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包保制”就业工作初探

2020-11-04黄津津

绿色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毕业生精准学院

杨 欣,黄津津

(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湖北 武汉 432000)

1 引言

目前正值毕业生求职择业的关键时期[1]。国务院发布的稳就业、保就业工作实施政策,为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有效开展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包保制”借助多方力量,精准高效落实和推进高职院校就业工作。本文以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就业工作为例,对就业工作“包保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和探讨。

2 大学生就业工作“包保制”的内涵

因包保制在SARS的防治中成功运用,其成为一种控制公共安全突发事件的有效方法。在高校的教学管理中,通过全员全过程有效实施这一机制,实现科学化、人性化管理[2]。合理运用包保制灵活、高效、个性化的特点,保障了当下的就业工作效能。

就业包保制度的基本含义:“包”是直到毕业生就业,通过分专业包干的形式实行全程跟踪,针对每位学生采取切实可行的就业措施,是任务落实机制;“保”是保障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并贯穿学生就业过程的保障机制。

包保制的内容就是“五包一保”,主要体现在:包宣传,毕业生人人知晓就业政策措施;包发现,及时掌握毕业生就业情况;包稳定,监督已就业毕业生进行网签;包诊断,毕业生未就业原因准确把握;包巩固,防止毕业生长期处于就业空档期,保障全部毕业生特别是建档立卡以及贫困生库的学生全部就业。

3 “包保制”在高职院校整体就业工作中的集中体现

3.1 强化担当齐抓包保就业

一是成立校级包保领导小组,开展毕业生就业工作部署,统筹领导全局,传达学习党中央和湖北省委决策部署以及湖北省教育厅工作要求,确保学校全员参与。由一位校领导负责一个学院或者主要有关部门、教科委对相应专业校企合作进行综合指导,对外合作处引进优秀企业,学生就业处牵头组织,相关部门通力合作。二是各二级学院成立院级包保工作小组,加强就业信息报送,建立织密管理网格,采用专业班级管理体系,全面精准摸排全院毕业生行程动态和健康情况,逐层落实,明确职责,共同参加,齐抓共管,切实做到底清数明。建立信息统计三级责任体系:包保辅导员、包保班主任和包保教师负责信息统计和报送,学院学生工作副院长负责督导和审核,学院就业包保工作小组组长亲自审签报送(图1)。

图1 包保领导小组分级

3.2 多方联系推动包保就业

一是学校上下动员全体明确职责,加强联系企业。

(1)校领导。包保领导小组,书记、校长担任领导小组组长,联系100家以上企业,侧重全面指导。

(2)院长、党总支书记。包保工作小组组长,统筹学院就业工作,每人至少联系5家企业。

(3)教学副院长及其他副院长。协调工作,每人至少联系3~5家企业。

(4)学生工作副院长。监督审核辅导员和班主任就业指导以及企业宣讲工作。

(5)各教研室主任。收集教研室下各专业班级的学生包保信息,各专业至少联系2家企业,联系本科院校1家。

(6)包保教师。精准推荐岗位,每人至少联系1家企业。

二是多吸纳中微小企业入驻湖北高校就业网络联盟(简称91就业平台)开展招聘工作。

三是继续加强与用人单位联系,校企合作企业加强校友企业联系,收集企业电话、qq、微信、邮件等信息。

四是将国家、湖北省关于税收减免、企业吸纳就业补贴,不裁员返还保险费、免征企业养老和失业缴费等政策通过各种方式转达给企业,鼓励企业来招聘。

3.3 线上招聘促进包保就业

一是学校开通并完善91就业平台线上招聘信息发布通道,搭建用人单位和毕业生沟通信息桥梁,确保毕业证就业权益,并不断完用人单位网上登记注册、报名审核和招聘签约功能,并做好培训工作;二是各二级学院包保工作小组通过“互联网+精准就业”,实施“就业服务不打烊、网络招聘不停歇”,包保教师联系企业并转发招聘信息,做到专业全覆盖,包保辅导员+包保班主任联动负责线上宣讲会毕业班级全覆盖,按照教育部推出“24365全天候网上校园招聘”服务,通过举办“湖北生态工程职业技术学院2020届高校毕业生春季首场网络招聘会”吸引参会企业241家,提供岗位7293个,如毕业生有意向即可组织视频招聘、远程面试,动态发布岗位信息,发布截至5月1目前共计开展网络宣讲会138场次,宣传企业138个,累计提供岗位数2560个。

3.4 畅通渠道优化包保就业

一是优化毕业生就业渠道,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严重地区、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和就业困难毕业生倾斜帮扶,让有就业意愿的贫困家庭毕业生实现更充分更高质量的就业。二是鼓励多元化就业,挖掘政策性岗位,做到“一生一策”,学校已完成“三支一扶”的初审,应届毕业生入伍参军的报名体检工作,各二级学院建立专升本交流群中:包保教师向学生推送招生简章,提供专业知识指导;包保班主任解答相关政策,重点精准帮扶就业困难农户;包保辅导员指导报名流程,完成统计工作。三是持续关注大学生村官、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公务员、选调生、事业单位招考等项目。四是加强与招聘平台、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的合作,运用好24365校园招聘服务相关资源,包括行业专场、地区专场和帮扶专场。五是搭建优秀毕业生和在校生的联动平台,根据对我校毕业生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调研报告[3],学生毕业前更愿意依赖学校提供的帮助,加上在校期间对就业创业政策的缺乏,还可以积极宣传鼓励创业带动就业的优惠政策。

3.5 提高服务辅助包保就业

一是要精准掌握包保学生情况(分院系、分年级、分班级、分省份),网格化管理,即使同一所学院、同一个专业,但由于社会背景、家庭出身、自身条件、就业期望等存在一定差异,毕业生的就业需求就会有所不同,摸清他们的就业意愿和实际情况,做好信息分档与需求归类[4],根据这种差异性精准施策,也是包保就业的具体表现形式;二是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及时了解毕业生就业状况、就业心态等,指导并确保每一名毕业生如实填报确保相关信息统计报送及时准确[5];三是推进在线办理就业服务和就业创业补贴申领,促成网上签约;实行网上面试、网上签约、网上报道,与用人单位协商适当延长招聘时间、推迟体检时间、推迟签约录取;四是未暂时未就业的毕业生提供不断线的就业服务,落实好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户口、档案在校保留2年的政策。

3.6 心理疏导帮扶包保就业

一是采用逐一排查方式,认真完成包保毕业生的就业状态及就业需求的情况调查与统计工作,摸清毕业生的就业意向及状况,强化就业帮扶与心理疏导。二是针对公共安全突发事件下就业心理问卷反映出来的心理预警学生以及心理月报中的特殊心理问题学生,包保辅导员要关心其健康和生活情况,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习惯,妥善做好安抚和疏导,提供简历制作、面试技巧、交流礼仪的个性化指导。包保班主任侧重毕业生求职心理疏导,调整当下就业心态,引导毕业生先就业、再择业,树立“四个自信”“四个意识”的就业观。联合校心理健康中心和心理咨询师,通过开通心理热线、在线咨询等方式,为毕业生提供优质专业的求职心里疏导。

3.7 树立榜样奖励包保就业

一是利用学校官网和网络媒体大力宣传就业包保制,推行一对一或多对一对毕业生精准推送政策、岗位和指导政策,如手机荆楚网报道“一生一策”精准推荐,湖北生态工程职院贴心服务毕业生就业,楚天都市报报道“七成已就业,湖北生态工程职院优秀毕业生月薪过万”;二是各二级学院积极寻找就业创业典型事迹,树立高质量就业毕业生(不限于应届)榜样,结合专业行业特色如林业技术专业“丛林中的90后姑娘”,生物技术专业“生生不息奋斗者”予以表彰和奖励,进一步加强毕业生对所学专业的信心。

3.8 严明纪律稳定包保就业

一是学校要结合就业包保制工作要求,对就业工作中不落实、不执行、不履行职责的部门(单位)和个人,要进行追责问责,并严格执行“四不准”规定。二是各二级学院严格执行包保工作实施方案,督促已就业的包保毕业生进行网签,并定期关注就业动态,重点工作放在未就业的包保毕业生,通过QQ、微信、其他互联网交流工具与这部分学生保持联系,定期询问工作情况,直到学生找到满意的工作为止。

4 结语

包保制运用融责任和效果于一体的综合管理办法,提高和彰显了高校教育工作者的责任心,充分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业则是对高校育人成果的直接检验。包保制下的就业工作,要求学校所有部门的工作人员都要积极参与学生的就业管理工作;把学校各级、各类师资力量充分调动起来,形成一个有机结合的管理网,强调全方位相互协作;包保制始终以高质量的就业为导向,要求的“一生一策”“精细化”不仅重结果,更强调过程管理,体现“三全育人”的工作理念,做好就业工作既是坚持育人为本初心,也是高效服务社会最直接的体现。

猜你喜欢

毕业生精准学院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