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松长足大蚜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在三门峡市的发生危害特征与防治措施
2020-11-04马安民
马安民
(河南省三门峡市园林科学研究所, 河南 三门峡 472000)
1 引言
白皮松原为三门峡乡土常绿绿化传统树种[1],在园林上常用于孤植或列植。其味香清幽、喜光、耐寒、耐旱、耐瘠薄土壤,对二氧化硫、PM2.5等具有较强的净化作用。尤其是近年来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对绿化、美化以及环境污染治理要求的提高,园林绿化对针叶常绿树种特别是环保树种白皮松的需求逐渐增多。三门峡市位于河南省西部、豫晋陕三省交界处,介于北纬33°31′24″~35°05′48″、东经110°21′42″~112°01′24″间,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暖温带南缘的半干燥半湿润区)。冬季多受蒙古冷高压控制,气候干冷,雨雪稀少;春季气温回升,雨水增多;夏季炎热、雨涝;秋季气候凉爽,雨水减少。以候温(5 d为一候,连续5 d日平均气温)大于22 ℃为夏,小于10 ℃为冬,介于10~22 ℃之间为春秋划分季节。春季总天数为56 d,夏季为103 d,秋季为66 d,冬季为140 d,冬长春短、四季分明;总体气候温凉、土层深厚、肥润的钙质土和黄土非常适宜白皮松的生长。但是近几年来蚜虫危害白皮松十分猖獗。
蚜虫是世界性害虫,其危害植物种类众多。经查,三门峡白皮松大蚜的危害以前鲜有报道,经多年观察发现危害白皮松的蚜虫为白皮松大蚜(CinarabungeaaneZhanget Zhang),属大蚜科(Lachnidae)长足大蚜属(CinaraCurtis),通过近5年的观察实践发现,其繁殖力强,可两性生殖或孤雌生殖,其以卵或若虫越冬。若、成蚜常群集1~4年生树干吸取汁液并排泄如松脂状的粘稠胶液,散落后污染下部针叶、地面,严重时树叶或树下可看到大量蜜露,经危害的树枝常会形成煤污,或出现干枯等。同时反复用药防治积累了经验,现总结如下。
2 白皮松长足大蚜的确定
2.1 确定方法
(1)仪器及用具。试管、毛笔、剪刀、镊子、USB显微镜、WIN7系统台式电脑一台、记录纸、铅笔、橡皮筋、A4纸、透明胶带等。
(2)4月10日至10月20日在三门峡市白皮松上循环采集的有翅和无翅孤雌蚜虫。
(3)在白皮松树上寻找无翅成蚜和有翅成蚜,用毛笔将蚜虫从寄主上刷入采集试管带回,每10 d采集一次。
(4)将A4白纸平展于桌面上,小心将蚜虫从试管内倒出,调整虫体姿态,用透明胶带粘取并固定于A4白纸上。
(5)启动电脑,打开测量软件(如gaosuo),将粘取的虫体并同白纸一起置于USB显微镜下观察抓拍,并测量记录特征数据。
2.2 形特特征
经测量观察,三门峡市白皮松上的蚜虫符合白皮松大蚜的虫体特征,具体如下。
该虫体型较大,用USB显微镜活体抓拍成蚜并用测量软件(如gaosuo)测量记录数据发现,无翅孤雌蚜呈黑褐色,有少量白粉(图1),体与附肢多毛,体长3.04 mm,宽1.64 mm,后头部有明显的中缝(图2);触角节Ⅰ呈褐色,节Ⅱ白色、节Ⅱ~Ⅵ端部褐色,各节均具毛(图3);触角全长1.13 mm,节Ⅰ~Ⅵ长度比为:20∶13∶100∶32∶51∶37,触角Ⅱ~Ⅴ顶端各有一小圆形触角感觉圈,节Ⅰ~Ⅵ毛数:14、11、24~43、9~14、24~29、10~22;喙黑色具毛,喙节Ⅳ、Ⅳ明显分为两节(图4),端部接近腹部第Ⅵ节;腹部背板Ⅴ、Ⅵ无斑,背板(图5)腹节Ⅰ、Ⅳ具中型侧斑,腹节Ⅰ~Ⅳ背中斑愈合成中横带,中后胸中、具斑侧,腹部背片Ⅱ、Ⅶ侧具零星小斑;足股节端部2/3,胫节基部1/5、端部3/5、跗节、腹管、尾片、尾板黑色,体表不光滑,中胸腹瘤存在,体背毛密(图6)。后足胫节长1.08 mm,后足胫节长1.8 mm,后足跗节Ⅰ长为基宽的1.05倍,后足跗节Ⅱ长为0.20 mm;腹管位于多毛圆锥体上,腹管(图7)周围有毛50余根,端部0.09 mm,呈环状;尾片未端圆锥形至圆形,长0.10 mm,有25~32根毛,尾板有18~24根毛(图8)。
图1 白皮松长足大蚜呈黑色,有少量白粉
图2 头部中缝
图3 触角
图4 喙
图5 脊背
图6 体被密毛
图7 腹管
图8 尾片
有翅孤雌蚜体(图9)长2.65 mm,宽1.10 mm,椭圆形灰黑色,体灰斑多愈合,头部密被毛,前胸灰白色,发达中胸黑色,腹部背片腹管间有毛达23~25根,背片Ⅷ有毛15根。触角全长1.10 mm,节Ⅲ长0.48 mm,节Ⅰ~Ⅵ长度比为15∶15;100∶29∶44∶32;触角Ⅲ~Ⅴ分别有圆形次生感觉圈数;10、1~3、1个,喙端部超过腹部未端,腹管黑色、周围有毛42根,端径0.09 mm,尾片未端圆形,有毛25~29根。尾板密被毛。前翅外缘黑色[2]。
图9 有翅成虫(说明足有遗失)
3 白皮松大蚜的发生危害
白皮松长足大蚜以卵在松针上越冬,在三门峡市区3月下旬或4月上旬卵孵化为若虫,4月上、中旬出现干母进行孤雌胎生继续繁殖若虫(一头干母蚜能胎生30多头雌性若虫),若虫长成后继续繁殖。5月中上旬出现有翅侨蚜,进行扩散。从4月中下旬至11月中旬可以同时看到成虫和各龄期的若虫群集于1~4年生绿色背阴枝条上。11月上旬出现有翅雄、雌成虫交配产卵于松针越冬(每头可产卵7~24粒),少数产卵于树皮缝内,也有少量无翅孤雌蚜躲于树皮缝的背风处越冬。11月底进入越冬状态。
该虫喜温暖潮湿,忌狂风暴雨,发育起点温度约为10 ℃,春季月平均气温16 ~18 ℃以上开始活动为害。16 ℃以上繁殖迅速。5~6月份种群逐渐增大,危害严重,分泌大量黄褐色蜜露(后变为黑色)。可见蚜虫周围有蚂蚁出没。高温多雨的7月份,成若虫常会因狂风暴雨或连续降雨骤减。9月份数量也会明显增加。该虫在11月中旬,白天气温低至-3℃仍有危害。成、若虫吸取树汁时,常将头部向下,后足抬起。
该虫的天敌为七星瓢虫和异色瓢虫及食蚜蝇和草蛉等。
4 白皮松长足大蚜与生态环境关系
白皮松长足大蚜的发生除受自身的生物学特性影响外,还与白皮松的栽培方式、田间管理措施等有关,特别是受气象因素的影响较大。该蚜虫的发生与温湿度关系密切,据多年调查观察得知:温、湿度对白皮松长足大蚜的发生消长起主导作用。一般当温度在15~25 ℃、相对湿度40%~80%为白皮松大蚜大发生的主要条件。气温高于30 ℃,相对湿度高于80%时,种群数量会略有下降。若遇暴风雨,种群数量会急剧下降。冬季前后温度偏高,次年春夏发生较严重,反之较轻。在旬平均温度18~25 ℃、相对湿度7%以下最适成长,蚜虫数会成倍增加,低于18 ℃繁殖能力降低。该蚜的发生与10月至次年2月份气温有关,平均气温高,发生重;反之发生轻。春季气温回升快,发生重;反之发生轻。
该蚜虫不喜强光,常群集于枝背面为害,致害能力强,中下部枝条较严重。群植、树冠郁闭、低洼地带发生较重。若用高压水逐树冲刷可减轻危害。每次用药防治半月后还易发生危害。
5 防治
5.1 优化生态条件,保护天敌
加强管理,可多采用孤植、疏植的栽植方式,及时清除老翘皮、枯枝及严重病虫枝,清除树下及周边杂草。合理施肥增强树势,可定期用1~5‰的尿素水加高压冲刷树冠。创造有利于天敌繁衍、不利于蚜发生田间生态条件。
5.2 适期控制蚜虫的扩散和迁移
蚜虫的种群增长是由点片的成、若蚜的扩散蔓延到有翅侨蚜的迁飞造成的[3]。因此,蚜虫的防治宜在种群形成初期进行。虽然其繁殖力极强,但也必须达到一定基数才能构成危害。根据多年观察,在三门峡市区以4月中、下旬(约为4月12日至5月初日)松蚜萌动防除时机最佳。若防除时间过晚,因蚜虫基数过大难以控制。而且不论是否发现蚜虫,都应浓度加倍喷药防除。
5.3 农药防治
蚜虫迁徙性强,在同一地区宜统一农药种类及防除时间以避免蚜虫的交叉传播。减少防除次数及防除成本。鉴于防治蚜虫药物众多,据多年实践,可于4月上旬及11月上中旬喷施10.5%甲维·氟铃脲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20%氯氰·三唑磷乳油700倍液、40%辛·唑磷乳油1000倍液、30%乳油水胺·辛乳油2500倍液喷雾以杀灭若虫及虫卵。
4月中旬至11月初后可在树根径周围挖深15~20 cm的环状沟,根据树木冠径按每米冠径埋施3%克百威颗粒剂30~35 g予以防治。可用氟啶虫酰胺10%水分散粒剂加水2500~5000倍液、高氯·乙酰甲22%乳油制剂50~75 mL对水40~50 kg喷雾。吡虫啉与啶虫脒是目前应用较广泛的杀蚜虫药剂,建议在气温低于30 ℃时也可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对水喷雾;在气温高于30℃时建议用3%啶虫脒乳油1500倍液对水喷雾;另外10%烯啶虫胺可溶液剂稀释4000~5000倍液可用于周年防治且药效优于吡虫啉与啶虫脒。
若蚜虫抗性严重,可考虑使用30%氟啶虫酰胺·烯啶虫胺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60%烯啶·吡蚜酮800倍液、25%烯啶·联苯可溶液剂500倍液、50%氟啶·啶虫脒水分散粒剂750倍液喷雾。
其它轮换药剂包括吡蚜酮、扑虱灵、高效氯氰菊酯、毒死蜱、噻虫啉、氯噻啉、噻虫嗪、氧乐果、氰戊菊脂、溴氰菊脂、氯氰菊脂、氟氯氰菊脂等[4]。
生物防治可通过释放蚜茧蜂、瓢虫、草蛉、微小花蝽、食蚜瘿蚊幼虫予以防治。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防除时用药剂量应在正常使用量的基础上增加0.5~1.5倍,加入适量的洗衣粉或有机硅增效剂(增效剂是克服害虫产生抗药及提高杀灭效果的重要措施之一)等,这样既提高防效又可延长药物在植株体内留存时间。同时应大面积合理轮换取代和作为混剂使用具有负交互抗性的药剂,优先轮换使用作用机理不同的药剂,避免长期使用单一药物引起蚜虫产生抗药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