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ICU扫盲之症状评估及常见护理策略

2020-11-03白群

康颐 2020年8期
关键词:胃管压疮导管

白群

【中图分类号】R4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1

ICU作為危重症病人治疗和护理的特殊病房,其中病人通常身体情况整体较差,一旦出现问题若不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会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甚至导致死亡。因此ICU的护理人员需要有能力及时对患者的症状作出评估,并给予恰当的护理。下面就针对ICU常见症状的评估和相应的护理策略作出介绍。

1 窒息

窒息是ICU病人死亡的最主要原因之一,及时发现异常和恰当的处理往往可以帮助病人挽回生命。

1.1窒息的症状表现:病人呼吸困难,心跳快而微弱,唇、面部发青发紫,紫绀明显,多处于意识不清的状态,一开始呼吸会变慢变微弱,继而呼吸不规则,最后逐渐停止。

1.2主要原因:气管插管病人吸痰不及时,湿化不够,患者咳血,食道返流等。

1.3常见护理策略:病床边配备吸痰装置以方便及时为患者吸痰。根据导致窒息的不同情况,护理人员应作出不同处理以预防窒息的发生,常见处理有:为防止痰珈出现,气管切开或插管的病人术后立即充分湿化气道;插胃管时,在常规基础上胃管额外深入7-10毫米;鼻饲时,应先让病人保持半卧位,且结束后应保持该体位半小时至一小时。

2 院内感染

ICU病房是医院各个科室病房中院内感染发生率最高的地方,加上ICU病人身体状况不乐观,院内感染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感染发生后往往难以补救,因此应以预防为主。

2.1院内感染的症状:①尿路感染:以尿频、尿急、尿痛等为典型症状,也可因不同类型感染出现发热、腰痛等症状,而无症状尿路感染可能没有任何不适;②伤口感染:感染早期表现为缝线反应和出现针眼部位脓肿;中期表现为伤口以及周围皮肤出现明显的肿胀并且有压痛感甚至有波动感出现,后期则会由急性转化为慢性感染,有可能会转变为窦道;③下呼吸道感染:典型症状包括发热、咳嗽、咳痰等,部分患者出现胸骨后烧灼样疼痛;④败血症:发病十分急骤,初期特征为高热、寒战,热型不定,伴有瘀点、瘀斑、猩红热样皮疹、荨麻疹样皮疹等皮肤损伤,还可出现休克或器官衰竭;⑤消化系统感染:主要表现为腹痛、腹泻等肠胃炎症状,腹泻轻重不等,轻微时可以自行好转,严重时则会导致病人出现脱水、电解质紊乱等症状;⑥皮肤感染:可表现为皮肤疖痈、毛囊炎、坏疽、蜂窝组织炎等;⑦中枢系统感染:常发生在脑部的重大手术后,包括脑膜炎,脓肿,脑炎,蠕虫感染等,不同情况下的症状也不同,应视情况具体分析。

2.2主要原因:ICU病人相对普通病人免疫力更为低下;病人需要接受很多入侵式或有创操作;医务人员无菌操作不严格;病人自身携带有致病菌在特定条件下感染附近组织;消毒隔离制度落实不到位等。

2.3常见护理策略:严格执行ICU病房的消毒隔离标准操作;定时进行空气消毒和通风换气;各类仪器、用品使用后均需要立即严格消毒后备用;必要时应该采单间隔离,尤其是特殊感染的病人;加强医护人员的无菌操作观念。

3 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病人所插入的导管意外脱落或意外拔除,该情况一旦发生可能对病人身体造成严重损伤,或导致死亡。

3.1主要原因:意识清晰的病人误拔管或有意拔管;意识不清的躁动病人无约束措施导致的意外拔管;导管固定不牢或是连接处不紧而导致的自行脱落;医护人员移动或翻身病人时意外脱落。

3.2常见护理策略:

3.2.1为避免清醒的病人误拔管或是有意拔管,可向病人强调各导管的重要性以及拔除的严重后果;

3.2.2意识不清的病人,视情况采取约束措施,或是遵医嘱使用镇静剂;

3.2.3需要移动病人时应该尽量多人合作进行;

3.2.4气管插管:固定后检查位置、深度、等细节,以保证牢固;

3.2.5脑室引流管:额外在病人头部带网罩;

3.2.6留置胃管:胃管末端固定在病人的衣领上,可额外用细带子在鼻前打一个结然后再固定在病人的脑后;

3.2.7胸腔引流管:将导管放在病人无法抓取到的地方,比如上臂下;

3.2.8动静脉置管:用胶布在导管下作蝶形固定,并且注射时避免关节;

3.2.9双腔尿管:定期检查囊液是否充足,及时补充,冲洗膀胱时避免刺破囊腔。

4 压疮

压疮是指局部组织长时间受压而引发生的溃烂和坏死,继发感染甚至可能引起败血症,危及患者生命。

4.1压疮的症状表现:可分为三度:Ⅰ度:该程度及时处理可几日内好转,局部表现为红斑水肿,也可能是苍白色、青灰色,有麻木感或触痛;Ⅱ度:皮肤呈现为深紫色或紫黑色,如果出现水疱,破裂后会留下浅表糜烂面;Ⅲ度:溃疡形成,较浅的可以达皮下组织,较深的甚至会达骨组织,继发感染后有臭味脓液多。

4.2主要原因:病人需长期卧床,或者病人丧失行动力;疾病导致的皮肤抵抗力降低;大小便失禁病人的局部皮肤长期受到排泄物刺激;全身营养缺乏等。

4.3常见护理策略:随时关注病人受压迫部位的情况,及时更换体位、减少压迫;有需要的病人可以额外补充营养;及时清理床铺和病人身体,避免排泄物刺激;翻身或移动病人时应多人配合操作,减少皮肤擦伤。

猜你喜欢

胃管压疮导管
调中益气汤联合外洗汤剂治疗压疮的效果观察
按压识别早期压疮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417例压疮现况调查与分析
“留置胃管”真的那么恐怖吗
改良式胃管固定方法的临床应用
留置胃管的护理体会
飞机高压导管布置探讨
成立压疮管理小组,优化压疮管理流程
施乐扣固定抗高压PICC导管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