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的彝族村寨
——寻甸扶贫干部镜头下的村民生活
2020-11-04方云峰
◇ 文·图/方云峰
寻甸县甸沙乡的苏撒坡,位于海拔2750 米的山区,是全县最为贫困的地区之一。摄于2018 年8 月19 日。
苏撒坡
苏撒坡,在寻甸县中部,海拔2750 多米。距乡政府甸沙一个小时车程,距离县城60 余公里。苏撒坡有4 个自然村14 个村民小组,苏撒坡二组是彝族村,65 户306 人。
苏撒坡的自然地理、气候等条件差是贫困的主要原因。地理方面,海拔高,道路崎岖,弯大坡陡,出行不便。气候方面,干冷少雨,农作物品种单一,栽种困难。洋芋、油菜是主要作物;副业有猪、牛、羊养殖,但扶贫前规模不大。
寻甸县有回族、彝族、苗族等世居民族。回族多居住坝区,扶贫压力较小,彝族、苗族多住高寒山区,多年来一直是扶贫的重点。
2018 年底寻甸县整县脱贫,并在今年8 月国家组织的扶贫质量普查验收中顺利过关。如今,苏撒坡和寻甸其他许多少数民族聚居的村寨一道,摆脱贫困,迎接新生活。
①2014 年10 月4 日拍摄的这张照片,提示了当时的交通状况。村民赶集,通常只有步行,到乡镇集市要两到三个小时。
③寨子边是老树林,生态和文化都呈现出天然、古朴的一面。摄于2015 年8 月29 日。
① 洋芋商贩的账本。马苏材从村里收洋芋卖到外地,他的账本上写着“发财走正道,买卖讲公平,想走致富路,必须走正路”。摄于2018 年7 月22 日。
② 卖洋芋是村民主要的经济收入。苏撒坡的耕地主要种植洋芋、油菜籽等作物。得益于扶贫项目,耕地边都通修建了公路。到了洋芋收获季节,洋芋收购商便将卡车开到地边直接在地里收购。摄于2018 年7 月22 日。
③杨天明开着小汽车拉着化肥,他媳妇则赶着马车拉着犁和粪来地里犁地点菜籽。耕地边都修建了道路,很多村民都和杨天明家一样同时开着小汽车和赶着马车来干农活。摄于2020 年7 月4 日。
十年
2010 年苏撒坡全村通水,县委宣传部派我去采访。村子上边是一片百年古树林——密枝林,他们在林中举行了通水仪式。这是我第一次到苏撒坡。当时挺震撼。密枝林是彝族的神树林,保存完好,树龄上百年,有的四五百年。
此后,我经常到这里拍照。基本上有时间都去转一下,周末,或者放假,拎着相机,每次转一天两天。然后,他们有什么事,比如密枝林祭祀,也会打电话,我也会去。这些拍摄给我带来了一些摄影界的荣誉。2015 年之后,村子变化快了,拍摄也变得更为系统。
去年我主动申请到寻甸柯渡镇乐郎做驻村扶贫。我对苏撒坡的兴趣,始于其独特的自然和文化,但随后紧跟时代大潮,关注到社会、经济、教育诸多方面。这些影像,是扶贫时代的一个历史见证。
①村民新建的欧式小洋楼。随着扶贫工作中安居工程、环境整治等工程的推进,村子里的路全部完成硬化,村民家里都盖起了新房。摄于2019 年7 月6 日。
② 挡墙上的青山绿水。扶贫要求村容村貌要美化亮化,墙上的“古树”与实景中古树构成了奇妙的呼应。摄于2017 年5 月4 日。
壮举
扶贫工作,给苏撒坡带来了巨大改变。
作为苏撒坡十年变迁的观察者,同时也作为一名扶贫队员,苏撒坡的扶贫和很多地方一样,堪称壮举。
从政府角度,能想的办法都想了,能帮忙的都帮了,扶贫工作,是整体全面的变革,不留死角,也不走过场。
交通有明显改善。2018 年脱贫前,家家通了水泥路,而且山梁上的土地,也有了公路连接,到地里干活可以骑摩托甚至开车。贫困户建房,政府有几万不等的补贴,住房条件和村容村貌有极大改善。这种改变还在进行,脱贫工作结束后政府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乡村面貌正朝着更加宜居的方向发展。基础设施的整体推进,还包括网络等现代化的必备要素,至于饮用水、电力等方面改善,则更不在话下。
扶贫工作,除了花巨资彻底改变过去封闭、偏远的条件,还着力增加村民可支配收入。在苏撒坡,这项工作主要围绕富余劳动力输出和产业发展进行,其中劳动力输出对脱贫的效果立竿见影。比如,我咨询过一对夫妻,他们到外地打工,一个月加起来一万多的收入,这是传统农业生产无法比的。苏撒坡的年轻村民,多数外出务工,目的地主要有福建和广东。今年受疫情影响,当地政府配合国家防疫工作,为到外省务工人员每人提供了1000 多元的交通补助。
产业发展,主要是种洋芋和养殖业。政府和村委会帮助苏撒坡建立了猪、牛、羊的养殖合作社。家畜的养殖尽管有一定风险,但长期看是苏撒坡产业优势所在,值得探索。
扶贫不是一劳永逸的工作。扶贫,要扶志,更要扶智,从产业发展和民族教育等等方面看,我对苏撒坡的未来充满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