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型车Pems试验工况与中国工况对比研究

2020-11-04于津涛熊兴旺刘嘉伟张凡李梁

车用发动机 2020年5期
关键词:峰值客车货车

于津涛,熊兴旺,刘嘉伟,张凡,李梁

(1.天津大学,天津 300072;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北京 100176)

国六重型车排放标准GB 17691—2018[1]对重型车排放的要求更加严格,需要进行实际道路排放Pems试验,用Pems试验工况下的排放代表重型车辆的实际道路排放。不同于重型车燃料消耗量转毂测试方法[2],国六标准中只对Pems试验的工况比例构成作了规定,并无标准循环。研究人员对实际道路排放测试进行了相关研究[3-5]。许丹丹等[6-7]的研究表明,实际道路试验中重型车发动机运行工况范围比典型的转毂测试C-WTVC 循环要广,对车辆的适用范围更宽。但利用CVS采样的C-WTVC 循环转毂测试方法比Pems实际道路测试方法可重复性好[8]。T. Donateo等[9]指出,发动机负荷与转速等会极大影响道路测试排放结果。

而中国重型商用车辆行驶工况的发布[10],推出了适合中国实际路况的重型车典型行驶工况,采用该工况进行的燃油消耗量和排放试验,更接近真实的中国重型车道路实际排放。为研究中国工况同Pems试验工况的异同,需要对两种不同测试方法的速度、加速度及比功率等量的分布进行深入分析对比。

本研究基于一辆城市客车和一辆非城市货车的实际Pems试验工况,分别与中国工况标准中的城市客车工况(CHTC-B工况)和大于5 500 kg的载货汽车工况(CHTC-HT工况)进行了速度和加速度的分布对比。结合Moves模型与国内重型车比功率计算式研究,确定了重型车比功率计算式,并对计算式中的系数进行了标定。分别计算Pems试验工况与中国工况的比功率,并进行了比功率分布的对比。

1 试验系统与方案

本研究进行试验的两辆车分别为一辆城市客车和一辆非城市货车,两车的试验参数见表1。其中城市客车的试验总质量为11.5 t,非城市货车的试验总质量为6.1 t。

表1 城市客车与非城市货车Pems试验参数

试验所采用的主要测试仪器为HORIBA OBS-ONE-G12车载排放分析系统,该系统集成了GPS测量设备与排放测量设备。

两辆试验车辆分别加载质量,并按照标准GB 17691—2018中规定的工况比例构成要求及试验规范进行了Pems试验,试验数据采集频率为1 Hz。图1为城市客车Pems试验实时车速曲线与中国工况CHTC-B车速曲线,图2示出非城市货车Pems试验实时车速曲线与中国工况CHTC-HT车速曲线。

图1 Pems试验客车工况与CHTC-B工况

图2 Pems试验货车工况与CHTC-HT工况

2 速度与加速度分布对比

2.1 速度分布对比

从图1和图2中可以看到,CHTC-B和CHTC-HT工况全程加速减速状态较多,而Pems试验工况前期加速减速状态较多,后期为均速高速状态。为对比车速分布差异,将车速划分区间,针对Pems试验和中国工况分别统计各车速区间内的频率分布。从图1中可以看出,客车最高车速较低,按照[0,5],(5,10], (10,15],…(65,70],(70,+∞)划分客车车速区间。从图2中可以看到,货车最高车速比客车最高车速高,需要划分更多区间,按照[0,5],(5,10], (10,15],…(85,90],(90,+∞) 划分货车车速区间。

图3示出城市客车Pems试验工况与中国工况CHTC-B车速区间分布,图4示出非城市货车Pems试验工况与中国工况CHTC-HT车速区间分布。

图3 Pems试验客车工况与CHTC-B工况速度分布对比

图4 Pems试验货车工况与CHTC-HT工况速度分布对比

从图3中可以看到,Pems试验客车工况速度分布中有4个峰值区间,分别为[0,5],(30,35],(35,40]和(60,65],峰值分别为10.2%,20.0%,21.3%和23.7%。其余区间的频率值都较小,在(70,+∞)区间频率接近0,在Pems客车试验中几乎不包含大于70 km/h的工况。而CHTC-B工况只有1个峰值区间[0,5],峰值大小为34.5%。从(5,10]之后,区间的频率分布较为均匀,均在10%以下。在(45, 50]区间频率基本接近0,在CHTC-B工况中几乎不包含大于50 km/h的工况。

从图4中可以看到,Pems试验货车工况速度分布中有4个峰值区间,分别为[0,5],(30,35],(60,65]和(80,85],峰值为13.1%,11.9%,21.6%和23.8%。其余区间的频率值都较小,在(85,90]区间频率为0,在Pems货车试验中不包含大于85 km/h的工况。CHTC-HT工况只有1个峰值区间[0,5],峰值为19.8%。其余区间的频率分布较为均匀,且在(90, +∞)区间内频率为0,在CHTC-HT工况中不包含大于90 km/h的工况。

2.2 加速度分布对比

为对比加速度分布,将加速度划分区间,针对Pems试验和中国工况分别统计各加速度区间内的频率分布。观察发现,客车和货车的Pems工况或中国工况,所有工况点对应的加速度都分布在(-1.5 m/s2,0.75 m/s2)区间内,将加速度按照[-1.5,-1.375],(-1.375,-1.25],(-1.25,-1.125],…(0.625,0.75],(0.75,+∞)划分区间。图5示出城市客车Pems试验工况与中国工况CHTC-B加速度区间分布,图6示出非城市货车Pems试验工况与中国工况CHTC-HT加速度区间分布。

图5 Pems试验客车工况与CHTC-B工况加速度分布对比

图6 Pems试验货车工况与CHTC-HT工况加速度分布对比

从图5中可以看到,Pems试验客车工况加速度分布中有2个峰值区间,分别为(-0.125,0]和(0,0.125],频率大小分别为37.0%和37.9%,其余区间的频率值都较小,在Pems客车试验中加速度集中分布于(-0.25,0.25]。CHTC-B工况只有1个峰值区间(-0.125,0],峰值为33.5%,除峰值区间外,CHTC-B工况加速度较为均匀,无明显集中分布趋势。

从图6中可以看到,Pems试验货车工况加速度分布中也存在2个峰值区间,同样为(-0.125,0]和(0,0.125],峰值分别为35.6%和36.5%,其余区间的频率值都较小,在Pems货车试验中加速度集中分布于(-0.25,0.25]。CHTC-HT工况有3个峰值区间,分别为(-0.125,0], (0,0.125]和(0.125,0.250],峰值分别为32.6%,18.1%和14.0%。在CHTC-HT工况中加速度集中分布于(-0.25,0.375]。

3 比功率分布对比

3.1 比功率计算

机动车比功率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其物理意义丰富,且与机动车排放、机动车油耗计算具有很好的统计相关性,广泛应用于排放因子模型建模等方面的研究。机动车比功率定义为机动车单位质量的瞬时输出功率,此变量最早由Jiménez-Palacios构造并给出标准定义[11-13]:

(1)

式中:VSP为机动车比功率;m为机动车质量;v为机动车速度;a为机动车加速度;εi为质量因子,指的是机动车中动力系的当量质量;h为机动车所处海拔;grade为道路坡度;g为重力加速度;CR为滚动阻力系数;CD为风阻系数;A为机动车前沿横截面积;ρa为环境空气密度;vw为机动车逆风的风速。

式(1)在实际计算中过于复杂,参考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在MOVES模型中[13]给出的针对重型车的比功率简化计算式,利用式(2)计算重型车比功率:

(2)

式中:STP为重型车比功率;fscale为固定质量因子;v为瞬时车速;M为机动车质量;a为瞬时车辆加速度;g为重力加速度;sinθ为道路坡度;A为滚动阻力系数;B为转动阻力系数;C为空气动力学阻力系数。

EPA针对不同的车型给出了车型编号(SourceID)[14],其中,重型车所对应的车型编号为41、42、43、51、52、53、54、61、62。EPA针对每个车型编号给出了不同的A、B、C、fscale和总车重M赋值。赋值表中重型车41、42、43、51、52、53、54、61、62的起始年份各有1960年和2014年两组,为了贴近实际情况,所有车型均选择起始年份为2014年。对于所有重型车,B的取值均为0,fscale的取值均为17.1,而A、C和M的取值各不相同。表2示出EPA中针对每个车型编号给出的A、C和M赋值表。

表2 EPA针对不同车型编号的A、C和M赋值

需要说明的是,EPA中关于重型车的分类和国内重型车分类并不相同,若按照EPA的分类去进行每辆重型车A、C和M的查表取值,则进行计算之前需要先将每一辆车按照EPA分类进行转换,这为计算带来很多不便。为简化计算,参考国内研究者[15]对于重型车的车重区间分类方法,将实际总车重分为[3.5, 8],(8, 15],(15, 22],(22, 29] ,(29, +∞]五个区间,计算时,确定Pems试验中实际总车重位于上述哪个区间,取该区间的中值赋值给M。同时,分别考察表1中A与M、C与M之间的关系,将41、42、43、51、52、53、54、61、62共9类车型的A与M、C与M分别利用最小二乘法进行线性拟合。图7示出A与M和C与M的线性拟合关系。

图7 A与M和C与M的线性拟合关系

A与M之间线性拟合后R2=0.987 3,C与M之间线性拟合后R2=0.883 8。根据得到的A关于M和C关于M线性拟合式,将5个总车重区间的区间中值分别代入拟合式求得5组对应的A和C值。道路的坡度在实际测量中难以获得,参考其他研究人员[16-17]在计算时的做法,将坡度sinθ取为0。

根据上述对STP计算式中各参数取值的说明,表3列出了五个总车重区间内的STP计算式各系数值。实际计算中,只需要确定实际总车重位于哪个总车重区间,即可根据表4利用查表方法得到STP计算式各系数值。

表3 不同车重区间的STP计算式各系数取值

3.2 比功率分布对比

根据式(2)和表3,分别计算客车和货车在Pems工况和中国工况下的比功率,划分比功率区间,并统计各区间内频率分布。观察发现,中国工况的所有工况点对应的比功率都分布在[-10,8]区间内。而Pems客车和货车试验中,有超过99%的工况点在[-10,8]区间内,因此将客车和货车的比功率均按照[-10,-9],(-9,-8],(-8,-7],…(7,8]划分区间。图8示出城市客车Pems试验与中国工况CHTC-B比功率区间分布频率。

图8 Pems试验客车工况与CHTC-B工况比功率分布对比

从图8中可以看到,无论是Pems客车试验工况还是CHTC-B工况,频率分布曲线均为单峰曲线,曲线形态均呈类正态分布。Pems客车试验工况的曲线峰值在(0,1]区间内,为49.2%,CHTC-B工况的曲线峰值在(-1,0]区间内,为40.9%,Pems客车试验工况的曲线峰值大于CHTC-B工况的曲线峰值。两曲线在[-2.7,2.7]区间内的频率积分均大于89%,可见在[-2.7,2.7]区间内分布较为集中。为观察频率集中部分区间内的频率分布情况,考虑按照[-2.7,-2.4],(-2.4,-2.1],(-2.1,-1.8], …(2.4,2.7]将[-2.7,2.7]划分为更细密的区间。图9示出城市客车Pems试验与中国工况CHTC-B比功率在[-2.7,2.7]内的分布频率。

图9 Pems试验客车工况与CHTC-B工况比功率部分区间分布

从图9中可以看到,在[-2.7,2.7]区间内,CHTC-B工况曲线仍然为单峰曲线,峰值位于(-0.3,0]区间,为32.5%;Pems客车试验工况变为双峰曲线,峰值分别位于(0,0.3]和(0.6,0.9]区间,分别为18.3%和13.7%;CHTC-B工况曲线峰值大于Pems客车试验工况曲线的最大峰值。

同样将货车的比功率按照[-10,-9],(-9,-8],(-8,-7],…(7,8]划分区间。图10示出非城市货车Pems试验与中国工况CHTC-HT比功率区间分布。

图10 Pems试验货车工况与CHTC-HT工况比功率分布对比

从图10中可以看到,无论是Pems客车试验工况还是CHTC-HT工况,频率分布曲线均为单峰曲线,曲线形态均呈类正态分布。Pems货车试验工况的曲线峰值与CHTC-HT工况的曲线峰值均在(0,1]区间内,分别为48.0%和38.1%,Pems货车试验工况的曲线峰值大于CHTC-HT工况的曲线峰值。两曲线在[-2.7,2.7]区间内的频率积分均大于94%,同样说明两曲线在[-2.7,2.7]区间内分布较为集中。

仍然按照[-2.7,-2.4],(-2.4,-2.1],(-2.1,-1.8],… (2.4,2.7]将[-2.7,2.7]划分为更细密的区间。图11示出非城市货车Pems试验与中国工况CHTC-HT比功率在[-2.7,2.7]内的分布。

图11 Pems试验货车工况与CHTC-HT工况比功率部分区间分布

从图11中可以看到,在[-2.7,2.7]区间内,CHTC-HT工况曲线仍然为单峰曲线,峰值位于(-0.3,0]区间,为23.3%;Pems货车试验工况变为双峰曲线,峰值分别位于(0,0.3]和(0.6,0.9]区间,分别为20.5%和12.2%;CHTC-HT工况曲线峰值大于Pems货车试验工况曲线的最大峰值。

4 结论

a) Pems客车试验工况中,速度分布在[0,5],(30,35],(35,40]和(65,70] 4个区间存在峰值;CHTC-B工况中,速度分布在[0,5]区间存在峰值;Pems货车试验工况中,速度分布在[0,5],(30,35],(60,65]和(80,85] 4个区间存在峰值;CHTC-HT工况中,速度分布在[0,5]区间存在峰值;

b) Pems客车试验工况中,加速度分布存在(-0.125,0]和(0,0.125] 2个峰值区间,且加速度集中分布于(-0.25,0.25]范围内;CHTC-B工况只有1个峰值区间(-0.125,0],加速度无明显集中分布趋势;Pems试验货车工况加速度分布存在(-0.125,0]和(0,0.125] 2个峰值区间,且加速度集中分布于(-0.25,0.25]范围内;CHTC-HT工况存在3个峰值区间 (-0.125,0], (0,0.125]和(0.125,0.25],加速度集中分布于(-0.25,0.375]范围内;

c) 在[-2.7,2.7]区间内,Pems客车试验工况比功率分布为双峰曲线,峰值区间分别为(0,0.3]和(0.6,0.9];CHTC-B工况为单峰曲线,峰值位于(-0.3,0]区间;Pems货车试验工况比功率分布在[-2.7,2.7]区间内为双峰曲线,峰值分别位于(0,0.3]和(0.6,0.9]区间;CHTC-HT工况曲线为单峰曲线,峰值位于(-0.3,0]区间。

猜你喜欢

峰值客车货车
犊牛生长发育对成年奶牛高峰奶产量和峰值日的影响
砥砺奋进“十三五”,看安凯客车“出海”进阶之路
停车场迷宫
20周岁的女青年是否可以申请中型客车准驾车型驾驶证?
云南省民用汽车保有量峰值预测
鼠小弟的货车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