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S”技术在湿地景观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2020-11-04

绿色科技 2020年17期
关键词:技术手段景观资源

葛 玲

(贵州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贵州 贵阳 550001)

1 “3S”技术的基本特征及内涵

从基本的技术内容角度来讲,“3S”技术主要包含RS(遥感技术)、GPS(全球定位技术)以及GIS(地理信息系统),上述三类技术手段合称为“3S”技术。在“3S”的信息技术手段支撑下,对于特定的地表物体以及地表景观可以实施全面的检测样本采集操作,进而对于空间的立体数据信息予以分析、存储与输出处理,并且绘制完整的遥感探测影像资料图[1]。由此可见,“3S”的信息化手段具有综合性的特征,主要建立在地理信息技术、遥感探测技术、卫星定位技术、制图技术、专家系统技术与数据通讯技术的基础之上。

具体而言,运用RS的遥感探测手段能够全面采集并且调查各个点位的数据与信息,快速获得电磁波辐射的目标物体数据,遥感探测的区域具有较大的覆盖性特征;运用GPS手段可以实现加快数据更新速度以及保证定位信息精确性的效果,明显简化了检测操作的环节与过程;运用GIS手段能够确保精确分析并且全面管理各类的数据结论,进而获得精确的地表探测数据信息,因此体现了3S技术手段在检测空间信息数据过程中的立体化与实时性优势。

2 “3S”技术运用于湿地景观资源调查的具体实施要点

2.1 动态监控湿地资源的变化

具有动态特征的湿地生态系统必须被置于实时监测的范围内,技术人员通过实施全面的湿地生态资源监控与监测方法,能够合理判断当前阶段的湿地生态系统总体演变趋势,提供保护湿地生态完整性的重要科学支撑[2]。具体在实施动态化的湿地系统监测过程中,运用“3S”的动态监测方法能够应对具有复杂地形以及较大区域范围的湿地监测工作,避免消耗较多的监测资金成本与人力资源成本。

例如对于野外抽样的前期调查环节而言,“3S”的动态化监测技术手段能够保证相关技术部门获得相对完整的湿地动态变化信息资料,并且对于湿地资源图进行全面的修正处理。此外,具有管理数据与分析空间数据功能的GIS技术手段可以用于实施动态化与高效性的湿地生态资源全面管理,通过实施高效检测的方式来判断目前的湿地资源整体演变趋势[3]。

2.2 预测湿地资源的演变趋势

湿地景观系统本身具有整体性,但是湿地系统在受到人为影响以及外界气候影响的状态下,湿地景观环境就会形成特定的生态变化规律。因此,相关部门必须做到精确预测未来阶段的湿地景观资源总体演变趋势,从而制定合理与科学的湿地资源保护规划。为了实现精确预测湿地景观未来演变趋势的目标,那么技术人员首先必须绘制完整的湿地资源图,进而推测湿地景观的内在演化规律,有助于科学实施湿地资源的全面保护。

具体在预测湿地景观的基本演变规律时,重点在于定量关系分析模型的建立,其中涉及周边环境因素与湿地景观本身的因素[4]。技术人员应当结合景观生态学、空间格局分析原理与地图代数原理,确保给出相对完整的湿地景观模型,通过实施综合规划的方式来预测与判断湿地景观的演化规律特征。

2.3 绘制立体化的湿地景观图

技术人员对于湿地景观如果可以形成简单并且直观的立体模型图,则可以方便直观进行湿地景观特征的分析,因此体现了制作立体景观图的重要作用。但是实际上,技术人员如果仅限于人工完成湿地立体景观模型的制作与处理,那么将会消耗较多的时间成本与资金成本,并且无法保证湿地景观立体模型的精准性。相比而言,运用“3S”手段来制作完整的湿地景观图则可以充分保证湿地景观的各个基本要素全面纳入景观模型中,避免湿地景观的分析要点被遗漏。

具体对于湿地景观的三维模型图在进行全面绘制时,关键在于运用模拟预测的方式来收集湿地景观要素,并且运用遥感探测的精确定位方式来获取遥感数据资料。例如,马尔科夫转移概率模型能够精确描述各种不同湿地景观要素在特定时间段的演变规律,通过实施动态预测的做法来保证湿地景观预测信息与数据的精确性。

2.4 收集湿地景观资源的信息数据资料

湿地景观资源包含大量的景观调查资料,因此在实施前期调查时,应当收集完整的湿地景观基础资料信息,然后对于现有的各项基础资料数据实施全面的转换操作,获得完整程度较高的湿地影像资料结论。在目前的现状下,相关调查部门以及环保部门正在逐步探索湿地调查信息的统一存储格式,便于展开全方位的湿地调查资料数据分享,有效节约了调查湿地资源过程中的成本[5]。

但是在某些特殊的情况下,运用遥感探测的湿地影像图形制作手段也会产生相应的误差,此类误差主要来源于遗漏遥感影像信息或者错误进行遥感数据的分类处理。尤其是对于多光谱与多时段的湿地资源遥感影像采集过程而言,上述的数据信息遗漏现象表现得更为明显。为此,相关技术人员亟待完善现有的遥感探测影像处理系统,充分保障景观调查结论的精确性。

表1为“3S”技术运用于湿地景观资源调查的具体技术要点。

表1 3S技术的具体运用要点

3 探析“3S”技术的未来演变趋势

从“3S”技术手段的目前整体演变趋势角度来讲,“3S”技术手段仍然呈现某些局限性的特征。例如对于遥感探测手段在进行利用的过程中,一般来讲都会出现光谱影像的失真情况,那么将会造成相关技术人员遗漏某些关键的湿地检测对象,或者错误进行了湿地检测影像的分类处理。并且在空间分辨率与时间分辨率较低的前提下,运用遥感探测的手段还可能造成可视化的湿地影像探测结论产生某种偏差,进而影响到后续的影像检测与数据处理环节。由此可见,技术人员在未来发展“3S”技术手段的过程中,仍然应当全面促进一体化的集成检测技术系统建立,其中主要涉及对于各类空间数据的实时定位、自动更新与自动提取空间数据,以及生成可视化的图像资料。具体在调查与探测湿地资源的过程中,关于改进优化“3S”技术手段需要关注如下要点。

首先,是分类提取湿地资源的相关数据信息。在目前的湿地系统调查过程中,相关技术人员仍然缺少模型库的重要基础资源用于实施分类决策,因此造成湿地生态系统的某些关键要素缺乏保护力度[6]。为了实现智能化的湿地资源保护决策目标,那么现阶段关于改进湿地资源探测技术手段就是要全面重视可视化与智能化的湿地数据资源库建立,运用分类提取的自动化手段来建立上述的资源库,并且保证湿地生态系统的各项要素都被纳入资源数据库的范围。

其次,是统一开发湿地资源。各个地区共享湿地保护信息资料的基本前提在于统一建立湿地资源调查的相关数据库,方便各个地区实现统一的湿地资源保护以及资源调查开发。从统一开发湿地资源信息资料库的角度来讲,相关部门对于湿地保护决策在进行全面制定前,应当充分结合湿地保护资料的基础数据信息,并且运用湿地保护资料共享的方式来增强湿地保护举措的科学性,对于数据资料的具体格式实施统一化的处理。

第三,是完善现有的湿地资源调查评价体系。完善湿地资源调查过程中的现行评价体系,该举措对于全面保护湿地系统资源具有不可忽视的必要性。然而截至目前,相关负责部门并没有全面建成专门用于评价湿地资源调查实效性的完整系统,因而客观上造成湿地资源调查的各个环节缺乏科学评价。未来在实践中,湿地资源的调查负责部门不仅需要探索集成化的“3S”技术手段运用模式,同时还应当逐步完善现有的湿地资源科学评价体系,致力于湿地生态资源的有效保护。

4 结语

“3S”信息化调查技术手段具有保证数据精确性、扩大资源调查范围以及降低资源调查难度的重要效果,因此值得被推广运用于调查湿地景观资源。湿地景观系统客观上具有调节微观气候、净化区域水质、保证生态系统完整安全、维持物种多样性、蓄积洪水以及其他的重要生态功能,湿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与整体的区域经济发展以及气候演变趋势具有密切的联系。要充分利用“3S”的资源调查手段,全面服务于湿地资源与湿地景观环境的调查过程。

猜你喜欢

技术手段景观资源
景观别墅
布赖滕巴赫景观酒店48°Nord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我给资源分分类
图书编辑出版中技术手段升级面临的问题与对策探究
《景观平面图》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创造性技术启示中的技术动因论
论现代信息技术在学科服务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