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林分修复类型套种楠木的比较研究
2020-11-04林培锋
林培锋
(龙岩市兴龙林业技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福建 龙岩 364000)
1 引言
近年来有关林分套种经营模式成为林业领域研究的热点,并取得了一定成果。本文主要研究的是楠木在不同林分修复类型中进行套种后的生长情况,观察楠木的生长成活率以及生长的树高、地径。通过本文的比较研究,以期为不同林分修复类型套种经营提供参考建议。
2 楠木套种试验地选择
楠木为樟科常绿大乔木,喜湿耐荫[1],分布区位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西部,气候温暖湿润,年平均气温17℃左右 ,年降水量1400~1600 mm。楠木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组成常绿阔叶林的主要树种,又是著名的庭园观赏和城市绿化树种。
本文选取的试验地是在福建省龙岩市永定区永兴国有林场大斜工区、淑雅工区、合溪工区,海拔多在350~500 m之间,地形以丘陵为主。选取的3块试验地,主要在阴坡下部,坡度≤25°,土壤大多数土层比较深厚,养份含量比较丰富、物理性状较好,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发育[2]。试验地上的杉木林、马尾松林选取的都是成熟林,而且林分是采用主伐择伐的方法,阔叶林为低产低效的林分。在选取试验地时保证林分郁闭度的相同,特别是择伐后林分郁闭度[3]。经过现场仔细的观察后,最终3块试验地分别为选择了300亩的杉木林、200亩的马尾松林以及阔叶林面积150亩。并于2016年底开始林地准备,2017年3月份完成楠木的套种工作。
3 试验方法与过程
试验地的布置一定要避免人为因素的干扰,保持试验过程中的客观性,本文对3块试验地的杂草和杂灌进行清理和堆放,并且在林分中挖50 cm×50 cm×40 cm的明穴,在回表土将3块地按照50株/亩进行试验的前期准备。
楠木的生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林分密度[4],特别是人工进行套种楠木的种植模式上,林分密度主要是在楠木的幼苗期进行郁闭阶段一直到楠木的成熟期。试验地的坡向也是影响楠木生长的关键因素,因为试验地的不同坡向会导致楠木的受光时间和强度也不一样,因此会间接地影响到试验结果。本文楠木苗的选取是在同样的环境下进行培育的育苗。其中育苗的楠木种子选取属于同一个批次的种子,并且营养液也是同一种且符合国家的规定。选取的是1年生轻基质苗以及选择同期培育的1年生裸根苗。两者通过试验进行对比分析,能够更好得出试验结果,能够提高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在3处试验地中选择23个不同林分修复类型的标准地,按照从下部到上部随机的设置标准地套种,标准地面积为20 m×20 m。树种配置比为楠木轻基质营养袋苗∶楠木裸根苗=1∶1,种植密度按株行距为4 m×4 m,种植密度30株/标准地。
4 试验结果和分析
在林分进行套种后,于2019年12月根据实际情况对标准地中的楠木的存活率以及生长情况进行检查记录,最终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标准地中楠木苗木的调查结果
(1)从表1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到:对于楠木轻基质营养袋苗来说,在3种不同林分间的地径分别为2.2 cm、1.4 cm、1.6 cm,生长最好的是主伐择伐后的杉木林,效果最佳,能够形成复层林。低产阔叶林的种植效果也不错,只有主伐择伐后的马尾松林效果稍差。主要是因为主伐择伐后的马尾松林和低产阔叶林中的空间分布不合理,在杉木主伐择伐后能够提高阳光的照射程度,为林下的楠木幼苗提高光照强度以及生长的营养需求,使楠木生长达到最佳。因此,不同林分修复类型套种楠木的影响因素是林分的密度。主伐择伐杉木林这种环境下的林分密度对于楠木的生长是最佳的。
(2)从表1中还可以看出:三种不同林分间楠木轻基质营养袋苗的存活率几乎相差不多,特别是主伐择伐后的杉木林与低产阔叶林之间的存活率只差2%。但楠木轻基质营养袋苗和裸根苗两种苗在同一类型的林分中,无论是苗种的存活率还是苗种的生长情况,楠木轻基质营养袋苗都比裸根苗要好。以主伐择伐后的杉木林为例,楠木轻基质营养袋苗的存活率为94%,而楠木裸根苗的存活率仅仅为55%。而且楠木轻基质营养袋苗的地径几乎为楠木裸根苗的1倍。因此,在选择套种楠木时最好选择轻基质营养袋苗,这种苗种可以在种植时形成完整的根系,可以提高楠木苗的存活率,而采用楠木裸根苗进行种植时,会影响楠木的根系,在种植的过程中要进行自我修复根系后才能正常生长,导致存活率下降。
5 结论
从不同林分修复类型套种楠木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了楠木生长状况,发现主伐择伐后的杉木林套种楠木效果最好。并且针对楠木苗的选取来看,楠木轻基质苗造林存活更高,适合在闽西北等地区套种,是楠木种植的最优选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