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产后出血的基本治疗方法总结

2020-11-03施霞

康颐 2020年8期
关键词:娩出胎盘产后

施霞

【中图分类号】R714.4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6525(2020)08-00-01

产后出血是导致产妇围生产期最常见的死亡原因,一般指产妇在分娩之后的24h内,自然分娩的产妇出血超过500ml,剖宫产的产妇出血超过1000ml。产后出血如果没有及时的止血,可直接导致产妇死亡,而引起产后出血的原因中,子宫收缩性乏力最为常见。产后出血作为女性生育最大的危险因素之一,一直受到广泛的重视,而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新技术被应用在产后出血的治疗中,但是产后出血的基本治疗方法却普遍使用,经久不衰地挽救着无数产妇的生命,那么产后出血的基本治疗方法有哪些呢,本文将为您进行总结。

1 基本治疗方法-综合措施

综合措施的实施目的在于立即有效的止血,因为绝大部分产妇出现产后出血都是因为宫缩乏力所导致的,综合措施基本治疗方法都是围绕缓解宫缩乏力。常见的措施如下:(1)按摩子宫,按摩子宫的方式普遍使用,该方法也是最为简单有效并且能够快速起到止血效果的方式,按摩子宫前要导尿排空膀胱,可以使用腹壁按摩宫底,胎盘娩出后,术者一手的拇指在前,其余四指在后,在下腹部按摩并压迫宫底,挤出宫腔内积血,按摩子宫应均匀而有节律。如果效果不佳,可选用腹部-阴道双手压迫子宫法,一手戴无菌手套伸入阴道,握拳放置于阴道前穹窿,顶住子宫前壁。另一手在腹部按压子宫后壁,使宫体前屈,两手相对紧压并均匀有节律的按摩子宫,或按压子宫。(2)缩宫素使用,缩宫素使用也是常见的办法,一般来说,实际的用量会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基本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20U缩宫素,采用5%的葡萄糖液进行静脉滴注。(3)药物使用,药物使用的目的同样是加强产妇子宫收缩的能力,常见药物有米索前列醇等。(4)心理支持与呼吸引导,出现产后出血情况之后,患者的身体各项情况稳定是保证治疗有序进行的最重要保证,在实施综合措施的过程中,需要及时给予患者心理支持,分析患者的负面情绪,及时的采用语言安慰、转移注意力、聆听、语言暗示、社会关系支持等方式来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针对患者呼吸急促的情况,治疗人员需要全程陪伴,引导患者进行呼吸的调节,以达到舒缓呼吸,改善血流情况的目的。

2 基本治疗方法-补充血容量

产后出血过程中,患者往往会丢失大量的血液,血液的丢失意味着身体含氧量和周围脏器组织的正常功能受损,有可能导致周围循环衰竭而出现生命威胁,因此需要及时的帮助患者补充血容量。在基本治疗方法当中,首先应当疏通微循环,尽快的除去病因,患者在出现产后出血之后,应当立即建立起有效的静脉通路,给予患者输血和输液治疗,如果患者出血情况十分严重,已经导致了休克征象的出现,则需要及时给予供氧治疗,并且在供氧治疗的同时给予患者静脉穿刺来实现及时快速的输液,并且在临床治疗中,一般会根据患者试剂情况建立两路甚至三路输液的情况,治疗人员需要保证一次性穿刺成功,因為在该过程中花费的时间越多,患者失血情况就会更严重,休克可能从代偿期转入失代偿期,甚至会转入到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期。因此在基本治疗方法中,基本目的就是为了最好最快的实现血容量的补充,避免患者多器官衰竭乃至死亡事件的发生,血容量补充的基本原则应当以先多后少、先快后慢、先盐后糖的为准?同时在治疗过程中加强患者中心静脉压的检测。

3 基本治疗方法-活心血管、利尿

在基本纠正患者血容量,避免休克引起全身衰竭的目的达到之后,需要及时给予患者活心血管、利尿治疗,如果患者的血容量已经基本纠正,出现尿量少的情况,可以采用利尿剂,常见的治疗方式为甘露醇的使用,在一定的时间内完成静脉滴注以保证身体循环。针对严重休克已经发生了心肌缺氧、心功能丢失的患者,同样也要采用药物治疗,常见的基本治疗方式为西地兰、多巴胺等扩血管、升血压的药物,药物的使用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及时对产妇进行正确的预防指导对降低产后出血率和减少产后出血有重大意义。医护人员宣传正确合理的避孕方式能减少不必要妊娠及人流,以减少宫腔感染及子宫内膜损害。对孕期保健知识进行宣传,能使孕妇明白产前检查、孕期保健的好处,对及时发现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有重要作用。

妇产科医生应当具备过硬的技术,在做好孕前及孕期保健工作中的同时,对各种妊娠合并症进行积极治疗;加强产前监护,及时发现产妇产程进展中存在的不利因素,对有多次宫内操作史以及产后出血史的产妇应当做好输液、输血准备;在生产过程中要防止胎儿过快娩出,避免损伤软产道;在胎盘娩出后应当对胎盘胎膜完整情况进行仔细检查,术后对软产道裂伤及血肿情况进行仔细检查,一经发现立即缝合;胎儿娩出后不可及早进行宫底按摩牵拉脐带,应当待到有胎盘剥离征象时再牵拉脐带按压宫底将胎盘娩出;产后应当在产房严密观察2h;鼓励产妇及时将膀胱排空,将子宫腔内积血压出,由此来促进子宫收缩;协助产妇早期哺乳,由此可对子宫收缩起到促进作用,减少产后出血。同时,医护人员应不断提高业务技能,强化专业知识,提高助产质量,做好高危妊娠管理。严格掌握剖宫产指证,清楚自然分娩与剖宫产之间大出血对待差别,并能够有条不紊及时排除危险。产后出血是产科危重并发症之一,严重危及产妇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能否积极有效采取相关治疗措施,直接关系到产妇的预后及生命。

大量的临床治疗总结发现,导致产后出血的常见原因众多,包括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凝血功能障碍、胎盘因素等,但是宫缩乏力还是最主要的原因,由于子宫在分娩之后不能正常的收缩,导致血窦没有受到压迫,持续性或者间断性的大量出血,患者在短时间内就会出现休克昏迷的情况。基本治疗方法严格围绕患者出现产后出血的情况,包括情绪因素、血容量丢失、子宫收缩能力差等多个原因,制定了广泛且普遍采用的基本治疗方法。虽然基本方法是必须的,但是患者情况不一,很多患者常常需要采取手术等方式进行治疗,目前手术方式较多,包括宫腔球囊填塞、B-Lynch缝合治疗等多种手术方式,这些方式使用效果良好,但是仍然是离不开基本治疗方法的实施的。当产妇在出现产后出血之后,在最短的时间内实施基本治疗方法不仅能够缓解患者出血情况,避免周围循环衰竭的发生,同时也能够为进一步的手术治疗创造良好的条件,积极的基本治疗及预防是降低产后出血孕产妇死亡的重要措施。

猜你喜欢

娩出胎盘产后
产后会阴如何护理
谈“手剥胎盘”莫色变
妈妈们产后的生理烦恼
复合先露分娩发生肩难产1例分析
胎盘大补靠谱吗
肩难产的防范及处理
胎盘出现问题时如何应对?
米索前列醇联合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130例疗效观察
阴道分娩产后出血的预防及护理对策
穴位注射催产素预防产后出血200例