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行“美丽公路”,聆听“怒江故事”
——“大峡谷·小康路——主流媒体怒江行”活动圆满成功
2020-11-04朱熙
◇ 文/朱熙
媒体行团队合影
新华网云南频道首页大图推荐媒体行报道
9 月6 日至12 日,由云南省民族宗教委主办,今日民族杂志社、怒江州民族宗教委承办的“大峡谷·小康路——主流媒体怒江行”活动成功举办。来自新华网、中国新闻社、《民族画报》《云南日报》、云南广播电视台民族频率、《民族时报》《青年与社会》杂志、云南网等主流媒体的记者,深入怒江州贡山县丙中洛镇、独龙江乡,福贡县石月亮乡、鹿马登乡,泸水市大兴地镇、片马镇等地进行实地采访。
一周的时间,记者们沿着“美丽公路”,用脚步丈量怒江大峡谷里的小康路,用他们的笔和镜头讲述怒江州的发展巨变,形成了丰富、生动的报道。据不完全统计,截至9 月30 日,各媒体共刊播相关文章100 余篇,图片400 余幅,文章累计阅读量超300 万次,新华网、云南网首页大图推荐,《民族画报》、云南网等以专题专栏形式展现。文章文图与视频相结合,脱贫路上的“怒江故事”在各媒体平台引起了广泛转发和关注。
古老驿道的新生
雾里,位于贡山县丙中洛镇北面,是典型的怒族村寨,全村有60 户200 余人,至今村内仍保留着传统的怒族民居。去雾里村,必须徒步,没有直达村寨的公路。途中经过一座铁索桥,走在桥上,脚下奔腾翻滚的怒江发出低沉“嘶吼”。
雾里村是进入西藏的必经之地,一度时期,雾里村与外界联通的的唯一通道,是村尽头悬崖上凿出的人马驿道。曾经,在这条进入西藏的茶马古道上,赶马帮的人来人往,马铃声不断。如今,在江的北面修好了柏油马路,汽车等运输工具出现,马帮逐渐消失,这条人马驿道也慢慢退出了历史的舞台。雾里村现存的茶马古道也成为贡山县唯一一个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
在当地政府支持下,雾里村深入挖掘旅游资源,开展生态游、乡村游,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历史悠久的人马驿道、云雾缭绕的田园风光、“与世隔绝”的朴素生活引得游客络绎不绝。
村民李得华由此看到商机。2018 年,李得华养了5匹马,在村里运输货物及游客的行李,第一年就创收1万多元。慢慢的,村里越来越多人家开始养马跑运输,组成了一支“现代马帮”。时代变迁,老一代马帮人已退出历史舞台,新一代马帮人乘着旅游开发的东风,马铃声又再次响彻峡谷。
文面女的幸福生活
独龙江乡是我国独龙族聚居地,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的制约,独龙江乡曾是云南乃至全国最为贫穷的地区之一。在各方努力下,2018 年底,全乡建档立卡户611户2297 人已全部脱贫,独龙族实现整族脱贫,独龙江乡实现整乡脱贫出列。2019 年4 月,独龙江乡开通5G试验基站,成为云南省第一个开通5G 的乡镇。
在独龙江乡,现居住着20 位独龙族文面女,今年76 岁的李文仕便是其中一位。“以前在山上的日子,吃不饱穿不暖,雪地里光着脚找吃的。”李文仕介绍,新中国成立前,独龙族人还处于“刀耕火种、狩猎为生”“刻木记事、结绳计日”的原始状态,极少与外界接触,看见生人便躲。
“这是做梦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如今,李文仕在家里编织独龙毯、打理小菜园,她的女儿一边当护林员,一边养蜂。想念孙子时,李文仕就用刚学会使用的智能手机和孙子视频通话,一家人的生活其乐融融。
成功不成功,需要尝试才知道
今年三十刚出头的张志辉,是独龙江乡龙元村监委会主任。2012 年,从云南师范大学毕业后,张志辉选择直接回到家乡。刚回家时,张志辉选择了养鸡,但由于当时交通不便,等鸡可以出栏的时候,却卖不上好价钱,于是,他就转向了养蜂。如今,张志辉一共养了二十多箱蜜蜂,今年的蜂蜜已经被预订完了,一年能增收七八千元。除此之外,还带动了十多户建档立卡户养殖蜜蜂。
雾里村村民李得华赶起了“现代马帮”,运输起进村物资
独龙江乡迪政当村独龙族老人太恰正在自家院子里编织独龙毯
独龙江乡龙元村监委会主任张志辉对龙元村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信心
福贡县老姆登高山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和大林(左四)一家
坡思才夫妇
“梦马农庄”女主人(中)向记者介绍农庄基本情况
丙中洛镇双拉村的非遗传承项目吸引了网络名人“冒险雷探长”前来探秘
媒体行记者采访泸水市维拉坝珠海社区格力小学支教老师
“以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大家想要发展却有心无处使。现在公路通到了家门口,国家给我们创造了那么好的条件,独龙江的年轻一代更应该肩负起使命与责任,不负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现在很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都选择回到了家乡,大家都在积极探索,寻找着不同的致富路子,成功不成功,你必须要去尝试才知道。”问及为什么有机会留在大城市却选择回到家乡时,张志辉内心更加笃定。
道路通,产业兴。以前出行靠走、物流靠人,如今,一条条扶贫公路叩开了独龙江乡乡亲们的贫困大门,摇身变为百姓发家致富的“草果路”“山药路”“草莓路”……
深山峡谷藏好茶,老姆登上茶飘香
走进福贡县老姆登村,村内宁静优美,群众淳朴真诚。深山峡谷藏好茶,老姆登上茶飘香。通过积极探索,20世纪80 年代起,怒族村民和大林便开始尝试在老姆登村种茶,从最初的十几亩发展至如今的百余亩,每年的茶叶供不应求,茶叶成为大家脱贫致富的“秘密宝藏”。2010 年11 月,和大林和村民恒三言、王友才等11 人成立了老姆登高山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走规模化经营之路。
经过10 年的发展,老姆登高山茶农民专业合作社效益不断提升,成为福贡县生产规模较大的一家集茶叶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合作社,带动周边农户1000多人增收。2019 年,“老姆登高山茶”,销售额达132万元,茶农户均年收入达1 万元。如今,芳香浓郁、回味香甜的“老姆登茶”已成为怒江知名品牌。
百姓大舞台,闹热移民新生活
夜色下的怒江奔涌不息,把福贡县城的夜景映衬得分外妖娆。每天晚上,在县城城西安置点的大舞台前人头攒动,各族群众纷纷围拢到舞台前。来自包括安置点在内的本土歌手、搬迁群众轮番登台,把一个个自创编排的精彩节目带上舞台,人民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属于自己的演出,过去在田间地头劳作的群众登上舞台,成为主角。
媒体行记者在贡山县丙中洛镇中心卫生院采访珠海帮扶医生
独龙江乡迪政当村青年白忠平(右)不光开起了客栈,还入驻抖音平台,通过直播带货的形式推荐家乡特产,现在已经是当地小有名气的网络红人
“时代楷模”高德荣接受媒体行记者采访
片马镇片四河村村民乔春林家火塘话脱贫
节目结束后,坡思才夫妇走进后台,脸上充满了兴奋,刚刚他们为台下群众表演了傈僳族传统舞蹈。今年52 岁的坡思才,3 月份刚从架科底乡搬进安置点。白天就在安置点小区做保安,每个月能拿到2000 多的工资,晚上闲暇的时候则加入了社区表演队,每天准时参加节目编排,乐在其中。“之前在大山里做什么都不方便,如今搬出了大山,住进了城里,生活条件改善了。党和国家的政策那么好,趁着现在还年轻,我们要靠自己的双手去创造自己幸福的生活。”坡思才表示。
“‘百姓大舞台’给易地扶贫搬迁的移民们带来了轻松与快乐,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展现自己才艺的舞台。自从舞台搭台以来,就一直提倡大家一起来,只要您有才,请您走上台。来参加的都是百姓,是福贡群众展演才艺的大平台,台上群众表演用心,台下群众看得开心。”福贡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过建文告诉记者。
梦马农庄:以梦为马,留住乡愁
猪圈变成了咖啡屋,鹅棚变成了花棚,这并非天马行空,而是来自怒江州一个小山村脱贫路上的探索创新。
梦马农庄位于泸水市鲁掌镇浪坝寨村,这里生态环境良好、自然条件优越,当地群众在驻村工作队和村三委班子的带动下,不等不靠,大胆创新,通过开展乡村文创工作、打造最美庭院,为乡村旅游注入文化活力,探索着一条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新路子。
走进梦马农庄,随处可见别具匠心的设计。“溯溪竹桥”“沁馨书斋”“时光小屋”……一个个文雅别致的名字下,对应的是一个个区域功能定位明确的休闲区。通过改造,烤烟房变成了酒吧,鹅棚变成了花棚,厨房变成了书屋,老房子成了农耕文化陈列室。独特的装饰与设计感,让人眼前一亮。这些独具心思的设计,受到了游客的一致好评。每逢周末,泸水市的市民都会自驾慕名而来,远离喧嚣的闹市,在这里寻找一份内心的宁静。
媒体行记者:珍惜小康路上每一段风景
短短七天的行程,怒江州的脱贫攻坚工作给记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谈及他们本次怒江行活动最大的感触和印象最深的人或事时,记者们丝毫不吝啬心中的赞美:
《民族画报》记者 康梦婷此次怒江行最大的感触就是民族地区的发展日新月异,民族地区群众的精神面貌焕然一新,作为一个民族工作者,倍感骄傲。采访中傈僳族乔春林一家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身处祖国边疆,他们做到了既要守边固土又要脱贫致富。充分利用当地条件种植重楼等中药材提高生活水平,坚决不拖祖国的后腿。
中国新闻社云南分社记者 李晓琳在我看来,生活在怒江大峡谷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但此行让我印象最为深刻的,却是泸水市大兴地镇维拉坝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最为普通的杨文忠夫妻俩。一年前,为了改变生活,解决孩子的教育问题,杨文忠不听妻子劝告,带着2000 元的全部家当执意要搬下山,为此,夫妻俩大吵一架一周没有说话。下山之后,踏实能干的杨文忠在社区物管做水电工,担任美丽公路护路员、护林员等,每个月有8000 元的稳定收入,同时,他还在山里种植核桃、开办小型养鸡场,从早到晚忙个不停。而曾经抗拒搬下山的妻子则在社区小学的食堂从事炊事员工作,也有了稳定收入。我问杨文忠,“是山上的日子辛苦还是山下苦?”他说,“过日子哪有不辛苦的,可在山里就算苦,日子也没有盼头。在山下,辛苦的每一天都会有收获。”杨文忠是这大峡谷中再普通不过的一个人,没有过人的商业头脑、没有雄厚的资金积累,他们一家生活的点滴改变,都源于他们的踏实勤奋以及坚韧果敢。正是他的这份普通和真实,让绝大多数普通的我们找到一种投射,无论眼前境遇如何艰难,只要勤劳努力,日子总不会太差!
《云南日报》记者 李正雄时隔三年多再次来到怒江,沿着美丽公路一路向北去到滇藏交界,一路看,一路感动,怒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以美丽公路为代表的一大批基础设施,已建成或正在建设中,为当地少数民族群众提供了生活便利,越来越多的人来到怒江、走进怒江,目前的怒江处于一个高速发展、充满活力的阶段!
新华网记者 汪明婷我最大的感触是“变”。怒江这一全国聚焦关注的深度贫困地区,在党和国家的精准扶贫各项政策引领带动帮扶下,打响打赢了脱贫攻坚战,正如一路驱车进泸水市映入眼帘的红底黄字“怒江缺条件 但不缺精神 不缺斗志”所言,怒江州的脱贫成果是全州人民用艰苦奋斗精神和坚持不懈斗志换取的。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怒江州人民已然在旧貌换新颜的道路上越走越有底气。
云南网记者 李欧怒江拥有丰富的生态资源、美丽的自然风光和特色浓郁的民族传统文化,当地政府找准定位,扎实推进精准扶贫,通过控辍保学,发展林下经济、旅游扶贫等措施,推进农村经济转型发展,实现了山美水清农家富。
云南广播电视台民族频率记者 岩甩冬这次采访我印象深的是傈僳小伙沙路叶,他说前几年唯一的出路就是外出务工,现在政策好就回家发展种植草果产业,一家人在一起其乐融融。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许多贫困地区一说穷,就说穷在了山高沟深偏远。其实,不妨换个角度看,这些地方要想富,恰恰要在山水上做文章。”只要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锲而不舍,久久为功,就一定能把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