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n(%)]

表4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分)

组别 n SAS评分SD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t P 护理前 护理后 t P对照组 25 60.35±3.71 51.28±1.40 11.4365 0.0000 60.11±2.42 49.55±1.68 17.9227 0.0000观察组 25 60.41±3.37 48.66±1.68 26.8648 0.0000 60.40±2.50 46.40±1.53 23.8824 0.0000 t 0.0598 5.9902 0.4167 6.9313 P 0.9525 0.0000 0.6787 0.0000

2.4 两组心理状态比较

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两组 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SAS评分为(48.66±1.68)分,SDS评分为(46.40±1.53)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 4。

3 讨论

胃十二指肠出血病情较为严重,病因较为复杂,常见患病人群为中年人。患者常存在黑便、呕血等症状[5],对患者正常饮食造成影响,进而出现营养不良、乏力等情况,并且会加大患者精神及心理压力,不能积极配合临床治疗,导致病情更加严重[6]。胃十二指肠出血常规药物治疗效果有限,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的研究。当前,消化道内镜技术引起了人们广泛关注,并且在临床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内镜治疗方法不同,所产生的止血效果也不同[1]。临床上,胃十二指肠出血常用消化内镜治疗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消化内镜注射止血疗法,另一种为消化内镜氩离子凝固术[7-9],针对这两种治疗方法,需进行深入研究,了解各自的优势与缺陷,并掌握相关注意事项,为患者选择合理有效的治疗方式。

本研究结果中,治疗有效率方面,观察组(96.00%)高于对照组(76.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出血量为(367.38±26.82)mL,止血时间为(1.70±0.15)d,VAS评分为(1.60±0.32)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总发生率方面,观察组(8.00%)低于对照组(3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心理状态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SAS、SDS评分均较护理前有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AS评分为(48.66±1.68)分,SDS评分为(46.40±1.53)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内镜技术的应用在提高胃十二指肠出血(非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在消化内镜下,能更加准确的确定患者出血部位,并观察出血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止血方法,避免了外科手术或长时间药物治疗[10]。本研究中,给予胃十二指肠出血患者消化内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该治疗方式主要利用电凝技术,通过氩气离子束,能有效传导高频电流,在病灶组织产生能量,进而通过热凝固效果而有效止血。氩气具有自动导向性,具有较快的止血速度。有研究表明,氩离子凝固术凝固效果较好,穿透性较低,能通电靶病变,并且能防止出现穿孔的情况[11]。需要注意的是在治疗过程中,要避免创面与高频电流直接接触,防止对组织造成二次损伤,避免发生再出血,并且能通过氩气惰性使创面温度降低,进而防止病灶组织氧化[12-14]。消化内镜氩离子凝固术凝固深度在0.5 ~ 3.0mm,在很大程度上保障了治疗的安全性。消化内镜注射止血方法也是一种常用治疗方式,主要在病灶表面注射肾上腺素,促进血管收缩,进而有效止血,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一定缺陷,副作用明显,容易导致患者出现心率、血压异常等情况,给患者带来了不利影响[15]。并且在注射无水乙醇时,要严格控制注射剂量,避免出现局部坏死及穿孔的情况。由此可见,在胃十二指肠出血(非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治疗中,消化内镜注射止血治疗临床应用整体效果不佳,而消化内镜氩离子凝固术疗效显著。

综上所述,给予胃十二指肠出血(非静脉曲张出血)患者消化内镜氩离子凝固术治疗,效果较好,减轻疼痛感,止血效果好,有效降低了并发症发生率,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具有应用及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消化内镜意义
一件有意义的事
内镜止血在急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中的应用
眼内镜的噱头
“胃不舒服”未必都是消化问题
有意义的一天
生之意义
大探头超声内镜在上消化道较大隆起病变中的应用(附50例报告)
消化不良
趴在桌上午睡不会影响消化吗?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