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研究腹腔镜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

2020-11-03廖祥星

康颐 2020年8期
关键词:围手术期护理

廖祥星

【摘要】目的:分析腹腔镜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复术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随机抽选2018年1月-2019年12月本院接收的74例腹腔镜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复术患者,依据平行對照法分为对照组(37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37例,围术期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并发症发生率方面,观察组(5.41%)比对照组(24.32%)低,差异明显(P<0.05);疼痛评分方面,护理前,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对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结论:围术期护理在腹腔镜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中应用效果明显,除减轻疼痛外,有助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值得采纳、推广。

【关键词】腹腔镜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围手术期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1

腹壁切口疝是腹部手术后常见、多发并发症之一,该病发病率较高,特别是老年患者和切口感染、腹部创伤患者发生率较高,其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了显著影响。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是治疗腹壁切口疝常用方法,联合围术期护理方法有助于并发症发生率降低,以便其术后及早恢复健康[1]。因而,本次研究针对腹腔镜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复术患者采用围术期护理的效果进行分析,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本文所选74例腹腔镜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复术患者均为本院2018年1月-2019年12月接收,以平行对照法为基准分组,对照组(37例)中,男、女分别有20例与17例;最小年龄、最大年龄分别是34岁与69岁(47.31±3.65)岁;观察组(37例)中,男、女分别有21例与16例;最小年龄、最大年龄分别是32岁与71岁(47.28±3.59)岁;一般资料方面,两组比较,未见明显(P>0.05)。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自愿签署书面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案。具体如下:自患者入院后,为患者讲解关于腹腔镜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复术有关内容,包括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同时为患者营造舒适、干净的病房环境,促进其舒适度提高等。

观察组:围术期护理方法。详情如下:(1)术前护理。根据全身麻醉要求等,对患者翻身技巧、创伤排泄等进行指导。术前,为患者演示呼吸功能训练正确方法。针对吸烟者,戒烟14日。针对合并慢性肺疾病者,术前,为患者提供平喘、化痰等治疗。术前1日,予以留置食物,避免腹胀、避免的发生。术前1晚和清晨,灌洗肠道,并将肠道内部参与的粪便清除,避免术后肠气减少提高腹内压,以此强化组织修复及补片修复,降低切口疝复发率。术前6h-8h禁食,术前4h禁饮,同时放置尿管和胃管。针对合并糖尿病、免疫力功能降低和营养不足者,术前,予以患者抗生素[2]。(2)术后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在患者麻醉未清醒时,选取去枕平卧体位,术后6小时全身麻醉苏醒后,调整为30°半卧体位。术后,对患者血糖、生命体征动态监测;鼻导管低流量吸氧约24h-80h;平均1h-2h进行1次翻身拍背;腹带加压固定,同时在切口使用沙袋加压,避免切口裂开。按照医嘱采用雾化震荡排痰。在各项生命体征稳定后,按照医嘱,每6小时对生命体征进行1次监测,同时选取低斜卧位3d-5d,将小枕置于膝部,确保腹壁全部放松,避免肌肉牵拉导致腹壁疼痛,除加快切口愈合速度外,有助于消化道蠕动。同时对患者早期床下活动进行指导,避免并发症的发生。(3)疼痛干预。因为手术具有一定的创伤性,患者术后往往伴有疼痛现象。所以,术后应根据患者疼痛程度予以镇痛药物,同时联合腹带进行加压固定。

1.3 观察指标

(1)评估疼痛程度,依据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分值越高,表示疼痛越明显,反之表示疼痛较轻。(2)统计并发症发生状况,包括阴囊积液、皮下积液、肠粘连和便秘。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处理研究结果,(x±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率(%)表示计数资料,以x2检验;P用于两组比较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疼痛评分

护理前,两组疼痛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而观察组护理后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2 并发症发生状况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更低,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 讨论

腹壁切口疝是当前发生率较高的一种疾病,经传统手术治疗后,术后具有较高的复发率。在医学研究日益深入的背景下,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范围越来越广,同时也用于腹壁切口疝治疗中,并取得显著效果。该手术方法具有术后恢复速度快、创伤小、治疗效果明显等特点,所以被视为腹壁切口疝治疗首选方法[3]。尽管该手术方法可能发生并发症,但是通过科学、系统的护理后,能够尽可能的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手术开展过程中,通过术前和术后护理,对患者各项生命体征、疼痛和身体状况观察,根据患者病情发展趋势提供相应的护理方法,能够尽可能的缓解疼痛,帮助患者保持乐观、积极心态,自愿配合医护人员工作,从而加快疾病康复速度[4]。结果显示,经护理后,观察组疼痛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

综上所述,腹腔镜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实施过程中,围术期护理方法的应用,不仅可以减轻疼痛,而且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并发症的发生,确保良好的治疗和护理效果,值得采纳与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华涛, 闵凯, 任骏. 腹壁切口疝修补术的术后复发分析[J]. 腹腔镜外科杂志, 2018, 23(10):22-23+31.

[2]王志刚, 王洪波. 腹腔镜术式治疗成年腹壁切口疝患者的疗效以及预后分析[J]. 山西医药杂志, 2018, v.47(15):59-61.

[3]戴晓冬, 黄鹤光, 陈燕昌,等. 腹腔镜联合开腹补片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临床疗效[J]. 中华消化外科杂志, 2018, 17(11):1090-1094.

[4]涂华华, 蔡庆和, 周华东,等. 腹腔镜修补及开放式Onlay修补术在腹壁切口疝中的近期临床效果比较[J]. 临床外科杂志, 2020, 28(4):361-364.

猜你喜欢

围手术期护理
高龄股骨粗隆间骨折病人围手术期护理措施
临床路径在子宫肌瘤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
100例颈椎骨折内固定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关节镜下清理术治疗踝关节撞击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泌尿外科疾病合并糖尿病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体会
28例经脐单切口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围手术期护理
护理干预对利普刀治疗宫颈锥切术的影响及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